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問教案
一、激情導入
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好,請齊讀課題。
導出目標: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課件出示觀點)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說清楚的?
效果預期: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相信通過你的學習,這個難題一定能解決。
二、民主導學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找作者列舉了哪些名人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學習哥白尼的事例:
1、任務呈現:課文先說了誰的故事?你們了解哥白尼嗎?(資料出示)
2、自主學習:讀完之后,你對哥白尼有什么印象?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好問)
3、是呀,哥白尼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候的習慣分不開的,讓我們繼續走近哥白尼,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問的?
4、展示交流(學生反饋):(小時候就喜歡問、對世界充滿好奇、經常纏著、問這問那、省略號、不懈探求)(相機讀句子,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指導朗讀。)
4、小小的哥白尼和咱們差不多大,老師相信在平時,你也一定提過問題吧?能說說你提過哪些問題嗎
5、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
6、難怪作者一開始就說-----,(出示投影)同學們,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句話,齊讀。
學習沈括的事例
1、任務呈現:哥白尼以好問來解決問題,那沈括在在遇到問題時,他又是怎么做的?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試著完成投影上的題目。
2、自主學習:(1)、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理解詩句)
(2)、后來沈括是怎樣解開這個疑問的?
(3)、從這個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3、展示交流:是啊,一個善問的人,他不會滿足于別人給的模糊的解釋,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去思考,得出科學的答案。下面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小故事。(出示沈括的其他故事:彈琵琶手指位置沒有錯)
同學們,正是因為沈括處處精細觀察,事事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所以他才取得杰出成就。我們在求知的過程中,需要的不就是這種精神嗎?
其實作者列舉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學習3自然段
1、任務呈現:無論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還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們距離我們都很遠,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
2、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
3、面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遇到問題該怎么做呢?向誰請教呢?你們曾向誰請教過?
4、自主學習:比你小的孩子,可以成為你的老師嗎?為什么?農民伯伯可以成為你的老師嗎?哪些方面可以成為你的老師?為什么?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5、書上說的都是別人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那么,我們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嗎?現在誰再來說說“能者為師”的意思?(不管是誰,只要可以給人以啟發,給人以幫助,有一技之長的人就可以做老師),是啊,只要---,讓我們齊讀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