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的背景分析】
圣誕節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計們去教堂做禮拜的機會,偷偷地給爺爺寫信,向爺爺傾訴自己在鞋鋪當學徒遭受的令人難以忍受的悲慘生活,再三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兒,回到鄉下去,并回憶了與爺爺在一起時的生活情景,最后,凡卡沒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寫清楚就把信塞進郵筒里,在甜蜜的夢中看見爺爺正在念著他的信。這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小說《凡卡》,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命運。
文本篇幅較長,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內容互相穿插,要在第一課時讓學生整體感悟,必須有所取舍,所以重點在于學習凡卡寫給爺爺的信。這封信用兒童的口吻,平實地敘述了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回鄉下的渴望,六年級的學生學懂這封信沒有問題,關鍵是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讀 ──思──感悟、傾訴──朗讀”貫穿了整個信的教學。教學中對文本進行了2次重組,將信的內容合在一起,完整地呈現給學生,第一次讀信,學生清楚地明白了凡卡寫信的目的:求爺爺帶他回鄉下!第二次讀信,學生找到了凡卡迫切要求回去的內容,動情地朗讀,感受到了凡卡內心的痛苦。第三次讀信,學生感受到了凡卡悲慘的生活,面對爺爺的面像,孩子們向爺爺傾訴著凡卡的痛苦,他們深深地同情凡卡的遭遇,和凡卡一起向爺爺呼喊:快來吧,親愛的爺爺!通過層層深入地閱讀,自主學習的選擇,學生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共鳴有感悟才能學好語文,在讀信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把自己的感悟旁注下來,和同學和老師一起交流。讀書貴有疑,要求學生把自己讀時的疑問寫下來,作為課堂里要學習的內容,而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是因學生的需要而產生,師生共同探索下一節課的任務,力求真正實現有需要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預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朗讀、感悟,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2、過程與方法:
讀──思──感悟、傾訴──朗讀,讀書時做旁注和提問。
3、情感與價值觀:
理解感受凡卡的孤獨悲慘的遭遇,產生對凡卡的深深同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流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凡卡》。
2、昨天同學們預習了課文,抄了生字詞,我們班有十幾位同學“禱”的偏旁寫錯了,所以何老師要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兩個字的偏旁,出示:禱、襖,點紅,把你認為容易寫錯的字抄一遍。
二、梳理全文
1、課題是《凡卡》,這是一個人名,那么課文講了凡卡的什么事呢,請你自己快速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這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作品,課文中外國人的名字挺長的,有點難讀,比如:(出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日發略維夫 、卡希旦卡”請你在課文中劃出這些人名,自己讀順,然后自由選擇一個人物用一句話介紹他的身份。
三、重組文本,讀信悟情
1、課文中哪些段落是信的內容呢?何老師要請大家在3分鐘內快速默讀完課文,找到信的內容,在相應的自然段前打勾。
2、把這些打勾的自然段合在一起,就是凡卡寫給爺爺的整封信了。認認真真地閱讀這封信,想想:凡卡為什么寫信?他的目的是什么?一邊讀信,一邊在旁邊作旁注,寫出讀的時候的第一感受,也可以提出問題。
3、同學們,凡卡為什么寫這封信?哪里最能看出凡卡的迫切想回去,請你劃出句子,自已讀讀。
出示:
a、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
感受到凡卡的渴望了嗎?哪些詞你感受到了:“再也受不住了、跪下、要不,我就要死了”是的,這是凡卡的哀求,我們一起讀。
b、我會替您搓煙葉,我會為您禱告上帝;要是我做錯了事,您就結結實實地打我一頓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著活兒,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讓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應我幫他放羊。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 ……
寧愿受這么多的苦也情愿,此時,可憐的凡卡只有一個愿望:回鄉下!要不,只有死路一條了!一起來讀讀。
c、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這是一個絕望的孩子的呼喊,讓我們一起呼喊:快來吧,親愛的爺爺……
4、凡卡為什么那么迫切要回去?原因是什么?你們能不能從這封信中找到一個最能概括凡卡生活的句子“連狗都不如”從哪里看出?請同學們劃出這些句子。
⑴ 出示爺爺的畫像:
現在爺爺就站在這里,請你把凡卡可憐的生活說給爺爺聽聽,你把發生在凡卡身上的遭遇說給爺爺聽。
⑵ 孩子們,找出凡卡信中最刺痛你最觸動你一段話,動情地讀給爺爺聽,讓爺爺早日把凡卡帶回去,大家站起來,讀出來。
5、再次朗讀凡卡求爺爺帶他回去的3個句子。
四、共同探索新任務
1、這就是凡卡寫給爺爺的信,你們手中的信和課文中的信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在信的內容之間穿插敘述別的內容?這是我們下節課要共同研究的,老師適時打出:
1、課文中穿插敘述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呢?
2、同學們手中的信封是空白的,你能模仿凡卡寫信封嗎?信封寫好了,你有什么問題?
出示:
2、爺爺能收到信嗎?為什么?
我們又共同發現一個問題,也是我們下節課學習的內容。
3、你還有什么問題?
我們共同發現了這些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就是我們下一節課要學的內容。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級小學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它主要記敘了九歲的凡卡被爺爺送到莫斯科城里的鞋店當學徒,受到了種種虐待,急切地想回到鄉下,卻不能實現這個愿望。文章反映了凡卡的悲慘生活,揭露了沙皇統治的黑暗與殘酷,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凡卡的同情。這是一篇情感至深的佳作。在課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充分利用本課豐富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性閱讀課文,理解內容,體驗情感,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審美情趣,能較好地體現現代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設計了 “以讀促悟,悟中生情”的教學方式,努力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自主地思考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悟情。
整體感知課文,奠定感情基調。學生邊讀邊思考:凡卡給爺爺的信中寫了什么?讀到哪心有所觸動。學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隨意說出內心感受,初步悟出了凡卡的可憐,奠定了這堂課的感情基調。
二、再讀課文,自主合作,再悟情。
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感受,因而我這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1、默讀課文,獨立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及句子,并想想感受到了什么及其原因。
2、合作探究,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感受,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并且能對別人的感受作出評價和補充。
這樣,學生從獨立地探究課文到合作探究,對課文內容作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進一步加深了情感體驗。三、品讀課文,合作交流,促悟情。
通過自學,學生對文章內容及感情有了一定感悟后,以學生交流為主,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品讀重點段落及語句,促進學生情感進一步深化。
1、品讀凡卡挨打、吃不飽、睡不好的句子,具體形象地感受凡卡生活中受到的種種折磨。通過學生自學結果,學生交流出重點的詞句,并通過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感悟到老板等人的兇狠,凡卡的痛苦,凡卡對老板的憎恨等情感。
2、品讀凡卡請求爺爺帶他回鄉下的句子。文中這類句子感情至深,飽含了凡卡絕望地呼救。學生有了前面形象的情感鋪墊,再在這里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朗讀、評讀、美讀,把凡卡的悲慘對凡卡的同情這些情感體驗推至一個高潮。
3、品讀鄉村美景及砍圣誕樹的快樂,與城市痛苦生活的對比中再一步感悟凡卡的悲慘。學生自讀自悟,找出凡卡想回鄉下的原因:一是鄉村景美;二是村里有爺爺,有快樂。學生在讀中質疑,感悟出這里把鄉村的美、樂與城市的悲、苦形成對比,進一步襯托了城市生活的悲慘。學生的情感至此,對凡卡悲的認識及同情是更深沉了。
四、回顧全文,情感共鳴
教師結合悲傷的樂曲,凡卡哭著的幻燈像,聲情并茂地復述全文主要內容,充分堆積學生的情感,學生自由說出此時想說什么,做什么。在哀傷的氛圍里,學生用口說出了心中對凡卡悲慘生活的認識及對凡卡的同情;對當時社會的憎恨;對現在我們幸福生活的珍惜……再在樂曲中回味全文,從而明晰深化了學生心中的感情。學生不僅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而且受到了教育,培養了正確的價值觀念。
總之,我在教學《凡卡》這一課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朗讀為手段,以感悟為中介,以積累情感為目的,“以讀促悟,悟中生情”促使學生自主地完成了學習目標。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的生活經歷,走進凡卡的內心世界去體驗,感悟。知道一百多年前與我們仿佛年紀的孩子曾有過的苦難經歷,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使之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過程與方法:
1 走進凡卡的內心愿望——通過初讀課文,了解一個九歲孤兒那小小的,并不過分的愿望是什么?
