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這樣的老師》教學設計(第二課時修改稿)
教學目標:
1、了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并寫出對他的評價。
2、體會側面描寫人物的作用。
教學重點:結合正、側面描寫來了解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能試著用文字畫一畫班上的某個同學嗎,讓我們來猜猜他是誰。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剛才的畫像游戲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同學們的特點。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給懷特森老師畫畫像。請打開課本93頁,我們繼續學習《一個這樣的老師》。
2、一起讀讀讀課題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一個這樣的老師”,“這樣的”?到底是“哪樣的”?瀏覽課文,用一個詞語來來給懷特森老師畫畫像。(讓學生把詞語寫在黑板上。)
2、你根據文中什么地方的描述畫出了這樣的懷特森老師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相應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簡要寫在旁邊。
3、讓我們來看看懷特森老師的畫像吧。
“你為懷特森老師畫出的像是什么樣的?”
(1)博學(學生找出第2自然段后)。
a、他說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指名答)
b、還有同學畫的也是“博學”的懷特森老師嗎?你是根據哪里畫出他博學的樣子的呢?(“我們”的動作和“我”的心理活動。
c、 如此看來,他的博學是名不虛傳。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2自然段,體會他“博學”的樣子吧。
(2)狡黠或故弄玄虛、教會懷疑。
a、(學生找出第5自然段后)
懷特森老師來了,他在這里!(老師讀提示語,學生讀懷特森老師的話!)
懷特森老師的解釋透著一種什么樣的味道?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個詞語來描繪?“狡黠”是個什么樣子的?
“看,狡黠的懷特森來了。”一起讀第五自然段體會體會。(齊讀)
你們為什么要說懷特森老師狡詐呢?僅僅是因為說話的語氣?
請一齊再把懷特森老師的話讀一讀。
b、“我想問問你,懷特森老師,同學們說你“狡詐、刁鉆”,你有什么想法?”(懷特森老師是為了教會我們學會懷疑)
c、你還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他要教會我們懷疑?
d、(學生找到第9自然段后)
懷特森老師給大家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懷特森老師的這番話真是語重心長呀!你聽,懷特森老師語重心長地說……”(老師范讀,);(指名讀)(學生齊讀)
e、(學生找到第10自然段后)
他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點什么呢?
面對懷特森老師的良苦用心,他們此時心里會怎么想?
“佩服!感激!愛戴!|”帶著種種情感再讀一讀第10自然段。
f、此時,你明白了點什么了嗎?(出示課件:一種道理)
(3)不尋常、教會探索
a、(學生找到11自然段后指名讀)
你畫出懷特森老師“不尋常”的依據是什么?“不尋常”是什么意思?
b、(出示課件二:糾正錯誤的方法)明知錯了,讓我們去找出事實依據,有條有理地進行反駁、糾正錯誤。這就是他的不尋常。
(4)新懷疑主義
a、懷特森老師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還讓我們學會了糾正錯誤的方法,我們把這種學習方法叫做什么呀?聰明的你趕快在文中找找看什么是新懷疑主義,畫出相應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