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七單元科學精神教案
四、明確進一步學習的方向
1.你覺得《一個這樣的老師》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可聯系課題、課文的主要內容及課后2題確定)
2.下一步我們深入學習什么呢?首先看看學習《一個這樣的老師》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弄懂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對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還要解決我們不懂的問題——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問?……
3.擬定進一步學習的方案:學生自擬后師生交流,形成建議性學習方案和自擬學習方案。
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個這樣的老師
凱蒂旺普斯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對學生的深遠影響,并寫出對他的評價。體會側面描寫人物的作用。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0課《一個這樣的老師》。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呢?(引導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你們是從哪兒得到這么多地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樣把一個“這樣”的老師展現給我們的呢?這節課我們深入學習課文。
二、依學案自主探究,因需交流。
學習:懷特森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思路1:默讀課文,看看懷特森老師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一想懷特森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思路2:默讀課文,思考在懷特森老師教“我們”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和行為有了哪些變化,“我”認為懷特森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三、共議交流。
l.懷特森老師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
(一)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教會我們“新懷疑主義”的老師。(學生也可能認為是博學的、有趣的、特殊的、不尋常的、不可思議的、惹學生生氣的、狡黠的、戲弄學生的、讓學生學到了探索精神的、讓學生明白書上寫的老師說的都是不一定正確的、用特殊方法糾正學錯誤的、……)在“凱蒂旺普森”事件中,預計學生對懷特森老師最初的認識可能是零散的,如:他們會認為懷特森老師是博學的、戲弄學生的、教會我們懷疑的……教學時可依照學生的發言順序教學,而后進行整合提升。
2.懷特森老師是一個博學的老師。(如果學生先談到略處理)懷特森老師笑了笑,“那是一種夜行獸,在冰川期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而絕跡了。”說著,他從講桌里拿出一件動物頭骨,向我們解釋起這種動物的特征來。講完,他把頭骨交給前排的同學,讓大家輪流觀察一下。
你從懷特森老師向同學們介紹的凱蒂旺普森身上覺得他是一個博學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