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導學案(通用7篇)
匆匆導學案 篇1
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3、我能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課前導航
1、讀讀:我把課文讀了( )遍,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認認:我要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3、查查:
(1)課文中有幾個還不理解的詞語,我得查查工具書,然后寫在下面。
(2)查閱作者朱自清的資料。
4、 想想: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描述時間的匆匆?
5、 吹吹:
讀課文的時候我會有自己的體會,也會冒出一些問題。我要用吹泡泡的方法寫在課文中。
自 評:a b c d
家長評:a b c d
匆匆導學案 篇2
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語言。
3.我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精讀,體會到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應珍惜時間。
學習過程:
一.初讀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讀了課題,我腦中產生了這樣的問題:
2.我能帶著問題,帶著對課題的質疑,靜心讀文。讀了課文,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
二.再讀 學會本課生字詞
頭涔涔 淚潸潸 伶伶俐俐 徘徊 挪移 蒸融 游絲
易錯生字: 易錯讀音: 難理解的詞:
三.精讀 品析課文
默讀課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并批注你的體會。
1. 細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問題——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2.細讀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說明,時光飛逝
細讀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仿寫: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3.細讀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課文最后一段寫了什么?與開頭什么關系?
四.背誦課文
五.拓展(閱讀鏈接) 明日歌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這首珍惜時間的古詩。
2.我能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匆匆》達標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 ) ( ) ( ) ( )
2.學了課文,我想用一句話(或格言或警句)表達我的感受。
3.按課文內容填空。
a.《匆匆》是一篇 ( )(體裁),作者是現代作家 ( )。文章緊緊圍繞( )二字,細膩地刻畫了 ( ) 。表達了作者對( ) 感到 ( )和 ( ) 。揭示了( ) ,但又 ( ) 的復雜心情。
4、文章第一段用( )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一復返的特點。文中運用了( )、( )、 ( )和( )等修辭手法。
5.《匆匆》一文主要圍繞( ) 這句話來寫時間匆匆,告訴同學們 ( )。
6、.照樣子寫句子。
(1)例: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_____________的時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時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時候。
7、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
(1)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時間比作___________,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搜集惜時的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會讀書遲
【句段集錦】
(1)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邊過去;看書的時候,日子從書本上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
(2)春天走了,有再來的時候;太陽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時候;雨停了,有再下的時候。
【課文鏈接】
(1)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針尖上一滴水滴;大海;日子顯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匆匆導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 會寫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挪移、蒸融、游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預 習
一、收集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
二、我會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思考課文先寫( ),再寫( ),接著寫( ),最后寫( )。
三、我會讀并理解下列詞語
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徘徊
四、我會寫詞語
挪移、蒸融、游絲、伶伶俐俐
五、大聲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別喜歡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句子旁邊。
1、品讀優美語句
2、課文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在哪?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
六、文章開頭與結尾是什么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七、 提出不懂的問題
展示反饋
1、聽寫詞語
2、背誦課文
3、抄寫喜歡的句段
4、說說自己有什么收獲?
5、課后還讀了朱自清的哪些散文?
八.精讀 品析課文
默讀課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并批注你的體會。
1.細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問題——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展示關鍵: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
2.細讀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說明,時光飛逝
(1) 細讀第2自然段
展示關鍵: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
(2)細讀第3自然段
洗臉時
刷牙時
玩耍時·····
展示重點:
1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2仿寫: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3)細讀第4自然段
展示關鍵: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
3.細讀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展示關鍵:課文最后一段寫了什么?與開頭什么關系
七.達標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 ) ( ) ( ) ( )
2.學了課文,我想用一句話(或格言或警句)表達我的感受。
匆匆導學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挪動、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的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的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難點: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挪動、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詞語。
2、了解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自探
1、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有這樣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奮,筆耕不輟,給我們留下了190萬字的作品;他晚年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朱自清)
2、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一篇散文《匆匆》。(板書課題)
3、圍繞題目質疑。
二、分組學習、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學提示
1)讀第一遍課文,劃生字詞,標自然段。
2)讀第二遍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什么。
3)讀第三遍課文,理思路。
2、學生自學。
3、分組交流自學情況(語言敘述)
1)交流畫出的生字詞。
2)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3)交流課文的思路
(交流時,一號同學發言,二號、三號補充,四號同學總結。)
三、精講點撥、鞏固訓練
1、檢查讀文。
2、敘述主要內容。
3、說思路。
四、檢測反饋,拓展運用
1、檢測生詞。
2、同步閱讀。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2.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自探。
1、導入:一種無奈,一聲嘆息,時光老人總是來去匆匆。從《匆匆》一文中,你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2、質疑:默讀課文,有什么其他問題?
