《桃花心木》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二)能力培養點
1、培養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培養學生閱讀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到作者接種樹喻育人,懂得人應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能養成依賴的心理。
(四)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在于學會自立、自強。
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悟出課文是借樹喻育人,體會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桃花心木的資料和圖片,了解桃花心木這種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讀一讀,體會一下他的作品風格。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關圖片,這是什么植物?學生交流搜集的關于桃花心木的資料,加強對桃花心木的了解。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師:的確,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書: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為題,你們猜他會寫些什么?
二、讀熟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檢查讀文情況,同學互相正音。
3.自學生字新詞,同學之間交流不理解的詞意。
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的生字的。
4.練習把課文讀熟。
三、整體感知,初步感悟
1.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段:(1-3)鄉下老屋旁的空地,被人租種桃花心木,樹苗尚小.
第二段:(4-10)種樹人育苗沒有規律,使我非常的奇怪.
第三段:(11-14)種樹人的一番道理使我悟出了育人道理.
第四段:(15-16)樹苗長大了,證實了種樹人道理的正確.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標記。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憶,導入新課
1.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什么事?可有幾個部分?
2.過渡導入:這節課我們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自主閱讀,產生疑問
1.這么高大優美的桃花心木種樹人是怎么培育出來的呢?請自由讀課文,你從中有什么發現?
2.引導學生邊交流邊歸納出他澆水時的奇怪之處有三點:天數不一定,水量不一定,時間不一定。
3.教師引導朗讀:是呀,這個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們覺得奇怪,作者也覺得很奇怪,所以我們都會產生這一連串的疑問。生齊讀11自然段。
三、深究解疑,感悟用心
1.過渡:發現了種樹人這些奇怪的舉動,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那他這樣澆水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繼續讀書,邊讀邊想邊畫,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2.交流見解,感悟種樹人的用心。
① 聯系種樹人的話,從正面(這樣澆水有什么好處?)。指導學生理解種樹人澆水的不一定是在模仿老天爺的不確定。并進一步探究,種樹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樹苗可以: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