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重點課文復習提綱
《詹天佑》
1、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同學討論: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課文的許多地方都表現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如.面對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的阻撓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務;創造性地開鑿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等等,都體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2)默讀課文,知道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
居庸關隧道: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
八達嶺隧道:采用中部鑿井法。
八達嶺、居庸關和人字形線路畫圖。
《懷念母親》
1、《懷念母親》一課的作者是(季羨林)。學過課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2、(2)讀句子,注意帶點的部分,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①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頻來入夢”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嗎?)
“頻來入夢”的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離開祖國,心中不斷涌現祖國的身影,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國母親”不斷在夢中浮現。
②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么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
作者通過比較的方式,將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懷念充分表達出來。因為作者身在異國小城,心中有憂愁、有思念;但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著他。所以作者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雖然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
③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
在作者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飽經滄桑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的,眼睛里寫滿了對兒子的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思念。
《窮人》
一、作家作品: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主要作品有:《童年》、《戰爭與和平》、《復活》。
二、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三、中心思想贊揚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四、要點提示
1.“作”是多音字,在“自作自受”中讀“zuò”
2.課文中省略號的作用:
(1)表明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2)表示省略遞增的次數。如,“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如,“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