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教案2
六、一堂課的作業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要多做練習,循序漸進。每次作業的紋樣結構要由簡到繁,色彩由單純到豐富,使學生每次作業在色彩認識上的所收獲。
第8課 畫汽車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材分析:
汽車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交通工具,兒童對汽車有濃厚的興趣,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對汽車的回憶、觀察,從而大膽想象,細心設計,使學生體會思考、設計的樂趣。
教學目標 :
顯性目標:通過對汽車的觀察分析學習,學習表現不同種類的汽車外形特點。
隱性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個性。
教學重、難點:
不同種類汽車的外形特點及表現。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 同學們請看,老師剛在黑板上設計了一幅山城交通圖(空立交橋),你們幫老師看看,還缺少些什么?
(立交橋上沒有汽車)
2. 老師正準備畫呢,畫什么樣的汽車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展示汽車圖片,識別汽車種類)
3. 這么多汽車,老師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畫什么汽車好了?干脆請同學們幫老師設計汽車好嗎?
(揭示課題:畫汽車)
二、分析研究,探究學習
1. 反問:你們會畫汽車嗎?
2. 考一考:從汽車的外表看,汽車有哪些部分組成?
(車輪、車燈、車廂、駕駛室等)
3. 演示畫法:車輪 車身 裝飾
4. 師生共同分析課本上的學生作業 :
l 那些作業 表現出生活中見過的汽車?
l 那些是學生自己創造的汽車,有什么本領?
l 你喜歡那輛汽車,為什么?
三、引導學生,拓展創新
1. 我們山城的地形特別,什么樣的汽車更能適應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 你準備畫什么樣的汽車?
3. 老師將從同學們畫的汽車中選擇適當的汽車貼在《山城交通圖》中。
四、學生作業 ,教師輔導
1. 及時糾正學生畫幅過小的問題;
2. 及時展示表現夸張的學生作品,引導學生用夸張的手法表現汽車的主要特征;
3. 及時展示功能創新的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大膽創新設計;
五、展示、欣賞與評價
1. 邀請創意較好的學生到講臺上介紹所畫汽車的功能;
2. 學生將畫的汽車作品剪下來,根據汽車的功能貼在交通圖中相應的位置,組成一幅完整的《山城交通圖》。
六、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不但幫老師完成了《山城交通圖》,而且還都成了很棒的“汽車造型設計師”。
2. 不過,要當一名優秀的“汽車設計師”,可不那么容易喲,你還需要了解很多的有關汽車的知識。
(如:汽車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駛?汽車里面主要有哪些機器?汽車是誰發明的?等)
3. 同學們,可以在課后查資料或和家長研究一下,再將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訴老師
第9課 我設計的車
教材分析:省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中以車為主題的單元中,從了解車、畫車、設計車、制作車一系列 漸進有序地安排了四課內容,本課是第二課。前一課是讓學生描繪了現實中的各種車。顯然,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了解車的基礎上進行車輛的設計創造;在培養學生 創造能力的同時,接受愛科學及熱愛生活的教育;同時在技能領域提高學生對各種造型車的描繪、使用能力,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讓學生創造地設計車”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及如何創造”也就 成了本課的學習難點。對此重、難點,我設計:從生動有趣的小品表演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繼而從車輛的造型及功能上,展開對車的造型的創造;計 劃使用“象形、擬物”的設計方法,激發學生進行聯想,從而對車的外形進行創新設計。讓學生開發“車功能創造”時,計劃以小品內容感染學生思考——你希望未 來的車具有怎樣的功能?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生的相互討論及回答中相互豐富學生的創想,從而解決本課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