二、分組學習,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畫下來,體會作者的情感并簡要批注,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和老師、同學交流。
2.小組交流。
三、精講點撥,鞏固訓練。
重點點撥: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再開的時候”
(1、)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么?
(2、)補充林:青玄《與時間賽跑》一文中父子倆的對話。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在默默地算著……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1、)思考:為什么“頭涔涔,淚潸潸”?
“我”算著“八千多日子”從“我”的手中溜走會想些什么?其中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2、)從“溜”字你體會到什么?
(3、)把什么比作“針尖上一滴水”?
(4、)指導朗讀。
3、“于是—洗手的時候……溜走了一日”
(1、)讀句子,說說作者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
(2、)聯系實際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不注意時消逝的。
(3、)感情朗讀。
(4、)仿寫句子。
在_____時候,時光_____溜走了。
4、“過去的日子……游絲樣的痕跡呢?”
(1、)指名讀,談感受,理解重點詞。
(2、)感情朗讀。
(3、)寫話練習。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我能做,我還能做____。過去的日子如______,被____,如____,被____。
四、檢測反饋,拓展運用。
背誦課文。(課堂上)
板書:
匆匆
朱自清
時光匆匆 過去——無奈 惋惜 熱愛生命
一去不返 現在——反思 羞愧 珍惜時間
未來——追求 向往
教后反思:
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入情入境。上課伊始,我用形象的描述、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課那種淡淡憂傷的語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分組學習、合作交流讓每個孩子得到鍛煉。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淌,語言都很美,而這篇散文尤為突出。因此在課堂上,我引導孩子們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分組學習,之后合作交流,交流時讓4號同學先發言,2、3號同學補充,1號同學總結發言。這樣一來,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合作意識都得到了提高。
匆匆導學案 篇5
導學目標:
1.能讀會寫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詞。
2.能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說出作者表達方法。
4.能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5、能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導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導學方法: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學前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導學時間:二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學目標:
1.能讀會寫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詞。
2.能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能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說出作者表達方法。
導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
(一) 揭示課題,理解“匆匆”。
復習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學生匯報收集資料,教師介紹作家。
二、精設提綱,預習探究:
1、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自己需要探究的預習目標。
2、小組交流自己的預習目標,小組長歸納總結,準備全班交流。
3、小組派代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本課預習目標:
a你對本課生字詞理解多少?
b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嗎?
c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返?
d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你能仿寫嗎?
e文中有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你是怎樣理解的?
f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三、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重點品讀以下內容: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
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吧: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4)誦讀積累語言。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于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五四”運動時,朱自清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五四”高潮過后,由于舊的東西沒有摧跨,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為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于是陷入了思想苦悶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匯報。
相關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2)學習表達方法。
引導從“伶伶俐俐”、“過去”、“跨過”、“飛去”、“溜走”、 “閃過”等詞語中體會時光來去輕悄匆忙,在稍縱即逝間就過去了,速度越來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
引導從“洗手”、“吃飯”、“凝然”、“躺在床上”、“嘆息”體會朱自清日子的流逝,來去匆匆。
(4)仿說。
引導學生聯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仿說。
課件: 的時候,日子
(5)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四、小結,布置作業
(一)教師以詩意語言總結延伸。
(二)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
導學目標:
1.能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能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說出作者表達方法。
3、能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導學過程:
一、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感受對生命的追問:精讀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3.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相關資料:
朱自清,現代著名作家和學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進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1923年發表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二、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三、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一)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二)出示漢樂府民歌的《長歌行》,師生齊讀這首詩,深化認識。
(三)小練筆:寫讀后感受。學情分析:
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文章的語言委婉細致,意境幽雅深遠。可是六年級的學生能體會到何種程度?所以課前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去初步感知文本。
匆匆導學案 篇6
2.《匆匆》
學習目標
1. 我能學會本課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 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語言。
3.我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精讀,體會到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應珍惜時間。
學習過程:
一、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讀了課題,我腦中產生了這樣的問題:
2.我能帶著問題,帶著對課題的質疑,靜心讀文。讀了課文,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
二.再讀 學會本課生字詞
頭涔涔 淚潸潸 伶伶俐俐 徘徊 挪移 蒸融 游絲
1、 我能理解的詞語有:
2、 我能運用的詞語是:
三.精讀 品析課文
默讀課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并批注你的體會。
1.細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問題——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
2.細讀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說明,時光飛逝,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語句。
a (2自然段)
b(3自然段)
c(4自然段)
3.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4.仿寫: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5.細讀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課文最后一段寫了什么?與開頭什么關系?
