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空去旅行》案例分析
教學內容:小學美術第4冊第5課《到太空去旅行》教學目標:
課上了解淺顯的太空知識。能大膽、夸張地表現要表現的內容,畫出各種想象中的飛行器及太空的背景。能靈活運用各種繪畫工具材料創造性地表現出太空旅行時的奇特場景。
教學重點: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了解淺顯的宇宙知識,拓寬思路,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以想象的形式畫出太空旅行,并靈活運用各種繪畫工具材料進行創作。
教學過程:
一、課前鋪墊:播放錄象(楊利偉在太空拍攝的畫面)
1、提問:你知道剛才這些奇妙的景象是在哪里嗎?你知道給我們帶回這些珍貴資料的是誰嗎?(楊利偉)。
2、思想教育:“對,楊利偉是我們國家的偉人,第一個進入了太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去太空旅行!
利用楊利偉的事例,激發學生的自豪感,滲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出示課題:太空旅行(課件) “你知道哪些關于太空的知識呢?”(九大行星、宇宙飛船、ufo……)
4、分組:今天,老師就以九大行星的名字給大家分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九大行星分組命名,學生會產生對太空的親切感,樂于參與到課堂情境中。
二、教學新課,認識太空,體驗宇宙美。
1、看了剛才的影片,你有什么感覺?如果你可以去太空,最想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1) 小組討論,自由發言
(2) 指名匯報。(外星人、神秘的飛碟、流星、彗星……)
2、欣賞宇宙風光(課件) “大家一起去看看真正的宇宙風光吧!” 學生自主感受,自己發現,自我表現。
通過影片及太空圖片,老師講太空知識,啟發、引導學生對太空世界產生興趣。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可以和教師一起為其他的同學進行講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3、設計飛行器
(1)“這么美的太空,你們想去嗎?用什么方法可以飛向太空呢?”(宇宙飛船)
(2)欣賞各種飛行器,飛行服。
(3)出示范作:這是老師設計的飛行器,我的太空飛船能吸收太陽能,所以有用 不完的能量。你能說說你想設計一架怎樣的飛行器,它有什么功能嗎?(學生討 論,發言)
(4)分析飛行器的結構,組成。
(5)在課堂上設計飛行器的外形。完成后,展示作品。并請學生講解介紹作品。
出示飛行器的范畫,降低了難度,解決了難點。
4、指導構思,引發奇想。
(1) 在太空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老師展示太空的背景,講解背景的畫法,用蠟筆水彩的形式作畫。)
(2) 提示:五顏六色的星星,給中人造衛星,無邊無際的宇宙,美麗的城市,和地球一樣有各種生命,可愛的外星人,兒童公園,高速公路……
(3) 小組討論:確定太空旅行的主題。
(4) 出示兩幅范畫,講解。
向學生提示:作畫時要有一個中心內容,。學生按照這一思路決定畫題后,再想象作畫,畫出的作品構圖完整,內容豐富。學生回答后,再掛出兩幅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介紹一簡單的太空知識,和人類探索太空奧秘的活動,將學生的興趣引向 如何構思作品,打開思路。
三、布置作業,提出要求。
1、示范:將飛行器貼在大背景上,組合成一張作品。
2、小組分工,2人負責畫背景,其余的同學把剛才未完成的飛行器完成并剪下。
3、教師巡視,指導。
輔導時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修改作品時只提出建議,不作強行的要求。
四、作品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