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師:多么聰明的水手呀,我們也按照他們的方法找找北方在哪里吧!
(2)認識“天上的文字”——云
ⅰ談意義:認識云有什么意義?
生: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認識它可以避免把飛機毀掉。(板書:觀察氣象)
課文怎么形容“砧狀云”的?
師:云山似鐵砧,多么形象!想親眼瞧瞧嗎?(出示“砧狀云”圖片。)
出示:炎熱的夏季,遠遠聳立著一座白色的云山,從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山變得就像鐵匠的鐵砧了。
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來表現。
引讀:聰明的飛行員知道——
出示、齊讀: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飛行,它會把飛機毀掉。
師:天上砧狀云,地下雨淋淋。智慧的飛行員們也是通過自己的觀察、積累,才懂得這個道理。
ⅱ勤勞的農民在耕作中積累著智慧,“看云識天氣”早已是他們的習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有關天氣的諺語。比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你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生答。
ⅲ大自然留在天上的文字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師:天空的使者——鳥,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大雁南飛,告訴我們“春天再見”;燕子低飛,雨滴就要來臨了。
小結學法:
①讀課文2、3自然段。
②分析從“星星”和“云”這兩種大自然的文字里我們讀懂了什么。
③明白了認識大自然的文字的作用。
④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課外還認識的天上的“文字”。
(3)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大屏幕上的提示,合作學習課文的4、5、6自然段,認識“地上的文字”——石灰石和花崗石。
出示:合作學習
①自讀課文4、5、6自然段。
②找一找從“石灰石”或“花崗石”這兩種大自然的文字里我們讀懂了什么?
③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④你還認識哪些地上的“文字”。
ⅰ閱讀天空這本大書,可以了解許多新奇的東西。我們腳底下的土地,在會讀它的人看來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呢!我們繼續交流:我們腳下的文字有什么意義,怎么認識它們?
ⅱ從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石灰石的形成。
出示:石灰石圖片。
師:懂大自然的文字的人知道,石灰石是由什么造成的?(教師強調“由貝殼造成”)建筑工地出現石灰石說明什么?(現在的城市曾經是一片汪洋)
評:現在的建筑工地(畫面出示),竟是曾經的汪洋(出示畫面),真是滄海桑田!汪洋怎么會變成陸地呢?由石灰石的出現我們明白了什么?
生:因為地殼的運動。(板書:地殼的運動)
ⅲ第六自然段告訴我們,腳下的文字還有什么意義?
意義之二:明白花崗石的到來。(板書:花崗石的到來)
出示:花崗石圖片。
(多媒體出示)師:這么大的花崗石是怎么到這兒來的呢?誰有這么大的力氣把它搬到森林里來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樣穿過茂密樹林的呢?
引讀:認識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會說——
出示:它不是人搬來的,而是冰搬來的。那些冰塊從寒冷的北方“爬”過來,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塊帶著一起走。(大家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