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過程:
感知與體驗
1、教師事先將同學的上次作業做簡單襯裱,貼于教室顯著位置。上課時,教師對每一幅作品均給予充分肯定。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2、鞏固動物的基本畫法,知道將簡單的橢圓形組合后“就可以畫出動物。學生快速勾勒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外形。復習動物方法,提高熟練程度。
3、播放電影《寵物偵探》片段,感受人類與動物的親密關系。觀看精彩片段,激發創作欲望。
4、教師向同學點明本課學習內容并板書課題。明確學習目標,突出授課重點。
學習與創作師生針對“我和動物朋友”這一課題展開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心突出明確,緊扣課題名稱。學生思維發散,鼓勵大膽想象。
教學內容之“我”的學習
①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我”指的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我”的個性中有那些動物的特點?
②教師介紹人物的繪畫方法:用圓形畫人的頭部,用半圓形畫人的身體,兩種形狀組合后,再任意添加
發型、表情、四肢,可以畫出各種形態各異的人。點擊課件中“我”字樣,進一步鞏固。
③練習、學生在作業紙背面練習畫人物,可以是畫自己,也可以畫自己的同學、朋友、家人。拉近我與動物的距離,回歸愛心和童心世界。
用最簡單的幾何形講解人物的各種造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畫、會畫。
充分開闊思路,畫出“我”或“我”身邊的其他人。
教學內容之“動物”的學習
①師生按照一定的節奏拍掌,共同完成“對口令”游戲。教師問前半部分,同學迅速接后半部分,如:
(師)呱呱呱呱——(生)青蛙叫——
②師生共同完成“模仿秀”游戲。選出表演的同學上臺,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掛圖,模仿圖中的動物,全班同學根據表演者的動作猜測是哪種動物。
③4~6人分組討論,向同伴介紹與動物有關的人、事、物。
④教師點擊課件中的“動物”字樣,學生觀看由基本形演化而出的各種動物造型。用音樂課上的節奏練習做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用肢體模仿動物的典型動作,活躍課堂氣氛。
上兩環節從形聲兩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動物的了解。
探究中學習,學習中探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關動物的信息。
用最簡單的方法演繹動物的各種姿態,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想畫、要畫。
教學內容之“朋友”的學習
①教師點擊課件中“朋友”字樣,全班同學欣賞一組表現人與動物在一起活動的攝影作品及名家名畫。
②利用前面環節在黑板上畫好的人物與動物,教師向學生介紹并演示人與動物在一起的兩種構圖方式:
*方式一:畫面以人物為主,四周添加動物。
*方式二:畫面以動物為主,背景添畫人物。
觀賞名家名作,提高審美能力。
由大師作品順利過渡到此知識點的講解與演示,主要介紹最基本的兩種構圖方式。 “我和動物朋友”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