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紀的希望》說課稿
一、說教材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江蘇版)六年級下冊。本文是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文章通過介紹海洋知識,闡述了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以及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并說明了保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海洋的情愫。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初步知道課文的內容和進行第一部分的教學,我是這樣制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隨文或者查工具書體會""抗該等詞語的意思。
2、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仿照句型寫句子。
3、情感目標:感受海洋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海洋的情懷。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難點是如何展開想象力進行想象和說話,受到美的熏陶。
二 說學情
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能會產生共鳴,該篇課文知識性強,語言簡單易懂,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不過,一個不利因素是教學對象是縣城學生,不好正確把握,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機智。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理念,創設愉悅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感覺,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教師只是起引導、組織作用;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文主要以朗讀與感悟相結合,正確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時,巧妙創設有形有聲有情的環境,誘發高昂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因此,上課開始,我注重創設情景,運用語言的感染力。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很好的進入課堂教學。
2、自由讀書,張揚個性。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與教師為中心,而應與學生為主體,給于空間,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
3、合作學習。根據新課程理論要求,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性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本課時教學就應該落實。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談海洋
這部分的教學主要是從談話的角度切入,目的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新舊知識的再現與復習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1、同學們,我們居住的海南島四周被藍藍的海水包圍著,老師相信同學們都看見過大海甚至玩過海水,或者吃過海洋水產品;課外,說不定同學們又閱讀了大量與海洋有關的書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樣子的?你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
2、學生交流。
(1)海洋很廣闊。
(2)海洋上有時候風平浪靜,有時候波濤洶涌。
(3)海洋有豐富的物產和礦產。
(4)海洋上一旦發起風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毀良田,引起海難。
......
3、總結: 是呀!大海在我們的眼中,它有時候是那么安詳,有時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時候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歡樂,有時候卻是無限的痛苦。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就是與海洋有關的。(板書課題《海洋——21世紀的希望》)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海洋
初讀課文,學生已經進入狀態,這時候就應進行第二個環節的教學了。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做的。
1、自由閱讀課文,更正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