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麗》教案
(7)體會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美。
“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小結:是的,對居里夫人來說,人活著不是為了追求名利,而是為了對人類有所貢獻!所以作者這樣寫道:“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的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人生的意義指的是什么?( 據學生的發言,板書:高遠的追求不屈的信念 默默地工作)讓我們懷著對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讀一遍。
三、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1.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概括地說說,居里夫人美在哪里?為什么她的美麗能跨越百年?
2.小結:外在的美是短暫的、易逝的,只有內在的美才會是永恒的,不變的。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表現在她美麗的容顏,更重要的表現在她那堅定執著的信念與追求、為科學獻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麗才會牢牢銘刻在人們心中,才會跨越百年,甚至是永遠。
讓我們帶著對居里夫人的敬意再次走進課文,與這位了不起的美麗的女科學家對話。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作業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閱讀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原文。
板書設計
26.跨越百年的美麗
美麗端莊 形象
高遠的追求
居里夫人 鐳 事業 不屈的信念
默默地工作
淡泊名利 品格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所學內容。
你覺得怎樣的美麗跨越百年?你對美麗有哪些新的認識?指名回答。
二、瀏覽全文,體會寫法。
作者怎樣將一個如此美麗的女科學家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的?
(開篇選取居里夫人在法國科學院作學術報告的時刻,將居里夫人的驚人的學術成績和她那美麗的容貌以詩一樣的語言定格在讀者心中。接著詳細記敘其為了探索“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而付出的努力。再敘居里夫人發現鐳之后仍不懈努力忘我工作發現其人生的意義。最后寫盛名之下的居里夫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敘事中夾雜議論,描寫中飽含激情。不獨寫其巨大的科學成就,更側重于贊嘆她的科學精神和高尚人格。)這樣偉大的女性一直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同她一起工作過的人無不扼腕嘆息。愛因斯坦寫此寫了《悼念瑪麗·居里》一文。課后的閱讀鏈接中節選了一部分,默讀這一部分,結合課文想一想,你體會到了什么?
三、交流讀后感受。
重點體會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堅強、純潔、嚴于律己和工作熱忱。
四、假如此時你來到了百年前的法國,你見到了正在做報告的居里夫人你會對她說什么?你看到了正埋頭工作的居里夫人你想說寫什么?當你看到居里夫人的女兒正在玩那些獎章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想一想,寫下來。
五、作業
背誦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居里夫人
偉大的人格
工作的熱忱
教學效果分析:
本篇課文是魯教版第十冊第七組組“科學精神”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很長,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原來是高中的課文,后來放到初中,現在經過改編后,選入小學課本。其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對小學生來講,很難理解。上課的時候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沒有創意、學習生字、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我提早布置學生預習,字詞由小組長檢查,掃清閱讀障礙。這樣節約了不少時間,便于學生上課是集中精力思考感悟文章的精髓。上課時我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我沒有畫圈子,設框框,我從尋找課題的“美麗”入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自主讀書,畫句子、寫感受,充分感知課文,然后集體交流感受到的美麗。大部分學生的發言能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或深或淺地談出了自己的體會。學生每談到一處較難理解的句子,我變換方式指導學生反復讀書,扎扎實實進行語文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針對學生談得情況給予適時、適當的評價,讓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大部分學生感悟到了跨越百年的美麗不僅是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居里夫人在追求科學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剛毅、頑強——這種科學精神和高尚人格。這種精神的東西可以跨越百年,直到永恒。當然本課的教學也有一些遺憾,如,學生對人生意義的發現理解得就不深,我的點撥也不夠精當。另外,班級中的學困生發言的幾率很少。今后的教學應更多關注這些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