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他的作品《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代表作有詩集《雪朝》(與人合著)、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詩文集》等。
3、桃花心木
學習目標:
1、會寫本課6個生字,抄寫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抓住重點句段,聯(lián)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學習重、難點:
1、抓住文中的重點句段,聯(lián)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2、體會到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為了說
明育人之道這種表達方法。
學習準備:
1、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林清玄及其文學成就。
2、找林清玄的作品讀一讀。
課時:建議兩課時,也可根據(jù)學情劃分學習內容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航:
課堂預習單
《桃花心木》是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課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給樹苗澆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huán)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我們在閱讀時,首先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邊讀邊做批注,特別要針對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利用“批注式閱讀”的基本方法,記錄自己讀書的收獲,思考作者是怎樣來寫的。讀書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看法或疑問、作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體驗,這才是最高境界的閱讀,相信你能行。。
擬定檢測題 預估問題
1、我能看拼音寫詞語
chā yāng kū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zì zaì bó bó shēng jī
( ) ( ) ( ) ( )( )
2、我理解的詞語有 。
3、用課文里的詞語填空,完成練習。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 )。不只是( ),( )也是一樣,在( )中生活的( ),能比較( )生活的考驗,會( )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huán)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 )把很少的養(yǎng)分( )為巨大能量,努力( )。寫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