五.達標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nuó yí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 ) ( ) ( )
2.學了課文,我想用一句話(或格言或警句)表達我的感受。
匆匆導學案 篇7
第2課 匆匆課 型:新 授 課時數:2課時 上課時間:主備人: 審 核:六年級組 執 教:
學 案教 案一、預習檢驗,我來奪冠1、給帶點的字注音:凝然 頭涔涔 淚潸潸 徘徊 薄霧 盡管2、看拼音寫詞語:nuó yí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líng lì chì luǒ luǒ( ) ( ) ( ) ( ) ( )3、比一比,再組詞。掩( ) 裸( ) 凝( ) 淹( ) 棵( ) 疑( ) 俺( ) 棵( ) 4、給多音字注音組詞:燕 藏 4、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徘徊—— 空虛—— 5、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徘徊—— 空虛—— 二、美文美讀,由我做主1、開火車朗讀課文。2、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大家聽。3、互相評議、挑戰。4、讀后交流不理解的字詞。三、入情入境,心心相印1、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2、分段解讀文本:文章分幾部分,每部分寫了什么?3、在讀書中你對哪些內容挺喜歡?有收獲要跟大家交流。還有些什么問題想提出來討論?出示問題,學生討論,交流。(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它到那里去了呢?(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來,楊柳枯了再青,桃花謝了再開,是要說明什么?(說明這些事物有去有來)(3)、緊接著作者提出了什么問題?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時間)這里的“他們”指的是什么?(時間)(4)、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說“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作者講這句話的意思。(5)、體會“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話的含義。(時間悄悄地溜走,再也沒有了。)(6)、為什么“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呢?(為時間的失去急得出汗,為時間一去不復返而流淚)(7)、究竟時間是怎樣溜走的呢?哪句話最能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呢?四、感悟品評,魅力無窮1、作者為什么表達得如此細膩,這篇文章有什么特別之處2、匯報交流,感受語言,體會寫法。3、拓展共享:收集展示關于時間的名言、詩詞、故事。3、談合作學習時的感受與收獲(這一環節由展示組隨機點號確定回答)4、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五、仿寫練筆,隨心所欲1、展示組朗讀自己的讀后感,互動評議、教師相機板書,梳理多元話題。2、閱讀組談學完本課的感受和收獲。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搜集資料,寫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3、學生書寫六、你爭我辯,快樂無限1、問題大比拼。填空。(1)燕子去了,( );楊柳枯了,( );桃花謝了,( )。這句話作者運用了( )和( )的修辭方法。 你能仿照上一段話的寫法也來寫寫嗎?試試! (2)( )了,有再( )的時候;( )了,有再( )的時候;( ),有再( )的時候。 也可以在充分理解些寫法的基礎上,自由創作一段話。2、展示成果,構建高地:展示收獲(隨機點每組的某號)3、激情回放,總結升華:展示組組長總結。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前準備: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體課件。4、完成字詞的自學。5、完成學案中的二、三中的內容。教學過程:一、導讀,引入新課。二、檢查字詞自學情況。三、朗讀,感受文字美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四、感悟,理解文本。第二課時一、質疑拓展,解決合作學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交流合作體會,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二、學習本課的感受交流,共享提高。三、總結教學反思:本課教學,我把“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在始終。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我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學習伙伴,最大限度開放了學習的內容、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和小組同學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啟發,提高認識。使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產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很好地理解了課文,也學會了合作。由于這種良好的伙伴關系,進一步創設了和諧、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所以學習效果好。
另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節課中體現得比較充分。幾乎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匯報學習成果時,都是以讀為主,學生在品詞析句時,把重點的詞句提出來,談感受。從讀的形式看,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個人讀、評讀、誦讀、小組合作讀等。
學生在交流中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有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體會時間匆匆的流逝,有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感悟,有通過背一背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內容,還有的學生結合查閱的課外資料來讀,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展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交流中,每一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都有事做。
當然,自主、合作、開放的課堂模式我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這節課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如:1.個別學生參與不夠主動,依賴小組其他成員。2.還有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支離破碎。3.還有的學生不能認真地聽別人的發言。針對這些問題我在課后和個別同學作以交換,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討論,并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他們表示在下節語文課上會有所改變。這節課上完之后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樂趣,那種喜悅是無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要努力學習教改新思想,大膽實踐創新,讓每一節課都使自己和學生愉快無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