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石頭變變變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課題
《石頭變變變》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石頭是大自然中最常見的東西,是天然的玩具。本課以石頭為教學內容,通過欣賞石頭,了解石頭,用石頭進行拼擺組合或單個造型、添畫表現,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單個石頭和多個石頭組合表現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塑造生活中有趣的人和物。本課在題材內容形式上,要激發學生思維想像,將石頭形狀的聯想,裝飾表現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把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鼓勵學生用多種造型和裝飾的手法來塑造所表現的物象,使其物體的形象更具個性和創造特色。那些造型生動有趣的學生作品,展現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情分析
這是二年級的一篇教材,考慮到孩子年齡小,基于這一特點,我努力通過各種直觀形象法,游戲法,情景法,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自然界的石頭可以通過拼擺、彩筆添畫或用彩泥添加變成自己喜歡的作品。
情感目標:從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來感受石頭。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啟發孩子們利用身邊的自然物美化生活。
技能目標:1、掌握在石塊上拼擺、作畫和粘貼的技能。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3、提高學生的觀察、想像和表現能力,利用石頭的形狀、特征,大膽拼擺、想像用彩筆添畫或用彩泥添加。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巧妙利用石頭的形狀特征運用拼擺繪畫或粘貼的手法表現有創意的作品。
教學難點: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從一塊小小的石塊上,表現獨特的風格作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談話導入
教師播放奇石圖片。
學生看后談感受 。
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激發興趣,初步感知教師提一袋石頭,讓學生摸一摸 。學生談手感,顏色和形狀。讓學生了解石頭的特征 。
欣賞名家作品
出示名家石頭作品。
學生看后談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嘗試體驗
藝術家能把普通的石頭變得神奇,那么老師也能變。師用一塊石頭示范做一只青蛙。
學生觀察并總結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嘗試體驗
藝術家能把普通的石頭變得神奇,那么老師也能變。師用一塊石頭示范做一只青蛙。
學生觀察并總結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合作學習,初步探索
課件出示石頭彩繪和石頭彩泥作 品;表現內容:動物、人物、植物。
合作學習:小組合作研究范畫給圖片分分類。
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和探究能力。
拓展想像。添畫創作
1.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石頭變化的 全過程,同學們你們想用手中的 石頭做什么呢?可以現在小組里說一 說?2、教師出示作業要求。1.小組交流。學生展開想像
2.學生了解作業要求。
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
欣賞評述。反思交流作品展評:布置展臺。
作品展評:布置展臺。
努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 主體精神,提高-學生的欣賞評述和 反思能力。板書設計看 畫石頭變變變 想 添變 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