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下冊:09課 快樂的舞蹈
[分析]快樂的舞蹈
一、教 材 分 析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下冊:09課 快樂的舞蹈
舞蹈是學生常見并樂于參與的藝術活動。快樂的舞蹈人們在舞蹈時身體隨著音樂的節奏進行美的運動,再加上舞蹈者的服飾、道具等極具表現性,非常適合學生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
本課快樂的舞蹈的學習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感受,充分運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識和方法進行感性表現,充分地宣泄他們的快樂情緒。快樂的舞蹈在表現中可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愛的表現形式、表現手法,表現快樂舞蹈者的姿態,對于人物動態畫得準確與否不作過高的要求。
教材快樂的舞蹈欣賞主圖選擇了法國畫家德加的作品《舞蹈者》,此作品所采用的視角非常獨特,表現了舞蹈者優美舒展的舞姿,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在舞臺上盛開了一朵迎風招展的鮮花,給人以美的感受。教材中呈現的畫家趙士英的幾幅舞蹈速寫,以簡潔、流暢、富有韻律感的筆觸,快速而生動地描繪了舞蹈者的各種姿態。此圖的選用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舞蹈動作是靠身體各部位和諧優美的運動所產生的,只有大膽地畫出人物頭、軀體、四肢的動態,才能表現出舞蹈者的姿態。
教材快樂的舞蹈還提供了三幅學生作品和一些小朋友身著漂亮民族服裝、手拿道具的舞蹈表演造型圖片。這些畫和圖片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豐富了學生的記憶表象,從而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手法進行有個性的表現。
本課的學習將帶給學生極大的身心愉悅。
二、教 學 目 標
*培養學生對運動中形象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
*了解人物動態產生的原理。
*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懷。
三、教 學 設 計
這是一節和音樂、舞蹈綜合的課目。教學設計必須考慮利用多方面的因素,如音樂、錄像、道具等手段來激發調動學生的情緒,讓他們融入到音樂的歡快節奏中,以促進大膽自由地表現。
教學過程的安排可設立如下程序:
欣賞感受——引導回憶——綜合體驗——觀察分析——賞析評述——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欣賞感受可借用舞蹈表演錄像帶,給學生欣賞各種門類的舞蹈,如民族舞、芭蕾舞等,開闊學生視野,讓他們受到美的熏陶。然后引導學生回憶并交流他們見過的最美或最有趣的舞蹈,既可以是生活周圍的,也可以是電視或舞臺上的。
綜合體驗這一環節可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如紅綢、扇子等。教師應和學生一起舞起來,要帶動他們,讓他們盡情地歡樂、盡情地舞蹈,以增強情感體驗。體驗活動之后再結合畫家趙士英的速寫,簡單分析人物動態產生的原因,可以讓學生用簡潔的線條試著畫一畫舞蹈者的姿態。
在欣賞畫家和小朋友作品這一環節時,可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畫中除了描繪舞蹈者優美而富有動感的舞姿外,還畫了些什么來豐富畫面效果,烘托快樂的氣氛。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人物的表情、發型、服飾以及道具燈光等細節描繪對畫面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學生創作表現之前要在畫面構圖方面稍作提示。
本課的學習評價可讓學生講講自己在創作時的感受并介紹評價自己的作品。
作業要求:根據記憶和想像,運用所學的形色知識,畫一幅快樂舞蹈的圖畫。
四、教 學 建 議
*人物舞蹈動態的教學可利用類似一年級教材《伸伸腿彎彎腰》一課的人物分解卡片,讓學生擺出各種人物舞蹈動態,為下一步繪畫表現作鋪墊。
*在綜合體驗活動,學生自由舞蹈時,可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老師一聲令下,學生動作就保持定格,然后大家互相觀察動態,這樣既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又能讓學生認識到動作姿態的多樣性。
(何夕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