2 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教學手段,通過朗讀,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走進凡卡那黑暗的,非人的生活中去,從中體會凡卡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復請求爺爺帶他回鄉村里去。
3 走進凡卡的情感世界——借助多媒體等輔助手段,進一步幫助學生喚起自己的生活經驗,“將人心比自心”,更加深刻地體驗凡卡的內心世界——一個善良可愛,天真幼稚的小男孩,他的痛苦,他的渴望,他的憧憬……從而激發學生對凡卡更加強烈的同情心。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柜、生銹、摩平、皮襖、揪著、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圣誕節。
2、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的生活經歷,走進凡卡的內心世界去體驗,感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凡卡強烈的同情心。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對于表現人物特點,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學生寫上名字的質疑問難紙條;楦頭實物。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自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么?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凡卡。
二、簡介契訶夫。
三、檢查生字詞。
1、學會10個生字。
2、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
3、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柜、生銹、摩平、皮襖、揪著、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圣誕節。
四、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寫在紙條上面,并寫上自己的名字。
六、探究性學習:凡卡為什么要給爺爺寫信?為什么希望爺爺帶他回到村子里去?凡卡的鄉村生活是怎樣的?
七、課后作業:找到寫凡卡信的內容的有關段落,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的生活經歷,走進凡卡的內心世界去體驗,感悟。知道一百多年前與我們仿佛年紀的孩子曾有過的苦難經歷,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使之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過程與方法:
1 走進凡卡的內心愿望——初讀凡卡的信,了解一個九歲孤兒那小小的,并不過分的愿望是什么?
2 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教學手段,通過朗讀,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走進凡卡那黑暗的,非人的生活中去,從中體會凡卡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復請求爺爺帶他回鄉村里去。
3 走進凡卡的情感世界——借助多媒體等輔助手段,進一步幫助學生喚起自己的生活經驗,“將人心比自心”,更加深刻地體驗凡卡的內心世界——一個善良可愛,天真幼稚的小男孩,他的痛苦,他的渴望,他的憧憬……從而激發學生對凡卡更加強烈的同情心。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進一步提高“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的生活經歷,走進凡卡的內心世界去體驗,感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凡卡強烈的同情心。
教學難點:
語文工具性的體現——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對比,細節描寫等對于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標點符號的使用……
準備階段:了解圣誕節,聽圣誕歌許愿。(視當時情況靈活處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引出目標。
導語:這是個圣誕節的前夜,鞋店老板,老板娘和伙計們到教堂去做禮拜了,他們在祈禱自己一家的幸福,平安.凡卡利用這難得的時間摩平一張揉縐了的白紙,給他唯一的親人——鄉下的爺爺寫信,請求爺爺帶他回到村子里去。
質疑:凡卡為什么希望爺爺帶他回到村子里去?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凡卡的鄉村生活,今天我們重點讀讀凡卡的信,通過凡卡的信來了解他的城市生活,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二、圍繞目標,自主學讀。
1請同學們重點讀讀8、10、15自然段,勾畫圈點,找找凡卡要回鄉下有哪些原因?——走進凡卡的城市生活。
2學生自讀交流。
[自讀初悟]
三、師生合作,探究研讀。
共同探究信的內容,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了解凡卡內心愿望的出處。
1評讀第八節,體會他生活的痛苦,突出個性化閱讀。
肯定、鼓勵、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去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抓住文中的字、詞深入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想象;通過朗讀表現自己語言所不能表達出的痛苦……)
2遷移其他段落,運用上面的學法自讀自悟,深入了解凡卡的現實生活的殘酷,從內心深處喚起對凡卡的同情。
[研讀深究]
四、品味語句,積淀語感。
1再讀凡卡的信,把自己喜歡的語段詞句等多讀一讀,還可與同學交流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朗讀。(配樂美讀。)
3引導學生尋找信中凡卡三處哀求爺爺帶他回鄉下的語句。(一讀三次表達愿望的語句。)
4 牽引學生的回憶掠過上節課的“鄉村回憶”部分,以音響效果引發學生的再造想象,激起學生的共鳴,體會凡卡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現實生活的殘酷,從而更加全面深入地進入凡卡的情感世界,再讀三次表達愿望的語句。
[美讀悟情]
五、小結解惑,再次生疑。
信收到沒有,凡卡的夢能否實現?下節課繼續探究。
板書略
第三課時
一、再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探究性學習(一)。
討論: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
三、探究性學習(二)。
本課在表達方法上對你有什么啟發?舉例說一說。(引導學生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對于表現人物特點,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四、探究性學習(三)。
你喜歡哪些詞句,與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可以讀,可以分析,可以談感受……)
五、書面作業。
1 把喜歡的詞句抄寫下來。
2 課文在凡卡睡熟并做著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討論,課后寫小作文。)
3 讀了課文,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板書略。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我讀《凡卡》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湘紡小學六年級(⑸班 伍 文
晚霞映紅了天邊,我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同伴們七嘴八舌地交談著,我卻無心加入。今天剛剛看完《凡卡》這篇文章,主人公凡卡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無意中仰起頭,發現天邊那片云就像頭發蓬松、嘴角流血的凡卡。他把單薄的衣服裹了又裹,蜷縮在墻角下抽泣呢!
望著凡卡,我仿佛看到了一臉怒氣的老板正用皮鞭抽打著他的身子;又仿佛看到那滿臉橫肉的老板娘,正用魚刺戳他的臉,他臉上又增添了幾道血痕。他忍受著,因為他知道,在老板面前,越是哭就越被打得厲害。只有等老板、老板娘睡了以后,才敢偷偷地抹去眼淚。
凡卡不見了,大概是被老板娘叫去搖搖籃了吧。我在心里呼喚:凡卡,到我們這個國家來吧,到了這,你一定會獲得幸福和自由的。
過了一會兒,凡卡又出現了。他跪在桌邊,鋪平一張揉皺了的破紙,給鄉下爺爺寫信。一陣風吹來,凡卡打了個寒顫,他不禁低語:“多冷啊,簡直要冷死了。”他雙手顫抖地寫著信,寫了一會兒,停下筆來自言自語地說:“要是有點吃的就好了。可是有什么辦法來填飽空空的肚子呢?唉!忍著點吧,過不了幾天,爺爺收到了信就會來接我的。”
天邊飄來一片云,這不正是在雪地里跋涉著往鄉下逃亡的凡卡嗎?哦,也許是凡卡的信發出后,久久等不到爺爺來接他,他再也忍不住了,才逃往鄉下的吧。
是的。一定是的。你看,那雪地上凡卡走的地方,還留著殷紅的血跡呢……
云又變了,凡卡又不見了。啊,凡卡,凡卡呀,你到哪里去了?你能找到光明和幸福嗎?
