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二
5.“語文生活”中安排的是寫一處自己熟悉和喜愛的景物,可告訴學生不一定把目光停留在名勝名景上,根據要求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善于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寫出生活中的美。要指導學生將所學的技能與方法應用其中,讓自己的文章語言變得更美。
[參考資料]
歇后語是廣大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后半截是解釋、說明。在一般的語言環境中。通常只要說出前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
第一,諧音類。如:
紙糊的琵琶——談(彈)不得
空棺材出殯——目(木)中無人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第二,喻事類。如:
弄堂里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面——沒多大長進
吃了秤砣——鐵了心
第三,喻物類。如:
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幾天
棋盤里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第四,故事類。如: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楚霸王舉鼎——力大無窮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熟讀積累詞語,達到識記書寫與理解運用的要求。
2.學習抓住重點句子閱讀理解課文。
3.熟讀積累“歇后語”,感受傳統語言形式的魅力。
4.理解《天凈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曲子。
5.寫一處自己熟悉和喜愛的景物,訓練和考察學生的閱讀積累和寫作技巧,培養學生觀察美、發現美、描寫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積累詞語和歇后語,學習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的方法。
2.理解《天凈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曲子。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的方法。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前搜集的歇后語,相關閱讀資料。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