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第二課時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三、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2、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尋疑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桃花心木》。上節課,我們跟隨著名作家林清玄認識了一位奇怪的種樹人,你們還記得他的哪些舉動奇怪嗎?
生1:澆水不規律,有時幾天澆一次,有時好幾天澆一次;澆水量也有時多,有時少。
生2:來的時間也不規律,有時早上,有時下午,有時中午。
生3:桃花心木苗會莫名其妙的枯萎,他來時總會帶樹苗補種。
生4:他也不像是個懶人,因為他還知道有幾顆樹會枯萎。
生5:他也不像個忙人,因為他做事很從容。
師:是啊,這么奇怪的舉動,難怪作者忍不住去問種樹人:(課件展示)
到底應該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二、研讀感悟,入境體驗。
師:面對作者的一連串提問,種樹人是怎么回答的?誰起來讀?(生讀)
師:種樹人言之有理嗎?那我們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生:意味深長,嚴肅,富有哲理……
師:誰想再讀一讀這意味深長的話?
師:如果你就是種樹人,老師就是作者“我”,你來回答我的提問好嗎?別急,請各位種樹人精心準備一下。自己再讀一讀種樹人說的話。
師:現在,請各位種樹人來解答我的疑問。
師:到底應該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
生: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師:能用你自己的話簡單回答我的提問嗎?
生:說不準,不確定,沒有規律……
師: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枯萎?
生: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
師:“不確定”在這里指什么?
生:老天什么時間下雨?幾天下一次?一次下多少?
師:根據你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話說說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
生:經不起考驗,適應不了環境,沒有學會獨立……
師: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該不會枯萎吧?
生: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師:種樹人為什么不每天澆水,用你的話簡單說說?生:為的是讓桃花心木克服依賴性,學會尋找水源,獨立生活……
師:哦,我明白了,你明白了什么?
生:怪不得種樹人隔三差五給樹澆水,沒有規律,原來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讓桃花心木自己學會找水源,培養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不依賴別人。真是了不起的種樹人!
師:同學們看圖。你看到什么?仔細觀察一下種樹人的表情。
生:種樹人悠然的坐在田埂上,一手搭在膝蓋上,一只胳膊彎曲著,支撐著鋤,微笑著,好像在說什么話……
師:仔細觀察,種樹人微笑著望著遠方,他仿佛看到什么?
生1:一棵棵桃花心木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