續寫《凡卡》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第一小學六年級⑸班 葉可可
凡卡在一陣劇烈的搖晃中從那充滿希望的美夢中猛醒過來,看到的又是那一張惡魔似的鬼臉,聽到的又是往日那聲聲惡狼似的號叫,好像要把小凡卡吃了似的 ──老板發現了自己的東西被人動過了,吼道:“小屁孩,你這個沒完沒了的壞家伙,你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
凡卡望了望老板兇神惡煞的臉,看看桌子,糟了!墨水濺得到處都是!“你在這里受著天倫之樂,吃好穿好,你還干這種事,好啊,我……我……我非揍死你不可!”老板提起瘦骨如柴的小凡卡,像提小貓似的把他拖到后院,狠狠地向凡卡身上打去……凜冽的寒風怒吼著,天上電閃雷鳴,指責著那鐵石心腸的老板。凡卡想著那封已經寄出去的信,想到爺爺快來接他了,似乎一切都變得那么美妙,風哼起搖籃曲,雨點兒像個調皮的孩子從天上一蹦一跳地躍下來,頓時,風聲雨聲樹木的搖晃聲奏起了一曲幽雅的曲子……可憐的小凡卡對美好的向往多么強烈啊!爺爺的笑臉,給了他生存的勇氣,使他堅強地活下去……最后,凡卡被老板打暈了。
至于那封信,由于小凡卡沒有寫清楚地址,郵差沒有辦法投寄,而被扔到一旁了。一天,老板店里的伙計去打醬油,正巧撿到那封信,看到信封上寫著大大的幾個字:“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鄉下爺爺!”一個伙計興奮地嚷道,“這回讓我們抓住把柄了吧,他想逃跑!伙計們,我們可要好好地捉弄捉弄他!”他們圍成一團,嘰里咕嚕地商量開了……伙計們把信交到老板手中,老板大聲念起來……“好啊,這個壞東西,他想告狀!”老板氣得脖子都歪了,“真是個不知廉恥的家伙,好險他的陰謀沒得逞,我可要好教訓一下他。”伙計們暗笑起來。
就在凡卡輕輕地搖搖籃時,聽到一個伙計對他喊到:“凡卡,你爺爺來信了!”凡卡欣喜若狂,飛一樣地跑過去,打開一看:空的!他失望極了。正在這時,老板過來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哭,凡卡卻不在搖搖籃,跑過去對凡卡說:“舊賬沒算,新賬又添,你等著,有你受的了。”又是一頓毒打。伙計們拍著手在一旁起哄幸災樂禍。最后,凡卡被趕到過道里,他實在沒力氣了,慢慢地,他閉上了眼睛,他仿佛看到爺爺了!現在,凡卡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去了,他脫離了痛苦,在黑暗中,他流下的淚水似乎是閃著光亮而無限光明的。
續寫《凡卡》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小學六年級⑷班 關皓云
凡卡幸福地睡著了。可是,爺爺又何嘗不想念凡卡呢?他卻怎么也睡不著,他感覺凡卡好像在向他哭訴,哭訴著自己非人的生活。這將是個漫長夜晚……
寒風陣陣,雪花飄飄,一個不眠夜過去了。還是清早,醉醺醺的郵差來了,恰巧有一封信是寄到這個村子里的。郵差把信一掏,交給了那戶人家,又哼著小曲走了。
白茫茫的雪地上現出了幾個不起眼的黑點。爺爺走過去,拿起來拍了拍,是剛才那個郵差漏了的一封信,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字:“鄉下 爺爺收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爺爺的心咯噔了一下,這不是凡卡的字嗎?爺爺的手開始顫抖,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拿出一張已經舊得發黃,皺巴巴的紙。看著,看著,爺爺的臉上沁出了幾滴汗珠,淚水如泉涌般奪眶而出,臉上的皺紋更多了,看起來顯得更老了。
凡卡醒了,他感激上帝給了他一頓好覺,小崽子沒有打斷他那遙遠而又真實的夢。老板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剛想著怎樣給他“安排一點”活兒,爺爺忽然闖了進來,拉著眼里滿是驚喜與感激,帶著一絲幸福的淚水的凡卡,給老板甩下一句話:“我們凡卡不在這里干啦!”便帶著凡卡往家鄉走去,留下老板一個人在那兒發愣。
爺孫倆手牽著手在雪地里走著,他們心中都非常溫暖,雪地里留下了爺孫倆長長深深的腳印……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三)以信為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受到列寧的贊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3)凡卡給爺爺的信主要寫些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詞語解釋。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說的主人公。
阿里亞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爺爺。
日發略維夫:老爺,爺爺工作的那家莊園的莊園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爾,阿遼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制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里是對老板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學生討論后,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生在圣誕節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里,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去。)
(四)給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寫信之前、寫信過程、寫信之后。)
2、按照這個順序將課文分為三段。
(第1段:從開頭到把那張紙鋪在講臺上。第2段:從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瑪卡里奇。第3段:從他很滿意到課文結束。)
(五)作業。
1、抄寫詞語。(課內完成)
2、仔細閱讀課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寫了哪些內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文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圣誕節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學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里,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容?
(讓學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么?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提醒學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家鄉節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心情來朗讀。)
小結:
這一部分關于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節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的。從這兩段插敘中,反映出凡卡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心情。
3、導讀13、14自然段。
(1)凡卡寫到請爺爺摘一顆金胡桃時,又插敘了什么?
(和爺爺一塊砍圣誕樹這件事。)
(2)凡卡回憶起砍圣誕樹這件事時,心情怎樣?可以用哪一個字來概括?
(心情是快樂的。可以用樂字概括。)
(3)從哪里可以體會出凡卡這種快樂的心情?
(他想起到樹林里去砍圣誕樹的總是爺爺,爺爺總是帶著他去。多么快樂的日子呀!要砍圣誕樹了,爺爺先抽一斗煙,再吸一陣子鼻煙,還跟凍僵的小凡卡逗樂一會兒)
(4)帶著快樂的感情朗讀13、14自然段。
(凡卡這種快樂,是苦中有樂,朗讀時要帶著這種心情來讀。)
4、說一說插敘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對比作用,凡卡想到在農村的樂,更襯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爺爺帶他離開的迫切心情。)
(四)小結:
在沙皇統治下的俄國農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樣美好嗎?不是的,那也是勞動人民的火坑,從爺爺挨凍、守夜、砍樹等足以說明爺爺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為凡卡在鄉下與親人在一起,得到爺爺的愛護,才產生農村生活比學徒生活好一點的想法。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成功之處
《凡卡》這篇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寫的短篇小說,采用了“寫信”這一表達形式,主要講在十九世紀后期的舊俄時代,凡卡由農村來到城市的一個鞋鋪當學徒,他受盡了種種折磨,過著十分痛苦的生活。他寫信告訴爺爺自己的不幸遭遇,表達了想回到鄉下爺爺身邊的急切心情。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面對這樣比較長的文章,已初步具有抓住課文的主要脈絡和重點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他們與課文中的凡卡年紀相仿,在情感上容易產生共鳴。但本課課文結構較復雜,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組成,這類文章學生是第一次學習。另外,俄國人名字姓氏、作品的歷史背景等也會使學生在理解上有難度。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第一課時先交流作家契訶夫的有關資料,介紹《凡卡》的寫作背景。人物姓氏、身份關系用連線的方法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讀課文,幫助學生理清小說思路,找準寫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內容與聯想;在找準寫信的段落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抓住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夢等內容中的重點句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讓學生討論凡卡遭受了哪些折磨?借助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描繪的感情氛圍,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達到情感的貫通。教學中我還注意啟發學生想象。如:凡卡還受了哪些折磨?為什么?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替凡卡說下去。這樣的教學設計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增添悲劇感人的力量。在第三課時教學時把研討本文在表達上的特點和續寫作為重點進行。學生了解了小說的主要內容,對凡卡的遭遇給予深深的同情,經過對表達特點的研討,更加感受到了作品的魅力。
二、不足之處
對經典的教學,總是覺得什么都應該讓學生學到、領悟到,但時間有限,沒有辦法面面俱到。比如“凡卡的三次嘆氣”、“斜著眼看了一下那個昏暗的神像”等一些細節描寫,我處理的.比較簡單。
三、改進措施
感覺如果能在深入引導揣摩揣摩就更好了。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在初步理清小說線索的基礎上體會主人公的悲慘命運,引導學生感悟珍惜現今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把握小說的敘述脈絡來體會感受小凡卡命運的悲劇,從而引起對窮苦人民同情的共鳴。
【教學難點】感悟并珍惜現今的幸福家庭生活。
【課前準備】
1、提前預習,掃清課文的文字障礙。
說明:文章生字較多,對于預初學生有必要在自查字典的基礎上共同學習。
2、 查找、了解作者契訶夫及其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讀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對小凡卡的同情和可憐,對老板及老板娘的憎恨。)
二、切入
1、小凡卡之所以值得大家同情是緣于他悲慘的命運,作者主要通過什么方式展現他命運的悲慘性呢?
