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激活了課堂——教學《山谷中的謎底》有感
“你們知道他們敗在哪兒嗎?”為突破難點作準備,我趁熱打鐵問了一句。
“它們斗爭的方式不對,沒有那種能屈能伸的特性!笨磥磉@個同學維護的是雜樹,還帶著點兒恨鐵不成鋼的語氣。
“它們不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我想:要成功,首先要學會失敗。”嘿,這句話還挺富有哲理,看來這個因沒考上實驗學校哭鼻子的小男孩成熟了。
“有勇無謀那是不行的,該智取時不能硬拼-------”這個“小書迷”還跟同學們提起了使空城計的諸葛亮。
------
就這樣,在矛盾激戰中,學生們了解了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理解了“特性”一詞,真正領會了退讓的道理,真可謂“一石三鳥”。
3、向老師質疑
聯系生活實際,解釋了“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這句深奧的哲理后,我隨之寫了“退一步海闊天空!薄按笳煞蚰芮苌!钡仍捤徒o學生,本以為深題淺講,順利收尾,誰知,又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植物為了生存可以退讓,人如果這樣不就顯得沒有斗志了嗎?”這個有骨氣的孩子還講了徐悲鴻海外求學的故事。
“讓步就是妥協。------”另一個學生似乎也有同感。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薄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辈煌膶W生在閱讀時會有不同的感悟,我尊重他們。離下課還有近十分鐘,就讓我們師生各抒己見,來個人生哲理大探討吧! 關鍵詞:提異 培養習慣 發問 引導探究
質疑 誘發創新 問題 激活課堂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從問題開始,則將以肯定結束!痹趯W習過程中沒有問題,就意味著沒有思考,就不能有所進步,更談不上有所創新!疤岢鲆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彼,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積極動腦的習慣,并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敢于大膽懷疑,不迷信課本的結論、別人的答案、老師的講解,學生質疑、思考、探究的熱情日見高漲。教學《山谷中的謎底》一文時,我深刻地體會到:原來問題也可以讓課堂充滿無限的活力。
1、向書本提異
初讀了課文,有個學生就站起來給課文挑了個刺:“老師,文中‘其他那些樹’中的‘他’字用錯了!币皇て鹎永,經他一提醒,教室里熱鬧了起來,有的議論紛紛:“是呀,樹木是植物,應該用‘其它’。課本怎么會出錯呢?”有的又仔細地把課文讀了讀:“東坡雪大,其他那些樹,因為沒有雪松這個本領……”有學生爭辯:“應該用‘其他’,因為這兒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從‘本領’一詞可以看出來。”在課堂教學中,這樣的反調是可遇不可求的教育契機,作為教師,我想我必須珍惜它,抓住它,培養學生這樣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的個性之花盛開,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們敢于懷疑的精神,然后帶領他們查閱資料,從而知道了“其它”一詞正在淘汰中。
2、向同學發問
講讀中,學生漸入佳境,把自己當作了屹立山坡的雪松,兩手作樹枝狀,逐漸彎曲、讓步、反彈,一個學生恍然大悟說:“我知道為何東坡只有雪松,因為雪松有頑強不息的精神!笨此普_,可另一位學生反駁道:“是嗎?”沒想到這兩個字竟點燃了全班學生思維的火花,片刻的靜寂后,教室里如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