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第三單元
一、 教學內容:第7課 捏制小泥人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二、 教學目標: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1、 認識、了解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培養立體造型能力。
2、 掌握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驟。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3、 養成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三、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掌握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驟。
難點是捏制不同造型的人物動態。
四、 教具準備:
泥膠、彩泥或陶泥、雕刻刀、投影器。
五、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復習上學期學過的制作立體泥塑動物的基本技法。
二、新課教學:
1、 板書課題,說明教學目的要求。
2、 讓學生觀察小泥人、認識,了解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
3、 演示制作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驟。
4、 做游戲活動 捏制泥塑人物
通過設置情境、場景等方式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以小組為單位,如踢足球、老鷹捉小雞、丟手帕等來做不同動態、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最后組成一個活動場景。從整體出發,強調人的動態變化,個人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對人體各部位做適當的夸張變形,使之達到形神兼備。
5、 交流評價。在教學活動中激發興趣,培養能力。通過組織游戲、情境的活動,讓兒童相互交流,談自己的想法,意見和認識,以及自己的愿望。
6、 小結。
三、布置作業
作業要求:掌握立體人物造型的方法,捏幾個自己喜歡而熟悉的人物形象。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板書設計
第7課 小泥人
觀察記憶——感受體驗——造型表現——游戲活動——交 流評價
一、 學內容:第8課 蹦蹦跳跳
二、 教學目標:
1、 掌握紙彈簧的基本折疊和制作方法,創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 制作各種有趣玩具和玩法。
3、 結合紙彈簧的形態特征,創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 教學重難點:
掌握紙彈簧的基本折疊和制作方法,創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制作各種有趣玩具和玩法。
四、 教具準備:
折紙、鐵絲剪、紙彈簧、貼畫、投影器。
五、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出示幾個“蹦蹦跳跳”的玩具實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板書課題,說明教學目的要求。
2、探究質疑,把玩具分給學生。學生看看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
3、演示制作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驟。
4、嘗試制作紙彈簧。
5、 交流討論,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6、 綜合制作,設計制作各種有趣的玩具和玩法
7、 欣賞評價。
8、 表演游戲。
9、 小結。。
三、布置作業
作業要求:設計各種有趣玩具。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板書設計
第8課 蹦蹦跳跳
觀察實物——探究質疑——嘗試制作——交流討論——綜合制作——欣賞評價——表演活動
一、 教學內容:快樂和舞蹈
二、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對運動形象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
2、 了解人物動態產生的原理。
3、 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懷。
三、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對運動形象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
了解人物動態產生的原理。
四、 教具準備:
電視、電腦、投影器、紅綢、扇子、錄象帶。
五、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播放舞蹈表演錄象帶,讓學生欣賞各種門類的舞蹈,如民族舞、芭蕾舞等。開闊他們視野,感受美的熏陶。
二、新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