引導學生首先抓住小說的主線──信的內容來理解人物的悲劇。
2、找出凡卡給爺爺寫信的內容,并仔細體會一下其中哪一點最讓你感動?
重點引導第8段,采用齊讀的形式來體會這一段的內容,并引導學生思考在這一段中小凡卡遭受了那些折磨?
生依據文本交流,師撥。體會小凡卡所遭受的挨打、挨餓、挨凍這些非人折磨,其中“挨打”作為感悟重點,緊扣“揪、拖、揍、戳”等一系列動詞,引導學生感受這些詞語的感情色彩,從而引起內心的震撼。
再次采用個別朗讀的形式來加強對小主人公悲慘命運的理解和共鳴。
3、凡卡愿意繼續呆在這個人間地獄嗎?在文中找出依據來:
生通過對凡卡書信的梳理,將凡卡幾次懇求爺爺帶他回家的語言篩選出來。
師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逐步感悟凡卡內心逐漸劇增的痛苦。
三、深入
1、難道小凡卡的童年一直是如此悲慘嗎?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曾經是快樂的?
在學生選找的基礎上重點引導第6、13段,在朗讀中深入理解他的快樂。
生讀,師點撥:
引導學生通過細節描寫、環境描寫感受凡卡對親情的眷戀以及祖孫之間深厚的親情,體會小凡卡曇花一現的快樂。
2、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在文中插敘鄉村的美景以及小凡卡的回憶呢?
生交流,明白小凡卡今昔的對比、環境的對比在文中的作用。
四、體驗、感悟
1、爺爺既然如此愛著小凡卡,為何還要狠心將孫子送到城里遭人折磨呢?
生各抒己見,師明確爺爺太窮,也是被生活所迫。
2、是什么促使祖孫倆的命運如此悲慘?
(沙皇的黑暗統治。)
五、延伸、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和凡卡比比各自的童年,發表一下你的感悟。
學生自由暢談,老師最后總結,引導學生懂得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用心體會家庭的溫暖。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了解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憎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
2、體會凡卡的悲慘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體會插敘部分對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具準備】
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學習凡卡寫信和寫信后的內容,體會凡卡命運的悲慘,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上節課同學們初步自學了這篇課文,按寫信前、寫信、寫信后的順序理清了文章的層次,并從凡卡寫信前的動作、神態中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的方法學習寫信、寫信后這兩部分內容。
二、情境導讀直奔重點
1、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寫信這一部分內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憶。下面先請同學們聽聽凡卡寫給爺爺的信(師范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寫了哪些內容?什幺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板書:
學徒生活苦
2、課文哪一自然段集中體現了凡卡學徒生活的苦?
(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讀第8自然段,想一想:
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觸最深的詞句劃上記號,然后談體會。
(著重從挨打、挨凍、挨餓三方面進行引導。)
⑴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拖”、“揪”、“揍”等動詞認真加以體會,再想象凡卡挨打時的慘狀,并結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
⑵引導學生從“睡在過道里”、“簡直沒有”、“一點兒”、“稀”等描寫凡卡挨凍、挨餓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
⑶綜合老板、老板娘、伙計們對凡卡的態度,從“直戳”、“捉弄”等詞中體會凡卡生活的孤獨。
4、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
(著重從語氣、重音、停頓、心情幾方面進行引導。)
⑴如果你就是可憐的凡卡,你會用什幺樣的語氣跟爺爺說?(乞求)指名朗讀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話。
⑵自由朗讀,體會一下把哪些詞讀成重音更好一些?
(“再也”、“發發”、“跪下”等。)
說說為什幺?再指名朗讀。
⑶在這短短的四句話中,作者用了兩個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幺意思?
(因難過而寫不下去。)
⑷出示幻燈片(凡卡跪在地上寫信的情景)此時此刻,凡卡正赤著雙腳,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爺爺訴說著自己的種種不幸,求爺爺盡快地帶他離開這個火坑。這點點省略號就像是辛酸的淚珠。
(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從而懂得朗讀帶省略號的地方時,停頓的時間要長一些。)
⑸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寫信時的動作的句子)引導學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
⑹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前面的四句話。
三、進行對比突破難點
1、凡卡一邊寫著信,一邊想起了和爺爺一起在鄉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來鄉下生活怎么樣?
板書:
守夜砍樹樂
2、指名把凡卡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這件事快快樂樂地朗讀出來。
3、鄉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引導學生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縮成一團兒”、“凍僵”等詞句中得出結論──鄉下生活實際痛苦。)
4、鄉下生活既然很苦,為什幺在凡卡的回憶中確是那幺美好呢?
(引導學生把鄉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弄懂作者寫鄉下生活“樂”是主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
四、控究結果深化主題
1、自由朗讀寫信后的內容,把描寫凡卡動作、神態的詞句劃上記號,體會他的內心活動。
2、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齊讀,引導學生從“只穿著襯衫”、“跑到街上去了”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他當時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燈片(凡卡做夢的畫面及相關的句子),引導學生從“懷著甜蜜的希望”中體會他寄信以后的內心活動。
4、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
小結:
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他還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這就更讓我們體會到凡卡命運的悲慘。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注意:聲音輕輕的,好讓凡卡甜蜜的夢多停留一會兒。)
五、啟發想象滲透教育
1、聯系凡卡的爺爺的情況想一想,假如爺爺通過別的途徑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鄉下,爺爺能幫助他擺脫悲慘的命運嗎?
