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歌 擴展練習 答案
6、 ⑵、比較一下,《長江之歌》和《黃河頌》兩首詩在寫作目的、內容和表達方法上的異同之處。
⑴、黃河的發源處;黃河流經的省份;“九曲連環”河段所在地區;
⑵、了解古往今來發生在黃河岸邊的英雄故事;
⑶、查找資料,說一說黃河水為什么是“滾滾濁流”;
⑷、搜集有關描寫和贊頌黃河的名言、詩句;
⑸、學唱有關歌唱黃河的歌謠。
【拓展提優】 保 護 母 親 河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已滿目瘡痍!
在黃河源頭,一位藏族牧民指著一座大草山對我說 三十年前 那整座山上都長著草 二十年前 那山頭上沒草了 山腰與山腳上還有 現在 那山頭與山腰上的草都沒有了 只有山腳上還有一點。 。
這位牧民感嘆道:“人口靠牲口,牲口靠吃草。草場壞了,人就要倒霉了。”目前,3.8萬平方公里的黃河源區正全面面臨著沙漠化的嚴重威脅!
在甘肅省靖遠縣,一位常年吃黃河水的老鄉對我說:“現在黃河水污染很嚴重。我們吃黃河水就是吃毒啊!”這位老鄉訴苦時顯得痛苦而無奈。眼下的黃河已成了沿岸城鎮、廠礦的污水排放溝、垃圾堆埋場。黃河正變成可怕的黑河!
在鄂爾多斯高原,我去毛烏素沙漠里探訪統萬城遺址。統萬城是我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之一的大夏國首都。史載,統萬城在筑城之時,周圍是廣闊的水草豐美之地。后來,不合理的人為開發終使水草豐美之地演變成毛烏素沙漠。衰落在一片沙漠中的統萬城遺址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口警鐘、一部啟示錄:如果不好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我們就是自掘墳墓!
在鄭州市的黃河大堤上,一位在附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鄉指著遠遠高于大堤外鄭州市地面的黃河河床不無憂愁地對我說:“這河床一年比一年高了。”下游的黃河如一柄利劍高懸于中原大地上。如何讓黃河長久安瀾無疑是中華民族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
我們的母親河在哭泣,我們的家園在凋零!
母親河已到非舉全社會之力不足以從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保護母親河”的呼聲四處響起!
有一句名言道:“有信心而沒有行為是死的。”是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切實的行動比呼吁更重要。
1、 自查工具書,理解詞義 。
滿目創痍( ) 不無憂愁( ) 人為( )
自掘墳墓( ) 安瀾( ) 凋零( )
2、 在第2自然段的空缺處加上合適的標點。
3、 根據第2自然段中藏族牧民說話的意思,在橫線上寫上他接著可能會說的話。
4、 給下列每個詞搭配兩個伙伴。
面臨( )探訪( )排放( )顯得( )開發( )
( ) ( ) ( ) ( ) ( )
5、 用縮句的方法理解下列長句子意思。
⑴、一位在附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鄉指著遠遠高于大堤外鄭州市地面的黃河河床不無憂愁地對我說。 ( )
⑵、母親河已到非舉全社會之力不足以從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
⑶、如何讓黃河長久安瀾無疑是中華民族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 ( )
⑷、衰落在一片沙漠中的統萬城遺址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口警鐘、一部啟示錄。( )
6、 用“∨”畫出對下面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
母親河已到非舉全社會之力不足以從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a 母親河不要用全社會力量就能從根本上解除大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