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古詩二首
“昌、齡、簸”3個要求會寫的生字中,“齡”和“簸”可以采用拆字法來記字形,“昌”字常見,不做詳細講解。
[參考資料]
1.王昌齡,唐代詩人。早年貧苦。與李白及當時邊塞詩派、田園山水詩派的主要人物過往甚密,唱酬不斷。王昌齡詩生前已負盛名。他擅長七言絕句,人稱“詩家天子”“七絕圣手”。現存王昌齡詩180多首,五、七言絕句幾乎占了一半。王昌齡的作品描繪祖國雄奇壯麗的邊塞風光,抒寫立功塞外的英雄壯志,同情征人戍卒的痛苦,奮筆揭露和譴責統治者的窮兵黷武,也寫征人思婦的離愁閨怨。詩風雄偉奔放,以氣象見長。他的七言絕句以寫邊塞、從軍最為著名,如《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意境開闊明朗,情調激越昂揚,文字洗練,音調鏗鏘。尤其后一首,深入淺出,寓意深沉,被譽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一些反映“邊愁”的詩,也是悲涼慷慨,深沉含蓄,意味無窮。
2.劉禹錫不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學家,也是一位有著獨特成就的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早已家喻戶曉。
3.《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認識“簸”字,會寫“昌”“齡”“簸”3個字。
2.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古詩《出塞》。
3.理解詩句大意,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詩的意境,體味詩人內心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誦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古詩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難點]
感悟詩句的意思,展開聯想,體會古詩意境。
[教學準備]
1.整理已經學過的邊塞詩。
2.掛圖、古詩朗讀帶、錄音機。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國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古詩,你能給大家背誦一首邊塞詩嗎?
(學生背誦古詩,可以稍微提示一下:邊塞詩是指以邊塞自然風光或邊塞戰爭為題材的古詩,如以前學過的王翰和王之渙的同名詩《涼州詞》等。)
2.“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盛唐詩人王翰的著名詩句,反映了人們對邊塞戰爭生活的厭倦與無奈。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千古名篇——王昌齡的《出塞》。
板書課題: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