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導學案(精選2篇)
螳螂捕蟬導學案 篇1
東蜀小學六年級語文導學案
執筆: 審核: 使用人: 小主人姓名: 組名
課題:《螳螂捕蟬》 課型:閱讀課 課時:2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我能感悟少年的智慧。
3、我能通過理解“螳螂捕蟬”的寓意,懂得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重點難點預測】
我能朗讀復述課文、理解“螳螂捕蟬”的寓意。
【知識鏈接】:
第一關:我來談對課文的了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螳螂捕蟬》,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二關:我能完成聽寫任務。
1、聽老師讀詞語,同學們記住并寫下來。
2、聽寫完畢,同桌互查。
第三關:我理解、我感受。
一、我能理解“螳螂捕蟬”的寓意。
1、朗讀9-12自然段。讀完后,自己試著把故事復述一下,盡量用上剛才聽寫的四組詞語,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話。
2、復述展示。
3、此時你想對蟬、螳螂、黃雀各說些什么呢?
蟬:
螳螂:
黃雀:
4、他們仨應該吸取什么教訓呢?
二、我能體會到少年的智慧。
1、精讀3-12自然段,找出少年的言行,揣摩少年的意圖。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自學感悟,然后匯總報告。
第四關:我能表演。
1、 在組內將《螳螂捕蟬》排成課本劇,分角色演一演。
2、 吳王聽了少年的話,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那么第二天上朝時他如何向大臣們解釋這一新決定呢?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為吳王設計一個講話稿,一會每組推薦一個吳王上早朝,看哪位吳王最像。
談談我的收獲。
螳螂捕蟬導學案 篇2
班級
學科
導學內容
課時
主備人
語文
《10、螳螂捕蟬》
一
陸桂國
導學
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
難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教具
小黑板、電視機等
預習
1、生字描紅并在文中圈出生詞。在文后生字下另組兩個詞。
2、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寫在相應的地方)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朗讀課文至少3遍,做到正確流利。
導學過程
一、 小組檢查:
各小組自行檢查預習情況并進行簡單交流討論。
二、 布置任務:
1、重點理解詞語:乘虛而入 不堪設想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毫不介意
2、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3、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誰?
4、故事的起因、經過、結局各是什么?
5、這則寓言講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6、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對?對此,你有何看法?
三、 小組交流:
針對問題進行合作交流,參與小組討論。
四、 學生展示:
各小組推薦代表進行展示。
五、 課堂反饋:
1、 我知道了吳王為什么放棄攻打楚國了:
2、 我還知道的歷史成語故事有:
我能把其中( )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3、在這篇課文中,我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
六、 拓展延伸:
背誦《朝代歌》。針對問題進行合作交流,參與小組討論。
檢測反饋:
一、辨字組詞。
捕( ) 虛( ) 供( ) 渦( )
鋪( ) 虎( ) 拱( ) 禍( )
輔( ) 慮( ) 洪( ) 鍋( )
二、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死:①失去生命 ②不顧性命 ③表示堅決裂 ④不活動,不靈活
1、吳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辦呢?( )
2、吳王固執地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
3、這條溝多年沒有人清理,曾經嘩嘩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
4、戰士們個個滿腔熱血,希望同對岸的敵人決一死戰。( )
轉:①旋動、改換方向 ②不直接地 ③圍繞中心旋動 ④量詞、繞圈
1、這件衣物我不敢當面給她,請你幫我轉達給好好嗎?( )
2、瞧,這輛車的輪子轉得可真快,我猜有時速120公里吧!( )
3、只見小張轉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氣了。( )
4、是誰讓你把這條繩子轉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開了。( )
界首六年級語文導學案
學生姓名 年 月 日
班級
學科
導學內容
課時
主備人
語文
《10、螳螂捕蟬》
二
陸桂國
導學
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 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重點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難點
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具
小黑板、課件等
預習
1、在感情地朗讀課文。
2、思考完成課后第3、4兩題。
導學過程
一、小組檢查:
各小組自行檢查預習情況并進行簡單交流討論。
二、 布置任務:
1、自己復述故事
2、少年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他的故事為什么能打消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
3、運用詞語“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說話。
4、復述課文
三、小組交流:
針對問題進行合作交流,參與小組討論。
四、 學生展示:
各小組推薦代表進行展示。
五、 課堂反饋:
1、復述練習。指名復述,結合對學生的評議,指導學生掌握復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經過和結果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關鍵的地方講,生動。
2、小組同學互相聽寫本課詞語:
六、 拓展延伸:
搜集生活中只顧眼前利益的故事。
檢測反饋:
1、在生活中你遇見或聽說過類似寓言中的事情嗎?舉例談談你對此有何看法。
2、補充下列詞語并說出他們的故事
1)鷸蚌相爭, 得利;
2) , 殃及池魚。
3)只許州官放火,不許 。
3、請你列舉幾個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4、列舉幾個來自歷史故事成語:
5、讀下面故事完成后邊作業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心里很著急。
這天,他干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里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
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1)給這個故事加個題目:
2)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疲憊不堪
3)給下列詞語找個反義詞
枯萎—— 干脆——
4)這個人為什么事著急,他是怎么做的?結果呢?
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學)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