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年級語文下冊復習資料(北師大版)
34.父親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著兒子學步的,又是怎樣表達的?
答:作者用第二人稱敘述手法,寫出了對兒子的欣喜與擔憂,贊美與期望。
35.我的學生是一群怎樣的孩子?
答:是一群理解老師、熱愛老師、天真可愛的孩子。
36.“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和“風、雨、雷鳴電閃”各比喻什么?
答:相思鳥比喻美麗的愛情;金孔雀比喻美好的事物;橄欖樹比喻和平的生活;曼陀鈴比喻高雅的情趣;風雨雷電比喻前進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的考驗。
第六部分:拓展知識
1.成語:
有關于英雄品質的:舍己為人 奮不顧身 無私奉獻 救死扶傷 忠貞不渝 精忠報國 兢兢業業 助人為樂 不屈不撓
有關于科學精神的:鍥而不舍 堅持不懈 持之以恒 永無止境 知難而進 身體力行 身先士卒 堅忍不拔 足智多謀
八字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六字成語:有志不在年高 百思不得其解 真金不怕火煉 打腫臉充胖子 井水不犯河水 天有不測風云 2.名言、古詩:
有關精神:奉獻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奉獻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毅力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愛國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實踐5.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
實踐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有關名著: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
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
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老子
其他:愛國1.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豐子愷
母愛2.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立志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
珍惜4.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
立志5.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3.人物品質:
1. 李冰父子、丹柯、何公何母、都江堰工作者:無私奉獻,造福百姓,舍己為人。
2. 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愛憎分明,公而忘私,具有釘子精神,艱苦樸素。
3. 老班長:為他人著想、關心同志、忠于黨的事業、舍己為人、樂觀向上。
4. 南丁格爾:有愛心、善良、對工作認真負責,有人道主義精神,執著堅毅、無私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