2、凡卡才九歲,他本該像同學們一樣擁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運為什幺那么悲慘呢?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對于本課的教學,總體來說,感覺比較流暢,基本上實現了課前設定的教學目標。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學生有所得。
教學設計比較優化。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進行了精心的備課,在陳主任、范老師,以及同組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完成了本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遵循了整體——部分——整體的語文教學模式。表現在整體的教學設計,從回顧主要內容入手,再深入文本進行學習,最后以續寫結束回歸整體。也表現在每一部分的教學中,如學習凡卡給爺爺的信時,先指導學生整體把握,提煉要點,用概括的語言說一說,凡卡在信中都說了什么?再如學習回憶往事的部分時,同樣先整體把握了解凡卡回憶了哪些往事?還有凡卡學徒生活悲慘情況的概括。像這樣的環節還有很多。第二,注意了本課對比、反襯這一寫法的教學,并把它作為一個難點來突破,有方法,效果比較好。設計了兩條線索——學徒生活和回憶往事。并且進行了合理的銜接,學生比較自然地在兩條線索中進行品味、學習、掌握方法。第三,在上課伊始,將凡卡祈求爺爺的語句進行提煉,并貫穿于全文。這樣,不但將其作為一條線索使教學思路更加清晰,而且更好地把它作為了朗讀訓練的重點。學徒生活、回憶往事和結尾的思考自然過度;品味語言和朗讀訓練有機結合。
另外,在教學設計中,我進行了充分的課堂預設,對過渡語進行了細致地揣摩。在教學過程中,語言比較干凈、準確、豐富,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促進了課堂的有效。
本次教學也有許多遺憾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情感的升華欠火候,如對于祈求語句朗讀訓練的指導,反復出現、反復朗讀的過程中,缺乏變化,沒有逐步提升、不斷投入的過程。一是缺乏這方面的指導,可能老師的一個簡單過度指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如從語氣上:請求——祈求——哀求;或者從情感上:希望——失望——絕望。二是老師的示范作用沒有很好的體現,如在范讀時,沒有達到預期提升情感的作用。再有,一些細節的問題還需斟酌。如在回憶往事時,如能結合具體的詞句去品味快樂,可能效果會更好;在概括學徒生活時,如能追求形式上的統一可能學生在接受起來會更直觀一些;在續寫時,沒有充分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邊寫邊指導,沒有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思考空間。
總之,這堂課可以說基本上是一節有效的語文課,但縱觀整個設計與教學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立足于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包括內在的和外顯的。一名簡單、細膩、和諧、大氣的語文教師是我的追求目標,我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我會努力。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一、回顧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俄國的朋友凡卡,讓我們回憶一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準備寫信、寫信、寄信)
請同學們凡卡信的內容連起來快速讀一讀,想一想,凡卡為什么要寫這封信?(凡卡通過寫信向爺爺爺訴說了自己學徒生活的悲慘,再三哀求爺爺把他帶回鄉下去)。
二、學習凡卡的信,體會悲慘的學徒生活。
凡卡在信的最后寫到“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想象一下九歲的凡卡離開鄉村,離開疼愛他的爺爺,來到莫斯科這個大城市來當學徒,他曾經有什么指望呢?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
*他一定指望著到鞋匠這里學會做鞋,能夠有一樣本領,來養活自己。
*他想掙錢,讓爺爺和他都過上好的生活。
*他本指望在這里有吃有住,在大城市是比較好生活的。
*他可能還想,莫斯科是個大城市,他有了本事,可以在大城市生活,不再貧窮,離開鄉下。
*他還可能指望自己做出最漂亮的鞋,賣很多的錢,當一個有錢的人。
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現在,剛來到這里三個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那么凡卡過著怎樣的學徒生活呢?讓我們細讀凡卡的這封信,畫出有關的句子,在感受深的地方寫寫自己的體會。
出示閱讀提示:凡卡過著怎樣的學徒生活?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畫出有關的句子,在有感觸的地方寫寫自己的體會。
1、學生讀書思考
2、全班交流
同學們都有些什么感受呢?誰先來交流。
(1)遭受毒打:
(1)(憤怒、難過)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頓毒打,因為我給他們的小崽子搖搖籃的時候,不知不覺睡著了。老板揪著我的頭發,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揍了我一頓。這個禮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弄起,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拿魚嘴直戳我的臉。
①將“毒打”換成“打”,去掉“不知不覺”一詞與原文對比,感受老板的殘忍與狠毒。
②.我們來看這個字:, “揪”,是什么意思?老板緊緊的抓,有力的抓的是,在寒冷的冬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凡卡被老板揪著頭發,拖到院子里用皮帶揍了一頓,為什么老板不馬上打凡卡,而是將凡卡拖到院子里去揍?被打得體體鱗傷的凡卡敢大聲的哭嗎?
我們再來看看老板娘,是怎么對待凡卡的?伸出手摸摸自己的臉,什么感覺,看看老板娘的動作,你有什么想說的?(直戳)(虐待)
文中哪個地方還寫到凡卡挨打?
有一天,老板拿楦頭打我的腦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過來。你有什么感受?(打昏了,快打死了,)
凡卡在信中寫了他三次挨打,他只被打了三次嗎?(不是)通過這三次挨打我們可以看出什么?九歲的凡卡承受的了嗎?
凡卡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就連伙計們也捉弄他,他的生活還有什么指望呢?連狗都不如。此刻,同學們的心中也許是難過,也許是傷心,可能是憤怒,其實我們的語言已經無法表達出凡卡所受的痛苦,讓我們把心中的感受通過讀表達出來。
繼續談自己的體會
(2)食不果腹
吃的呢,簡直沒有。早晨吃一點面包;午飯是稀粥,晚上又是一點兒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九歲的凡卡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是連飯都吃不飽,想象一下每天凡卡每天忍受這饑餓,他可能會怎么做?(偷吃,撿垃圾)
接著交流
(3)夜不能寐
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別想睡覺,只好搖那個搖籃。
創設情景引發想象:夜深了,凡卡搖著搖籃不知不覺睡著了,突然,孩子的哭聲驚醒了老板娘,她……“凡卡也只是個九歲的孩子啊 ,可是他……”
繼續交流:
“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
凡卡是在哪兒做學徒,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凡卡連一雙鞋都沒有。(根本沒把他當人)鞋店里最不缺的是(鞋),但是凡卡(沒有鞋),在寒冷的冬天里,凡卡連一雙最破爛鞋都沒有,那么其他的東西他會有嗎?
小結:從同學們的發言中,可以看出你們對凡卡產生了深深的同情,那么,我們怎樣通過朗讀把凡卡的那種悲慘遭遇,把我們對他的同情表達出來呢?請大家自由練習朗讀第8自然段。
(4)哀求回家
一個九歲的孩子擔負這么重的勞動,遭受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于是凡卡在心底里發出了聲聲呼喚。(出示凡卡哀求爺爺的句子)
凡卡短短的四句話,作者用了兩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你從哪看出來?(出示圖片)可見凡卡是邊哭邊寫信,此時此刻,凡卡正赤著雙腳,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爺爺訴說著自己的種種不幸,求爺爺盡快地帶他回家,這點點的省略號就像是辛酸的淚珠。誰來讀一讀,一個9歲的孩子,遭受這樣的虐待,他是多么想回到爺爺身邊啊!
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
多么讓人心酸的哀求啊,多么乖巧的孩子,他多么需要爺爺的疼愛啊!)
凡卡在鞋匠家過著怎樣的生活,你能用一個詞概括嗎?板書:生活悲慘痛苦。
九歲的凡卡在莫斯科這個大城市里無依無靠,受盡折磨,生活悲慘痛苦,現在就讓我們結合他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填寫這首小詩吧!(配樂)
在鞋匠的家里。 他忍受_________,他忍受_________,他忍受_________,
但他僅僅只有九歲。熱鬧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人,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華的莫斯科,有那么多東西,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這_________的圣誕節前夜,我聽見——他_______地嘆了口氣,我知道,他想_________。
三、讀回憶部分,感受美好
那么凡卡的家鄉有什么?請同學們讀讀凡卡的回憶?凡卡的回憶給你怎樣的感受?(快樂)從哪感受到的?(砍圣誕樹)
真是快樂的日子!鄉下還給你怎樣的感覺?(鄉下美麗)老師在讀這一段的時候也感覺這一段特別美,作者的語言就像詩一樣,于是老師就把它變成了詩的形式,一個字都沒變。誰愿意來讀一讀。老師給你配上音樂好嗎?(板書:回憶快樂美好)鄉下的生活真的是那么美好嗎?請同學們再讀凡卡回憶,在快樂美好的背后你還讀懂了什么?(跺腳、凍得、聳著、冷得吭吭的咳)
鄉下生活雖然很苦,但在凡卡眼里卻是十分幸福,這些回憶是穿插在凡卡寫信中,這種方法叫插敘。一個是快樂的回憶,一個是悲慘的現實,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反襯手法,作者用這種方法,更反襯出凡卡在莫斯科的悲慘無助。
四:理解夢的含義
凡卡在信中說道“沒有指望了”他現在唯一的希望是希望爺爺把他帶回家,凡卡的這個愿望能實現嗎?誰來說一說?為什么?
我們來假設一下,假使爺爺受到了信,會來接凡卡嗎?
