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1》教學實錄
師:讀一讀上面的這些新聞報道,說說通過閱讀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我們知道了許多新聞事件,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是通過讀報紙,看電視等獲得這些信息的。
生:看了這些報道,我們可以了解許多周圍或者其他地方的事情。如果沒有這些新聞報道,外面發生的許多事情,我們都不會知道。
師:是的,新聞報道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新聞事件紀錄下來,我們通過收聽、閱讀便可以知道事情的進展或者結果。介紹一下你手中的報紙上的新聞報道內容好嗎?
學生介紹(略)
二、探究話題
師:讀了上面的幾則報道,你們發現這些新聞報道有什么特點?
生:題目比較長。
生:事情交代得很清楚。
師:仔細再讀一讀,你們還會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題目把主要的事情交代了。報道的開始就大體上寫出了事情的結果。
師: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有的報紙上有“一句話新聞”、“標題新聞”,讀者一看題目就知曉了。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它不像我們寫作文一樣,新聞報道的語言很簡練。
師:有沒有想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生:人們的工作很忙,讀這樣的文章可以節約時間。
生:主要是知道有這樣的事情就可以了。讀報用的時間短,而可以知道的信息卻很多。
生:感興趣的人可以把后面的讀完,一般性的看看題目就可以了。
師:你們已經關注了新聞報道的語言,很好。因為新聞報道主要的任務是報道新聞,所以它的語言很簡潔,也沒有什么比喻、擬人的手法,如實紀錄,一般不需要情感色彩。
生:老師,就像打乒乓球的短、平、快。
師:你這個說法很形象。
生:新聞一定要“新”。我手里拿的是今天的報紙,昨天的剛發生的事情已經見報了。
師:這也是新聞報道的最主要的特點。大家想一想,有些事情,比如說足球比賽,大家早已經知道結果了,報紙才登出來,你們說還有讀者嗎?
生:(笑)沒有。
師:除了它的及時性以外,新聞報道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則,你們說是什么?
學生猜測(略)
師:對,是它的真實性,新聞報道不能有絲毫的“假”,不然的話,就亂套了。
生:老師,有的新聞報道還有照片。
師:這也是為了增加新聞報道的真實啊!這樣的叫圖片新聞。你們看,新聞報道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
三、練習寫作
讓學生把昨天我們的年級拔河比賽情況寫成新聞報道。或者也可以把學生發現的身邊的新鮮事情寫成新聞報道。鼓勵學生把自己寫的新聞報道向學校廣播室、廣播電臺或報社投稿。
提示:報道準備介紹的范圍對象有多大,如果就在本校,里面的名稱就不一定是全稱,
大家知道就可以了,如“我校……“。否則,就要交代清楚。
教學設計評析:
新聞報道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應用文體,本教學設計在緊密圍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注意凸顯了這樣兩點:
一、讓學生成為發現者。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我認為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務,這就是不斷讀扶植和鞏固學生想要成為發現者的愿望。”新課標實施以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閱讀教學中體現得較為充分。作文教學能否也運用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呢?本設計中教師讓學生收集了很多的報紙信息,并在課始出示了幾例新聞報道,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你們讀了以后知道了什么?”“你們發現有什么特點?”在學生合作、思考的基礎上,師生對話交流,逐步明晰了新聞報道的特點以及如何寫作。學生在發現中享受了習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