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盧溝橋烽火
蠶食:像蠶吃桑叫·一樣;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國主義兇惡的勢力。 咽喉:形容險要的交通要道: (2)這一段寫了什么? ①“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 出示地圖,幫助學生理解“東北三省”及“華北”的位置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nèi)蒙古自治東部。 華北:我國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帶。 通過看地圖、朗讀,體會日寇急于吞并我國的狼子野心。 指導朗讀。 ②盧溝橋的戰(zhàn)略地位: 學生指出人體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為什么這樣比? 看地圖幫助學生理解盧溝橋地理位置的重要。這就是“盧溝橋事變”的起因。 三、據(jù)活動二要求學習第二段。 1、從2—3小節(jié),感知事件的發(fā)生,體會日軍的卑鄙,駐軍的正義,說說你從這兩小節(jié)中獲得了什么信息?從四—五小節(jié),體會日寇的瘋狂,我軍的英勇與足智多謀。 2、交流: a、要點:(1)敵人蓄謀已久,“搜查”只是借口,奪下盧溝橋是真實目的。(2)抓“蓄謀已久”探究,感知句群:①1937年7月7日…………向盧溝橋摸來”;②日軍惱羞成怒…………”體會“偷偷、摸來”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感受日寇的卑鄙行徑。(3駐軍的正義:“嚴詞拒絕”如何拒絕?“立即開槍還擊” 過渡:日寇的蓄意肇事,使守橋部隊傷亡較大,只得暫時退守大橋東頭的宛平縣城。你如何認識我軍的“暫時”退守?(結(jié)合下文的“早有防備”) 過渡:面對敵人的再次進攻,我軍是如何應戰(zhàn)的呢?日寇又是如何頑抗的呢? b、要點:(1)日寇的瘋狂:“日寇吃了虧,…………撲來”抓“撲”體會:想像,用詞語描述日寇的“撲”: 地撲。體會讀。 (2)日寇的狼狽:“在硝煙和火光中……狼狽而逃”,“日寇猝不及防……尸橫橋頭”,“打得日寇……”。體會讀。 (3)在體會讀的基礎(chǔ)上歸納描寫日寇的詞語:人仰馬翻、哭爹喊娘、狼狽而逃、猝不及防、人頭落地、尸橫橋頭、鬼哭狼嚎、抱頭鼠竄 (4)我軍的英勇、足智多謀,團結(jié)一致: “早有防備……”,“英勇的中國駐軍……”,“當天晚上……”---體會“悄悄、進發(fā)”中包含的感情色彩。“我們的援軍……” 體會朗讀。 (5)在體會讀的基礎(chǔ)上歸納描寫我軍的詞語:同仇敵愾、奮起還擊、齊聲吶喊、兩面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