小結:你們的辯論很精彩,有的是對凡卡的祝福,有的是精辟的分析,不管是爺爺接他回家,還是繼續做學徒,凡卡的悲慘命運是改變不了的。但可憐的凡卡不知道這些,他是懷著甜蜜的希望睡著了,課文以夢結尾,暗示了凡卡甜蜜的希望將變成痛苦的失望,這只是一場夢,作者用這種寫法,更說明凡卡的命運悲慘。
五、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凡卡才九歲,他本該像同學們一樣擁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運為什么那么悲慘呢?(補充資料)
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你們幸福的生活吧!(播放課件: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作業
板書設計
凡卡
學徒生活回憶往事甜蜜希望
苦 樂夢
悲慘命運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認識“蘸、戳、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柜、生銹、摩平、皮襖、揪著、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圣誕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信的內容(重點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 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教學難點:
初步領悟文中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課時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
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重點學習信的內容,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體驗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學習凡卡回憶往事的內容及作者敘述的內容,進一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及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由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外國的窮孩子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資本主義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催人淚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外國文學作品——《凡卡》。
簡介寫作背景。
這是100多年前俄國著名的作家契訶夫寫的。當時由于沙皇政府的殘酷統治,社會非常黑暗,無數破了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深受老板的剝削壓迫,連兒童也不能幸免。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爺爺送到城里一家鞋鋪當學徒的童工。那么小凡卡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同學們課前已做好了充分預習,接下來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簡介寫作背景,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一開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調,為課文學習作好了鋪墊。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糾正讀音。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突出了對預習能力的培養,而良好的預習方法的掌握是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六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預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課文篇幅較長,重視課前的預習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像生字新詞的學習、讀書感受的批注,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完成,課堂上擠出大量時間用來檢查、交流、匯報,突出了對預習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這一環節設計分兩步:第一步檢查生字詞,注意糾正不準確的讀音,寓檢查于指導之中,指導與檢查相結合;第二步,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更進一步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個身心沉浸在這一氛圍中,以縮小教學因時間、空間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難。
三、質疑問難,引導探究
1、質疑問難,篩選問題。
(1)快速默讀課文,用( )畫出信的內容,想一想:信中主要寫了哪些事?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梳理、篩選出重點問題,如:凡卡為什么求爺爺帶他回去?文中為什么寫凡卡和爺爺一起逮野兔?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先是讓學生交流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接著老師及時梳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確定好解疑重點,同時也使教師了解了學情,以便確定好下一環節的教學側重點,落實“依學定教,依生定教”的教學理念。
2、據實施教,引導探究
(1)默讀信的內容,想一想凡卡為什么求爺爺帶他回去,先概括出主要原因,再畫出重點語句加以體會。
(2)交流凡卡求爺爺帶他回去的主要原因。課件出示:
①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②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等我長大了,我會照應您,誰也不敢來欺負您。
③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④親愛的爺爺,來吧!
【設計意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四句話是凡卡的信中情感最濃烈的語句,它深深地撞擊著學生的心靈,學生“口誦于言,情動于衷”,為深入解讀文本作好了情感的鋪墊。
(3)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慘?如果你是老師,看到凡卡同學的這一篇作文,你會怎么批?可以圈畫,可以寫批語。
A、 學生交流
①引導學生抓住“拖”、“揪”、“揍”“撈”“直戳”等動詞,認真體會凡卡挨打的句子。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讀著讀著,你發現了什么?這短短的幾句話為什么要用上兩個省略號?這點點省略號就像是什么呢?是呀,這分明就是凡卡那辛酸的淚珠,或絕望中哭泣,或寫不下去,或不敢再想下去。練習有感情朗讀。)
②引導學生從 “簡直沒有”、“一點兒”、“稀”等描寫凡卡挨餓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③引導學生從“睡在過道里”、“別想睡覺”等描寫凡卡挨凍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等我長大了,我會照應您,誰也不敢來欺負您。
④綜合老板、老板娘、伙計們對凡卡的態度,從 “捉弄”等詞中體會凡卡生活的孤獨。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親愛的爺爺,來吧!
B、交流后引導學生總結:凡卡吃不好,睡不好,還常常挨打,被伙計捉弄。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指導朗讀:
①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②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等我長大了,我會照應您,誰也不敢來欺負您。
③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④親愛的爺爺,來吧!
以上四句求助的語句,從字數上看你發現了什么?(越來越少)但是回家的心情呢?(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急切,越來越強烈,可以說是從請求,到懇求,再到哀求)
(3)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配低沉鋼琴曲《眼淚》)。
【設計意圖】“閱讀是一項被引領的創造。”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抓住關鍵詞句“讀進去,想開來”,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潛心會文,通過感知凡卡“挨打”,呼喚“請求”;感知凡卡“挨餓”,呼喚“懇求”;感知“挨凍”,呼喚“哀求”。如此回環復沓,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實現和文本的對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慘,內心的痛苦。
四、總結談話,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信的內容,知道了凡卡由于在這兒挨打、挨餓、挨凍,生活十分悲慘,內心極度痛苦,所以他寫下了這封信,求爺爺趕快帶他脫離苦海,回到村子里去。可是,爺爺能帶他回去嗎?回去后請同學們繼續讀書,自己提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交流。
【設計意圖】
該環節的教學,通過教師總結談話,把學習向課外延伸,鼓勵學生繼續深入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本內涵,為繼續深入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教學反思:
一、活用“預習能力”,突顯學段特點。
課文篇幅長,文中凡卡所遭受到的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有一定的距離。在第一課時中,生字詞的教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等都是繞不過的“彎”,如果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讀整篇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勢必要花費很多時間,或影響到后面的教學環節,或無法保證讀書時間,匆匆“跑過場”,達不到初讀感知的預期效果,那么,如何依據教材特點,體現年級特點呢?我充分利用了六年級學生已有的預習課文的能力。讓學生課前做好生字新詞的學習、讀書感受的批注。課堂上擠出大量時間用來檢查、交流、匯報,突出了對預習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二、巧用“評點批注”,張揚閱讀個性。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評點批注,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的對話;是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與文本激情互動的一個過程。課文中九歲的凡卡寫的信的內容是最能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段落,于是,我就設置了教學情境:如果你是老師,看到凡卡同學的這一篇作文,你會怎么批?可以圈畫,可以寫批語。這樣,角色的轉換,學生覺得新奇有趣,紛紛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點滴感悟、思考、疑惑與收獲。此時,與其說學生是在默讀,不如說學生是在與發凡卡進行心靈對話;與其說學生是在批注,不如說學生是在賦于文本新的意義與內涵。
三、妙用“一詠三嘆”,深化文章情感。
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如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禮記·樂記》中講“一唱三嘆,有遺音者”,所謂“有遺音者”,即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吟唱,能給人回味。在教學中,在教師的激情引讀下,在言語實踐中,潛心會文,通過感知凡卡“挨打”,呼喚“請求”;感知凡卡“挨餓”,呼喚“懇求”;感知“挨凍”,呼喚“哀求”。如此回環復沓,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實現和文本的對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慘,內心的痛苦。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了解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憎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學習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
2.體會凡卡的悲慘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學難點
體會插敘部分對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教具準備
投影儀、幻燈片
五、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1.介紹作家及寫作背景。
2.檢查預習情況。
3.初步自學課文,理清文章的層次。
4.讀議第一段,人凡卡寫信前的動作、神態中體會他當時的內心活動。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學習凡卡寫信和寫信后的內容,體會凡卡命運的悲慘,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上節課同學們初步自學了這篇課文,按寫信前、寫信、寫信后的順序理清了文章的層次,并從凡卡寫信前的動作、神態中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的方法學習寫信、寫信后這兩部分內容。
二.情境導讀直奔重點
1.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寫信這一部分內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憶。下面先請同學們聽聽凡卡寫給爺爺的信(師范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寫了哪些內容?什幺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書:學徒生活苦)
2.課文哪一自然段集中體現了凡卡學徒生活的苦?(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讀第8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觸最深的詞句劃上記號,然后談體會。(著重從挨打、挨凍、挨餓三方面進行引導)
①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拖”、“揪”、“揍”等動詞認真加以體會,再想象凡卡挨打時的慘狀,并結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
②引導學生從“睡在過道里”、“簡直沒有”、“一點兒”、“稀”等描寫凡卡挨凍、挨餓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
③綜合老板、老板娘、伙計們對凡卡的態度,從“直戳”、“捉弄”等詞中體會凡卡生活的孤獨。
4.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著重從語氣、重音、停頓、心情幾方面進行引導)
①如果你就是可憐的凡卡,你會用什幺樣的語氣跟爺爺說?(乞求)指名朗讀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話。
②自由朗讀,體會一下把哪些詞讀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發發”、“跪下”等)說說為什幺?再指名朗讀。
③在這短短的四句話中,作者用了兩個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幺意思?(因難過而寫不下去)
④出示幻燈片(凡卡跪在地上寫信的情景)此時此刻,凡卡正赤著雙腳,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爺爺訴說著自己的種種不幸,求爺爺盡快地帶他離開這個火坑。這點點省略號就像是辛酸的淚珠。(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從而懂得朗讀帶省略號的地方時,停頓的時間要長一些)
⑤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寫信時的動作的句子)引導學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前面的四句話。
三?進行對比突破難點
1.凡卡一邊寫著信,一邊想起了和爺爺一起在鄉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來鄉下生活怎么樣?(板書:守夜砍樹樂)
2.指名把凡卡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這件事快快樂樂地朗讀出來。
3.鄉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引導學生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縮成一團兒”、“凍僵”等詞句中得出結論――鄉下生活實際痛苦)
4.鄉下生活既然很苦,為什幺在凡卡的回憶中確是那幺美好呢?(引導學生把鄉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弄懂作者寫鄉下生活“樂”是主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
四?控究結果深化主題
1.自由朗讀寫信后的內容,把描寫凡卡動作、神態的詞句劃上記號,體會他的內心活動。
2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齊讀,引導學生從“只穿著襯衫”、“跑到街上去了”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他當時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燈片(凡卡做夢的畫面及相關的句子),引導學生從“懷著甜蜜的希望”中體會他寄信以后的內心活動。
4.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幺?
