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上冊:07課 窗口
[分析]窗口
一、教材分析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上冊:07課 窗
“窗,讓我們身處居室依然沐浴陽光。窗,讓我們身處居室依然看到風景。”教材開門見山地道出了窗的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教材窗的主體圖片是“家的一角”,造型別致、線條優美的大窗,將窗外的美景框入其中,窗口內外相互映襯,室內空間給人以無限延伸的感覺。
主圖下的小圖為中國古代園林的經典代表——“上海豫園”中的一個磚雕漏窗,窗外之景與窗內之色遙相呼應,對比成趣,為單調的白墻增添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圖片的呈現幫助學生了解到園林藝術作品中所蘊涵的視覺審美特點和魅力。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上冊:07課 窗口
教材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上冊:07課 窗口中設置了一個小訓練。學生在欣賞、討論之后對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給予發揮個性的空間,培育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并為他們下一步的設計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課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上冊:07課 窗口展示學生設計制作的三個窗戶,它們分別利用卡紙、包裝用的泡沫、紙盒等材料設計出三種不同造型風格的窗,并配以與窗造型風格和諧的美麗畫面。如卡通風格的配以童話屋,古典園林風格的配以亭臺樓閣等,這樣更好地體現了窗的“引景”作用。同時還對學生滲透了取景構圖的知識。
教材還呈現了一幅小圖,一面墻上畫了幾個窗,窗前像模像樣地擺放了幾把搖椅。借此提醒把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本課的學習屋為學生提供了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窗的造型,使學生感受藝術和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目標
◆了解關于“窗”的常識以及文化內涵。
◆能選擇合適的材料設計制作出造型獨特的“窗”。
◆滲透取景構圖知識。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懷和創造美的生活的欲望。
三、教學思路
本課是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以設計、制作為主的課目。在教學中要將技術意識和人文意識盡可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教學設置思路如下:交流探討——欣賞感受——嘗試設計——反饋指導——設計制作——配景美化——拓展延伸。
在教學實施中可先讓學生描述他在生活中所見到的窗,講講窗的作用,然后再欣賞教材上的圖片,了解“窗”的引景作用,對關于“窗”的文化含義有新的認識。
有了感性的認識后,學生就可以采用畫簡圖的形式,嘗試設計一個造型別致的窗的造型。完成設計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評價,如果打算采用合作完成的形式可在嘗試設計的作業中選取最佳方案,最后根據所帶的材料,修改設計方案,定稿。
在制作環節,由于學生所選的材料不同,所以無統一的制作方法,教師沒有必要示范制作過程,教師應到學生中去,發現制作中的問題,并指點、啟發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還應就制作中會出現的普遍性的技術問題,做一些示范。如裁紙時尺和刀的配合,切挖泡沫的技巧等,以幫助學生使用好工具,保證制作效果。
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欣賞評述所做的作品,然后就“窗”的風格談談打算“窗外”配以什么樣的風景。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將學生帶到環境優美的校園,將所做的窗當取景框用,看看窗框內裝什么樣的風景最美,如何組織畫面才好看,然后再分頭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