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教學設計
追悼:懷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2.指名讀全文,把你覺得含義深刻的語句劃下來,再讀給大家聽。
3.質疑問難。
(三)揭題引讀,整體感知
1.齊讀課題。解釋“服務”:為集體(或別人的)利益或為某種事業而工作。為人民服務即為了廣大的人民群眾而工作。
本文是以什么命題?(中心命題)
2.毛主席在什么時間、地點、場合發表的這篇演說?(結合預習提示回答。)
3.教師簡介張思德同志生平事跡。(學生可看書中插圖。)
(張思德同志是中共中央警衛團的戰士,16歲參加革命,經過長征,負過傷,一直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直到在燒炭時因炭窯崩塌而犧牲。他雖然只活了28歲,但他短暫的一生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4.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每段向我們講了什么問題。(學生可簡要回答。)
。ㄋ模┙處燑c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一段。
從這段話中找出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一句話,并勾畫出重點詞語。
。ǖ诙渑c中心聯系最密切,講的是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重點詞語有“完全”、“徹底”。“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為人民服務而外,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徹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達目的決不休止。要堅持為人民服務,并且做到“完全”、“徹底”。只有這樣做,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者,一個人活著才有意義。)
2.學習第二段。
。1)朗讀課文,劃出中心句。(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進行論述的?
。ㄏ纫盟抉R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么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么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后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4)從生活中找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來談一談。(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鋒等英雄人物。)
。5)小結: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后“讀讀寫寫”。
第二課時
。ㄒ唬┟鞔_目標
1.學習第3、4、5段。
2.熟讀課文,背誦3、4段。
3.總結、擴展。
。ǘ┙處燑c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3段。
。1)指名讀第三段。這段是圍繞哪句話論述的?識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2)是怎樣圍繞這句話論述的?
。ㄍㄟ^舉例和邏輯嚴密的一組復句加以論述。指名分別讀出這兩部分。)
。3)出示投影。
上面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說的是什么?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傧日f出這段話中的關聯詞,并在書上點上著重號。[因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設)只要……就(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