小結: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他還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這就更讓我們體會到凡卡命運的悲慘。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注意:聲音輕輕的,好讓凡卡甜蜜的夢多停留一會兒。)
五?啟發想象滲透教育
1.聯系凡卡的爺爺的情況想一想,假如爺爺通過別的途徑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鄉下,爺爺能幫助他擺脫悲慘的命運嗎?
2.凡卡才九歲,他本該像同學們一樣擁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運為什幺那么悲慘呢?你從中懂得了什幺?(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章中心。
2.鞏固生字詞。
3.寫一篇讀后感。
[附]:板書設計
寫信前__怕
挨打命
學徒生活挨凍
(信文)挨餓__苦運
12.凡卡 寫信
鄉下生活守夜悲
(回憶)砍樹__“樂”
慘
寫信后(甜蜜的希望)__夢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是俄國的作家契柯夫的作品。故事發生在19世紀后期的舊俄時代,凡卡是一個由農村到城市鞋店當學徒的窮孩子,他受盡了種種折磨,過著十分痛苦的生活。本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說明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學徒、立柜、生銹、摩平、郵筒、揪著、稀粥、基督、逮住、地址、圣誕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采用作者敘述、人物寫信和回憶插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及對比襯托、暗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采用作者敘述、人物寫信和回憶插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及對比襯托、暗示的表達方法。
教學構想:
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分清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作者的敘述。寫信的內容與凡卡想到的事情聯系起來理解,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凡卡的內心活動。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像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解課文,讀講結合,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釋題,簡介背景,引入情境。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義:
1、指名讀課文,這篇課文生字比較多,還有一些外國人的名字,要注意讀好。借助漢語拼音,自己讀讀生字,要把字音讀準。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寫信前、寫信時、寫信后的順序寫的。)
三、同桌合作讀課文。
一人讀一自然段,讀讀評評,互相糾正讀得不準、不順的地方。
四、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先學生自己默讀思考,再小組交流一下,商量需要提出問題,然后各組匯報,師生共同梳理提出的問題,作為下一課時研討的重點。
1、從第一段,你讀懂了什么?(九歲的孩子,三個月前來做學徒,生活的環境非常艱苦,孤兒,沒爹沒娘。)
2、從哪兒可以看出生活非常艱苦?(一小瓶墨水,一支筆尖生銹的鋼筆,磨平了一張揉皺了的白紙。)
3、此時正是圣誕節前,凡卡正在干什么?(在給爺爺寫信。)
4、凡卡此時的心情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他擔心地……擺滿了楦頭)
5、他為什么如此害怕?讀一讀,凡卡受到了哪些苦?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a、“‘我’給……睡著了”、“‘我’從……弄起”、“他們叫‘我’……黃瓜”寫出了凡卡為什么挨打。“老板、老板娘、伙計、酒店老板”寫出了誰打凡卡。伙計地位很低,連他們都欺負凡卡,可見凡卡根本無地位。“揪、揍、拖、戳”寫出了怎樣打。“拿魚嘴、拿皮帶、揪‘我’的頭發、戳‘我’的臉”寫出了挨打的過程。
b、“吃的呢,簡直沒有”寫出凡卡每天都在挨餓。“早晨吃一點面包……晚上又是一點面包”“餓得要命”
c、“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只好搖那個搖籃”
6、凡卡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打罵,而且白天要干很多活,勞動強度大,既吃不好,又睡不好,可見他生活很--悲慘。(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部分。)
7、凡卡在信中還寫到了什么,他為什么要寫這些?(有感情讀凡卡的信。)
四、討論凡卡寫信的內容,分析回憶內容的聯系
1、找出凡卡寫的信的內容。第一次講信的內容:第三自然段;第二次講信的內容:第八自然段;第三次講信的內容:第十至十二自然段;(教師相機介紹引號的用法:這三個自然段是連續引用凡卡寫的信的內容,所以第十、十一兩個自然段只有前引號,沒有后引號,直到第十二自然段結束才加后引號。)第四次講信的內容:第十五自然段。
2、把凡卡寫的信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體會凡卡所受的苦,體會凡卡迫切希望回到鄉下去的心情。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
作業設計: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凡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22 凡卡
準備寫信:條件艱苦
信的內容:想念;訴說;回憶;乞求。
寄 信:甜蜜的希望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總結課文,進一步落實訓練項目,閱讀練習。
教學過程:
一、提出討論探究的要求。
根據學生的質疑,有兩個問題比較集中,一是課文為什么要在寫信的過程中寫凡卡的回憶;二是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不能收到。我們就抓住這兩個問題,深入地讀書、討論。
二、學習插敘內容:
1、在寫信的過程中凡卡都想到了些什么?(a回想爺爺守夜的情景。b回想家鄉美好的夜景。c回想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的情景。)讀一讀,哪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互相交流。
a、爺爺守夜的情景。(“白天……走來走去”看出爺爺白天只能在條件極差的大廚房里休息,晚上又要冒著嚴寒為老爺守夜,說明爺爺生活很窮苦。)
b、鄉村的夜景美。(按從上→下→上的順序,抓住“自房頂、煙囪冒出的煙、樹木、雪堆、星星、天河”描寫了鄉村夜晚迷人的美景。”“白、銀白”寫出了景物的色彩美,最后一句還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把天空的美景寫的既美又迷人。鄉村的夜晚如此可愛,更激起了凡卡對家鄉的思念,反襯 了凡卡學徒生活的痛苦。)
c、砍圣誕樹的事。(“抽、吸、叫……”一系列動詞形象而又細致地描寫了爺爺砍樹的樣子; “逗笑一會兒” “不由得叫起來”寫出了砍圣誕樹的快樂和爺爺對凡卡的疼愛,“凍得山林喳喳的響……吭坑的咳”“披著濃霜”寫出了天氣的寒冷,可見砍樹很苦。)
2、從這些想象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凡卡對爺爺的深切懷念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3、既然鄉下的生活這么快樂,凡卡的爺爺為什么送凡卡去莫斯科學徒呢?(因為他雖然不顧辛苦,日夜為老爺守夜,可是生活仍非常窮苦,他實在沒有辦法供養自己的親人凡卡,所以不得不送他去學徒。暗示爺爺不可能接凡卡回鄉下的。)
4、把插入的回憶內容與信的內容連起來讀讀,體會體會。先各自朗讀體會,再互相交流。鼓勵學生淡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可以從內容上淡之間的聯系,也可以從表達效果上體會對比的強烈。教師酌情點撥,使學生認識到凡卡在鄉下的生活也是很苦的,但凡卡卻感到快樂、美好,可見他在城里的生活是多么悲慘、難熬。
5、練習有感情朗讀第三至十五自然段。可自己練讀,也可同桌合作練讀(一讀信內容,一讀插敘內容),讀出感情,加深體會。
三、學習第三段:
1、讀課文,思考凡卡寄信時和寄信后的心情各是怎樣的?說明了什么?(心情急切;心情歡樂而甜蜜。說明凡卡急于擺脫痛苦的學徒生活,對回到爺爺身邊充滿希望。)
2、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課文以凡卡的夢為結尾說明了什么?(收不到。說明凡卡的愿望只能像夢一樣,不可能實現,因為在沙皇的黑暗統治下,窮人無論到哪里都擺脫不了痛苦的命運。反襯命運悲慘。)
四、總結全文:
1、讀課文,思考凡卡在給爺爺寫信的過程中,插進去敘述了哪些內容?插敘內容的細致描寫與信的內容間是什么關系?反映了什么?
