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謎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的深刻含義。
2、讀懂課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領會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既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適當退讓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重點、難點:聯系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課文中的重點句子的演示、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一條怎樣的山谷?
(南北走向的山谷)
2、藏在這山谷中的謎究竟是什么呢?(學生回答)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這謎底究竟是什么呢?(學生回答)
(1)師:我想,謎底終于被揭開了,每個人都會——(很興奮、激動),讓我們興奮地把謎底告訴大家——
出示: “東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來。”
(2)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出現如此奇異的景觀?
a、東坡雪大,西坡雪小。
b、(還有原因嗎?)其他樹沒有雪松這個本領
(3)對于這一原因,你們有什么疑問嗎?(“這個本領”指什么本領?)
2、默讀第3自然段,找出重要的句子來回答。
(1)自由讀,說說你在讀的時候都注意了哪些詞語?
(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彈性、彎曲、反彈、依舊)
(2)哪位同學愿意借助實物把這部分內容講解給大家聽一聽?
(4)小結:剛才的演示物如果換成硬木頭行不行?
3、不過,雪松剛直,大雪又襲來,就這樣——(齊讀)
(1)教師相機圈出:四個“反復”,積,彎,落,彈
(2)討論:你們從這句話中感悟到什么?
4、小結:是啊,雪松一次次地承受著壓力,又一次次地化解著這種壓力,從而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成為了山谷中的一道奇異的景觀。如今,始終解不開的謎終于豁然開朗。讓我們把這個謎底再次告訴給大家——(齊讀)
5、此時,你怎么看文中的雪松?
6、面對這一謎底的揭開,你想到了什么?
三、深究課文,學習第4—6自然段。
1、兩位旅行者也想到了很多,閉上眼,讓我們細細聆聽!
2、聽了這兩位旅行者的啟發,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讓我們也像旅行者一樣去發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再讀課文第4、5自然段,抓住重要的詞句談談你的感受。
(1)討論。
(2)學生交流:
①自由說對待外界壓力的兩方面:ⅰ 正面抗爭
ⅱ 先適當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
②你可以通過一個故事,一句名言俗語,或者一個成語來談談對這一句話的理解嗎?
③古往今來,從自然界到人類,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都明白了:
④讓我們記住旅行者給我們的啟示吧!(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課文,升華感悟。
1、的確,大自然中,無論是什么動物、植物,無論是誰,對于困難和壓力,首先要敢于面對,要和它作斗爭;但是,如果困難太大,也要學會忍讓,因為暫時的彎曲、忍讓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積蓄力量,等待機會,以求更好地發展。
2、你們學了這篇課文,從雪松身上感受到“彎曲不是 ,而是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