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重點課文復(fù)習(xí)提綱
4、重點語句理解:
(1)“海鷗依他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要點:老人喂,海鷗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諧!海鷗有節(jié)奏地翻飛著雪白的翅膀,那場面,像一幅靈動的畫,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使我們感受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美好的深厚情感。(細(xì)節(jié)描寫)
(2)“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要點:海鷗用“鳴叫”、“撲”、“飛”成“漩渦”這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dá)他們舍不得離開老人,表達(dá)對老人的留戀,表現(xiàn)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美好的深厚情感。(場面描寫)
5、體會文中省略號的作用。
(1)第四自然段中“老沙、公主……”的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
(2)第11自然段中“今年也沒有來……”和“嘖嘖……”的省略號表示話未說完。
(3)第15、16、18段中的“相依相隨……”和“冬天的兒女們……”的省略號表示語意未盡。
《最后一頭戰(zhàn)象》
1、正音:勢不可當(dāng)、摩挲、撲喇喇、浴血搏殺
2、積累詞語:焦躁不安、漫不經(jīng)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炯炯有神、威風(fēng)凜凜、排山倒海、泣不成聲
3、作者是沈石溪,我還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條獵狗》(課外書屋)“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4《最后一頭戰(zhàn)象》以時間為序
依次記敘了英雄嘎羧、重披象鞍、憑吊戰(zhàn)場、莊嚴(yán)死去
四個感人情節(jié)。歌頌了戰(zhàn)象嘎羧忠誠、重情義的高尚情懷。
5、(本文在表達(dá)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tài)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忠誠、重情義的高尚情懷。)
單元練習(xí)
詞語盤點:
1.讀讀記記:
知覺、緣故、儲備、 暗淡
光禿禿、直勾勾、冷清清
大搖大擺、無影無蹤
千方百計
2.日積月累:背、默《馬詩》
《伯牙絕弦》
1、相傳愈伯牙和鐘子期是春秋時代的人,《伯牙絕弦》講的是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讓我們感受到朋友間真摯的感情。
2、對照注釋,了解詩句意思。
(1)伯牙 鼓 琴,志在 高 山,鐘子 期曰:“善 哉,峨 峨 兮 若泰山!”
句意:(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體會:俞伯牙琴藝高超,鐘子期很會欣賞,他們兩人相互理解、欣賞是知音。
(2)伯 牙 所 念,鐘子 期必得之。
句意: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一定能準(zhǔn)確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 期 死,伯 牙 謂 世再無 知 音,乃 破 琴 絕 弦,終身 不 復(fù)鼓。
句意: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體會:伯牙為失去知音而悲痛欲絕,棄絕專長愛好,表示悼念。表現(xiàn)出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背誦課文
《月光曲》
1、主要內(nèi)容: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
2、中心思想:表現(xiàn)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又表現(xiàn)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華。
3、《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鳴曲》《月光》。貝多芬彈奏了(兩)支鋼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
4、想一想貝多芬為什么要彈琴給盲人兄妹聽;為什么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女孩熱愛音樂、善解人意感動了貝多芬,走進(jìn)屋彈奏一曲;失明姑娘愛音樂,懂音樂,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欲望和靈感,所以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5、背誦第九自然段,抄寫課文中喜歡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