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反思
文本的教育價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的愛。我主要是通過“ 借助課題,復習回顧。”“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思辯”、“品讀重點句子感悟文本內涵”、“聯(lián)想補白文本空白” 和“解讀自己的生活,豐富延伸愛”這幾種語文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的。
對于文本中對媽媽鼓勵的感悟,我采用了抓住文本中關鍵的“言語形式”來讓學生品讀重點句子,從而感悟文本內涵。例如在媽媽對巴迪的第一首詩的評價一句: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引導學生抓住“眼睛亮亮地、興奮、嚷”這些關鍵的詞語以及“真是……嗎?”的疑問和兩個感嘆句,來重點感受媽媽對巴迪的鼓勵。
至于對爸爸“糟糕透了”的評價的理解,主要是采用師生對話來“補白文本”的方式來實施。通過教師扮演媽媽的角色來與爸爸進行對話,在爸爸對話中追問學生爸爸當時心里會怎樣想?為什么堅決不退讓?這些問題,讓學生入情入境來揣摩爸爸的評價背后的良苦用心。至于在課堂操作的過程中,對話還過于簡短,在理解爸爸良苦用心的過程中花費時間較多。但學生最終能理解文本的內涵,不管是怎樣的評價,方式不一樣,但都是父母的愛。
教學的過程是從“演繹”到“歸納”進行的,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逐步完成教學目標。至于教學結構的安排,課后感覺如若采用先“歸納”再“演繹”再到“歸納”的方式,對學生理解文本可能會更加有效一些。
課堂永遠因預設而生動,因生成而精彩。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不斷反思總結的過程中,相信語文課堂也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