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多么廣大(精選2篇)
祖國多么廣大 篇1
教學目的
1.看懂圖畫內容,能把三幅圖畫聯系起來進行觀察,知道這三幅圖畫的是同一個季節,加深了解四句話之間的關系。
2.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句子。
3.學習本課6個詞,學會7個生字。
4.理解句子的意思,使學生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美麗多姿,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重點
1.通過看圖讀句子,能說出從什么地方知道祖國廣大。
2.學好本課的生字詞。
3.用“多么”練習說話。
教學難點 理解“已經”、“剛剛”、“還在”講的是同一時間——春天。理解“祖國”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張中國地圖。
第一課時
一、從地圖入手,導入 本課。
出示一張中國地圖。師:這是我們中國的地圖,你們看,它的外形象什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它疆域遼闊,地勢復雜,氣候多樣,看,這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它冬季漫長寒冷,全年平均氣溫-6—4℃。這是大興安嶺,它的最北段就在黑龍江省的西北部。而我國的最南部海南島全年的平均氣溫在19—26℃之間,看,南北的溫度差有多大呀!我們居住在北京,北京全年的平均氣溫在10—12℃之間,既不很冷,也不很熱。長江兩岸許多省市的氣候與北京相差不大。你們看,從北到南,溫度竟相差了20多度,那在同一個季節中,當然景色也就不一樣了。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三個地方春天的景色。
打開書第4課。(板書課題)
二、指導看圖
誰能根據剛才老師講的內容,說一說這三幅圖畫的都是哪?它們的景色怎樣?
(板書:海南島 鮮花盛開
長江兩岸 柳枝發芽
大興安嶺 雪花飛舞)
問:為什么同在春季,這三個地方的景色卻截然不同呢?(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說明什么呢?下面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進一步體會。
三、學習課文
(一)朗讀句子。
1.借助漢語拼音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看一看有幾句話。
2.讀一讀每句話,看看說的都是什么?
3.指導讀好每句話間的停頓。
(二)學詞學句。
1.看地圖,記清海南島、長江兩岸、大興安嶺的地理位置,回憶它們的氣候特點。
2.結合句子理解“已經”、“剛剛”、“還在”的意思。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3.同是在春季,三個地方的景色卻截然不同,這說明什么呢?(同學討論)
4.齊讀第4句話。
(1)“祖國”是什么意思?
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歸納小節。
①自己的國家叫祖國,祖國是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
②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③我們的祖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2)“多么”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最后一句話。
(4)說說從什么地方知道祖國廣大。
5.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全文。
四、課后練習,完成P9第三題。
板書設計
4.祖國多么廣大
海南島 鮮花盛開
長江兩岸 柳枝發芽
大興安嶺 雪花飛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讀一讀板書,完成課后練習2。
步驟:1.讀熟左右兩行的詞,理解詞義。
2.把能搭配的詞用線連起來。
二、學習生字。
(一)讀生字卡片,要求讀得正確聲音宏亮。
(二)讀生詞卡片。記字音。
(三)學生字、記字形。
1.學習用“山”做偏旁的三個字。
(1)“山”用于字的下面叫山字底。“島”是什么偏旁?注意和“鳥”區分。告訴學生:島是海洋里的陸地,周圍是水,就像水中的小山一樣,所以里面是山。練習口頭擴詞。(板書“島”)
(2)“山”用于字的上面叫山字頭。“岸”是什么偏旁?怎樣記這個字?(板書“岸”)什么叫岸?說一說或上黑板上來畫一畫。練習擴詞。
(3)“山”用于字的左邊叫山字旁。“嶺”是什么偏旁?哪最容易寫錯?(板書“嶺”)
(4)指導書寫這三個字時注意。
島:最后一筆要包住山。
嶺:山字旁的位置要偏上。
岸:整個字中,“干”的最后一個橫稍長。
(5)讀這三個字組成的詞,記準字形。
2.學習其它幾個字。
“興”:用數筆畫的方法記住它。下面是八字底,最后一筆是點。(板書“興”)
“安”:上面寶蓋頭,下面是“女”,“女”字的一橫要稍長。(板書“安”)
讀詞:大興安嶺,這是一個地名。“安”這個字還有“安全”、“安靜”的意思。練習口頭擴詞。
