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我們畢業》課堂實錄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為這個系列活動影響正常教學。因為在上課之前,激發了學生的回憶,又鼓勵他們在校園走走看看,同學六年,一旦分別,感慨萬千,依依不舍,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由于興奮過度,幾天甚至更長時間處于躁動中,就會影響學習。因此要及時提醒他們恢復平靜,繼續前進,友誼長存。“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勸慰朋友的詩句,說的正是這種情景。
教學評析:
這是一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語文課。“情”貫穿整節課的始終。
一、引導情感,選材得當。
對于六年級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充滿了對六年生活的懷念。選擇這個內容,能極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對學校、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激、熱愛、眷戀等美好的情感。
二、教者的語言優美親切,勾起學生的美好回憶。
本堂課的教者語言優美流暢,對學生有著深深的感情。課一開始就以朋友的身份來表達對母校、老師、同學的深深的眷戀之情,以引起在座的即將畢業的學生的情感共鳴,課的中間又以親切的語言和學生交流,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結尾時和同學一起齊唱歌曲,將情感推到了高潮。
三、通過多媒體課件揭示生活場景,勾起學生美好回憶。
在教學“六年的生活多像五彩斑斕的畫卷”時,除了課文中的生活內容,教師還用電腦再現了這些孩子們再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有詩歌朗誦,跳舞,畫畫,郊游、軍訓等,勾起學生對往日的回憶,使他們對母校產生一股深深的眷戀之情。
四、注重學生的口語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交流中表達情感。
口語交際能力是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方面。在學生重溫了難忘的經歷后;在認識到了母校“是太陽,是大樹,是海洋”之后,讓學生誦讀對母校、贊美的詞語;最后通過離別時真誠的話別,既表達了學生的主體情感,又鍛煉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吟唱歌曲,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音樂能起到使身心愉悅、思維活躍的作用,而一首內容切合的歌曲,更能使聽者的情感得到升華。新課程標準要求,要盡量把語文課上綜合各種課程資源,包括計算機、美術、音樂等,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在最后一小節,教者和學生一起吟唱難忘母校,既使學生在音樂和畫面中回味往事,又使情感得到升華,
總之,本課是在新課程標準指引下,一堂既完成了語文教學目標,又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的精品示范課,值得吾輩學習。
(上沙小學 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