2、這篇文章為什么寫得那么令人感動,使人難忘?(細節描寫給人留下真實、鮮明而又深刻的印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小結。
五、說說你覺得凡卡與你的生活有怎樣的區別?你想對凡卡說些什么?(集體說說)
1、寫寫讀后感。
2、指名讀一讀,大家評議。
3、說說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業設計:
寫讀書筆記《我和凡卡比童年》。
板書設計:
22 凡卡
學 挨打 插 爺爺守夜 夢
徒 挨餓 敘 鄉村夜景 的
生 挨凍 回 砍圣誕樹 結
活 憶 尾
反
襯
(揭示) 悲慘命運 (暗示)
(社會黑暗,渴望幸福)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關注人物的命運,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從而激起學生對不合理社會制度的痛恨,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2.有感情朗讀課文,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結尾“夢”的含義。
【學習重點】
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體會結尾句子的含義。
【學習難點】
體會文中回憶的內容和寫信的內容對比、襯托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主題,復習導入
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凡卡》,請大家打開課本73頁。
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現在,我們來復習一下。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凡卡的這封信寫了什么內容?請把信的內容找出來,讀一讀,看看這封信寫了什么?
二、走進文本,誦讀感悟
1、出示閱讀提綱:
把信的內容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這封信寫了什么?
找出你感觸最深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2、學生匯報學習體會,相機出示句子。(重點學習第八自然)
過渡:讀了信之后,如果讓你挑一些詞來形容凡卡在老板家過的生活,你會挑一個什么詞?[板書:悲慘]
3、課文中哪些語句最能體現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
(出示第八自然段相關內容)
(1)指名讀。
(2)讀后你能說一說你的感受嗎?
4、自由地讀一讀這個片斷,看看有哪些語句觸動了你?交流交流你的感受(學生匯報感受,相機出示句子)
句子一:老板揪著我的頭發,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揍了我一頓。這個禮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弄起,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拿魚嘴直戳我的臉。
(1)引導學生抓住“揪”、“拖”、“揍”“撈”“戳”等詞體現老板的狠毒。
(2)凡卡到底犯了什么錯,要受到這樣的毒打呀?
(3)創設情景,練習朗讀
像這樣的毒打,凡卡肯定不止一次,聽,我們仿佛聽到凡卡在向我們訴說。
師引讀:
有一天,我在想爺爺的時候,想得入神了,老板
有一天,我在洗碗的時候,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老板
有一天,我在干活的時候,太累了,坐了一會兒,老板
(4)此刻,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凡卡?
(5)凡卡才九歲,就受到這樣的毒打,多么悲慘。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誰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句子二:吃的呢,簡直沒有。早晨吃一點兒面包,午飯是稀粥,晚上又是一點兒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1)說說你的感受。
(2)從這段話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凡卡?
(3)凡卡才九歲連一頓飽飯都沒有吃過,多么悲慘,請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老師與學生合作讀)
句子三: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別想睡覺,只好搖那個搖籃。
(1) 從這里,你又看到一個怎樣的凡卡。
(2) 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分小組讀)
5、指名讀第八自然段交流過的句子。[配樂:和平之月]
6、齊讀第八自然段交流過的句子。
總結:同學們通過這個文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凡卡在城里受到了哪些方面的*?[板書:挨打、挨餓、睡不好]
過渡:一個九歲的小孩,吃不飽、睡不好、還要經常挨打、挨罵,你們說,這種生活還能過下去嗎?所以他就苦苦地哀求他的親人來接他回去。
7、學習哀求片斷,體會痛苦心情。
配樂讀:“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指名讀,女生齊讀)
師:“這不是蘸著墨水寫成的信,而是沾了凡卡的血淚寫成的,這也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而是凡卡寫給爺爺的救命信”。
引導學生接著讀第十五自然段“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這兒的人都打我。我餓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難受得沒法說。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頭打我的腦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過來。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豬狗都不如!”(指名讀,男生讀)
師:如果爺爺再不來接凡卡,凡卡就只有 。
學生:死路一條。
生齊讀: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配樂:沉思曲]
過渡:難道凡卡就不曾有過快樂嗎?在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凡卡的快樂?
三、感悟回憶內容,進行對比突破難點
(1)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凡卡的快樂?(相機出示句子)
文段一:多么快樂的日子啊!凍了的山林喳喳地響,爺爺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著吭吭地咳……要砍圣誕樹了,爺爺冷先抽一斗煙,再吸一陣子鼻煙,還跟凍僵的小凡卡逗笑一會兒……忽然不知從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來,箭一樣地竄過雪堆。爺爺不由得叫起來: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①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凡卡?
② 這個片斷寫了怎樣的情景?[板書:砍圣誕樹]
③讓我們把嘴角翹起來,一起感受一下凡卡的快樂。 (老師和學生合作讀)
過渡:還有哪些片斷我們可以看出凡卡的快樂?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學習凡卡的回憶段落,認識“反襯”寫作方法的運用,加深認識凡卡命運的悲慘。
2、通過對課文結局,凡卡在寄信歸來做了一個夢的學習,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認識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可還記得:年三十的夜晚,一家人端著熱騰騰的餃子,吃著自制的小菜,喝著陳年佳釀、貢酒、宴酒、紅葡萄,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為我們準備的春節文藝晚會這一節日大餐,吃著、看著、笑著、聊著。幸福啊!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人民,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的新世紀兒童。可是,上節課我剛剛認識的俄國的小男孩,九歲的小凡卡,由于他生活在沙皇的統治下,同樣是他的,本該屬于他的大年夜,他卻在干什么?
(寫信。)
教師板書:
凡卡
簡畫出寫信的插圖,然后邊激qing,邊依學生回答。
(作者回憶了三個月前的鄉村生活,信中敘述了三個月來的城市生活。)
完成剩下兩幅簡筆畫。
(代表鄉村、城市的。)
二、讀學凡卡回憶片段
1、投影出示:
⑴ 凡卡回憶了哪幾件事?
⑵ 凡卡認為每件事中最有趣的是什么?
⑶ 就我們的生活條件來分析,凡卡回憶的事美嗎?這些事在凡卡眼中是那樣美好說明了什么?
2、學生依據提示進行自由學習和討論。
3、匯報交流,教師小結,指導朗讀精彩句子。
三、學讀寫信后的段落,采取自學的形式
1、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
2、討論:
課文最后寫凡卡寄信后,睡著了,在夢中見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作者安排這樣的結局有什么用意?
3、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這樣的安排暗示一切希望的徹底破滅,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窮人想過上美好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是個夢。
4、讀故事結局加深印象。
5、本課成功塑造了一個俄國沙皇統治下飽受欺辱的小男孩的形象,寫法上很有獨到之處,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情感培養
1、識了凡卡之后,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2、班上交流。
3、教師小結。
五、布置作業
就對課文的理解,寫篇讀后感《凡卡,我想對你說》或自定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