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教學反思
三、實踐積累:讓習慣在訓練中逐步形成。
“習慣是一種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良好的習慣不是靠一朝一夕或幾節課、幾天工夫就能養成的。”習慣的養成應該遵循“反復抓、抓反復”的樸素哲理。因此,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不僅是靠教學計劃中安排的幾節課所應完成的任務,而應成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方面,習慣的培養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按規范和標準要求學生。教師在自身行為習慣自我約束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決不含糊。
另一方面,習慣的培養要采用多種方法。如有些習慣學生直接通過看圖就能明白;有些習慣則需要教師的適當講解才能使學生弄懂;有些習慣適合當堂演示,就可以讓學上前來演一演、練一練;還有些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實踐的經歷,就需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區、工廠、農村去親自體驗和感受......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訓練。
第三,習慣的培養還得堅持不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導致了他們的習慣養成是個反復的過程。許多時候,往往剛剛形成的習慣由于要求的放松便出現滑坡現象,不良的習慣又會重新出現。因此,教育過程中教師對習慣的培養一定要始終抓緊、抓實,防止“回潮”現象發生。在日常教學中要時時提醒、時時督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