“祖”:左邊是示字旁,右邊最后一筆橫要出頭。(板書“祖”)練習口頭擴詞。
“廣”:說說你怎樣記?(板書“廣”)練習口頭擴詞。
3.指導書寫這幾個字。
三、鞏固練習。
(一)讀詞比賽。目的:看準字形。
(二)猜字游戲。目的:記準字形。方法:兩人一組,一人在另一人后背上寫字讓他猜。
四、指導完成作業 和本課練習冊。
板書設計 :
4.祖國多么廣大
海南島 鮮花盛開
長江兩岸 柳枝發芽
大興安嶺 雪花飛舞
祖國多么廣大 篇2
看畫 表演 寫話--《祖國多么廣大》經驗交流
安徽省涇縣城關第一小學 周玉琴
《祖國多么廣大》(六年制第二冊),介紹了祖國在同一時間內由南到北氣候的不同,從而說明我們的祖國非常廣大。根據課文特點和一年級學生認識的水平,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看畫、表演、寫話為手段安排教學過程 ,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語言文字訓練,完成教學任務。 1.看圖--觀看中國"大公雞"地圖形狀和三幅插圖。 課文共四句話,其中三句話分別講到了"海南島長江兩岸大興安嶺",并配上相應的三幅景物圖。但是,單憑這些文字和圖畫,在一年級學生的頭腦里很難形成"祖國多么廣大"這一觀念。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后,我用紅色粉筆在黑板上勾出了我國的"大公雞"地圖形狀,并告訴學生我們祖國的地圖形狀,就像一只大公雞,美麗而又威武。然后,我用黃、綠、白三種顏色分別標出"海南島"在祖國的南方,地圖上的位置是在"公雞"肚子下面;"長江兩岸"在"公雞"胸脯的位置;"大興安嶺"在祖國的北方,地圖上的位置是在"公雞"的頭部。其中海南島和大興安嶺,一南一北,相距很遠,因而氣候大不一樣。接著,我又對這三處地方的氣候特點和物產等加以具體的描述,學生聽得非常投入。至此,學生的頭腦里就初步形成了"祖國多么廣大"的觀念。 此時,我又標出了首都北京的位置,并讓學生說說他們知道的有關北京的一些情況;接著,我又標出了我們家鄉所在的安徽省的位置,并讓學生說說他們知道的有關本省的情況。 在此基礎上,我還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不但非常廣大,而且人民勤勞勇敢,在古代就造出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曾經遙遙領先。 實際的效果告訴我,這幅"大公雞"簡筆板畫的作用可不小,它增添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幫助他們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同時,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培養。 2.表演--扮演"小導游",介紹一處地方。 在學生理解本篇課文之后,我就訓練學生說話,要求是:(1)背上書包,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一個地方,介紹時別忘了禮貌用語;(2)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介紹這個地方的;(3)想一想,你在課文中學到了哪些有關這個地方的知識;(4)觀察書上的圖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學生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其中一位學生是這樣說的:"我是導游,叫胡鴻,歡迎您到海南島來,這兒氣候宜人,有漂亮的椰子樹,五彩繽紛的鮮花,各種各樣的瓜果,美麗的大海,松軟的沙灘……"小導游繪聲繪色的講解,引得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的說話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也強化了對"祖國廣大"的感受。 3. 練習寫話,贊美一處地方。 語文課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理解、積累和運用語言。在要求學生寫話之前,我先引導學生理解和積累一些詞語。(1)弄懂"盛開兩岸"的意思,把"已經剛剛還在"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體會用法。(2)通過讀和寫幫助學生記住課文中的詞語:"鮮花盛開柳枝發芽雪花飛舞"等。(3)進行擴充詞語的練習。寫鮮花的有:五顏六色、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等。寫柳枝的有:柔軟的柳枝、黃綠的嫩芽等。寫下雪的有:鵝毛大雪、白茫茫的大地等。 在完成擴充詞語練習后,我要求學生盡可能地用上課文中的和剛學會的詞語,寫幾句話。先寫愛哪個地方,再寫那個地方怎么美。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我愛海南島,那里有藍藍的大海,一年四季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還有各種各樣的瓜果,香蕉、椰子多得吃不完。海南島風景迷人,真美啊!"摘自《小學語文教師》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