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年級語文下冊復習資料(北師大版)
17.從描寫敘利奧心理活動的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我感受到敘利奧是一個懂事、善解人意、體貼父母、有責任心的孩子。充分表明了他深愛著自己的父親,同時也希望得到父親的理解。他默默忍受父親的責備,表明了他對父親強烈的愛。
18.用線條或圖形表現敘利奧和父親的情感發展。
19.如何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答:人類需要與大自然中的生物和諧共存,不能刻意去更改他們的生活規律,這樣會給大自然帶來大災難。
20.課文中那些場面使你感到震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答:成群的幼龜出巢后被食肉動物捕食的場面令人震驚,作者通過一系列詞語來說明當時的慘不忍睹的場面和我們的補救措施。
21.我實際沒有看到大海,卻說看見了大海,這矛盾嗎?
答:不矛盾,因為這里的大海是指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廣闊的生活空間和繼父像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我看見了大海是指我融入社會生活中之中去,感受到了繼父的愛。
22.課文分別從哪些方面寫了袁隆平的科學精神?
答:通過以下幾個方面:1.決心發明、刻苦學習;2.頂住壓力,反復研究;3.歷盡辛苦,終于找到;4.不顧動亂,終獲成功。
23.懷特森老師給每個同學不及格,目的是什么?
答:他想讓同學們吸取教訓,不要輕易相信一切,要學會質疑與探索,有堅持真理的勇氣和毅力。
24.凱蒂旺普斯在我的同學中代表什么?
答:它代表質疑與探索。
25.詹天佑接受修筑鐵路任務時,面臨著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對待的?
答:困難是帝國主義者用諷刺來阻撓和工程非常艱巨;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
26.人們為什么稱諾貝爾是“炸藥工業之父”?
答:因為他不顧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憑著不怕死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研究了多種炸藥投入到生產中去。
27.“朋友”指的是誰?方志敏對朋友抒發了怎樣的情懷?
答:在這里朋友指全國的民眾。作者表達了對改變凄涼現實的急切心情,對祖國光明未來的堅定信心和對全國民眾的信賴和殷切希望。
28.課文是怎樣描述中國目前的景況和將來的景象的?
答:作者運用了并列句式和對比的方法。
29.這兩首詩描寫的情境和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首詩描寫的是黃云漫天,北風呼嘯的場景,表達了對友人的勸慰與激勵;第二首詩描寫的是下雨過后旅舍外楊柳的景色,表達了對友人的不舍與擔憂。
30.作者為什么把樹稱為“城市的標識”?
答:通過這些描寫,作者想號召人們自覺的保護樹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引發讀者思考。
31.作者為什么用大量的筆墨描寫城市的雷同?
答:寫出城市的雷同,目的是突出城市的標識是樹的不可置換性和不可替代性,喚起人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心。
32.你怎樣理解“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這句話?
答:作者第一次說是因為爺爺的氈靴壞了又補,補了又壞,在孩子心中好像永遠都不會消逝一樣;第二次是因為爺爺關愛事物。珍愛氈靴的故事留在我的記憶中,爺爺內心深處樸素、永恒的愛影響著我。
33.你從《學步》這篇寄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答:寄語指飽含寄托與希望的話,讀完之后體會到,我們的點滴成長的進步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凝聚著他們的愛;走好人生之路是要付出艱辛和代價的,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付出勇氣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