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小學說課稿 > 小學說課稿范文 >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精選6篇)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3-07-19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精選6篇)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篇1

  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教學背景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的第一節“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的第一課時,教材第12頁至14頁例1、例2的教學內容。本節內容屬數與代數領域,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分類知識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分數的基礎,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平均分”。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通過觀察了解“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各種實物,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并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表象,為認識除法打好基礎。新課標指出: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二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機會很多,所以已粗淺的接觸了此類知識,腦海中已有淺略的表象,但卻無系統的理念體系,這節課的目的就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升華。

  二、根據課標要求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重、難點如下:

  1、通過觀察情境圖,能舉例說明“每份同樣多”,并能說出平均分的含義。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將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至少

  80%的學生能比較規范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學資源和主要教學方法:

  (一)教學資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題情境,借助多媒體電子白板、實物學具,在真實的數學情境中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二)主要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這樣規定:“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基于此,在教學中通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解決問題,積淀經驗。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設計四個環節:(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三)應用新知,理解“平均分”(四)全課總結。下面就每個環節的設計流程及設計意圖進行說明。

  (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這個環節主要從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1、情境引入,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通過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二(1)班準備春游食品”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把圖中小朋友分東西的場景進行描述,尤其是對“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進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應該放在哪一堆里?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情境的原因是孩子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具有濃厚的興趣 ,這與他們的生活聯系較為緊密,在觀察分食品的場景中,那種要求分的公平、一樣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們內心需求的,因此,會很自然的產生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通過這一環節,讓他們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2、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利用各種學具圖形代替實物 ,按照小組人數將這些“實物”進行分配,然后集體交流,匯報分的過程及方法。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是相對開放的,組內利用學具代替實物,各種“實物”的數量也不一樣,按照4個人來分,會出現每人分得同樣多,也會出現每人分得不同樣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們在解決問題時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實現經驗互補,也為教師調整教學預案提供現實情境。這個環節使進一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3、從學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利用實物展臺,選取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小組進行對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 由此揭示這種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設計意圖:經過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對比,讓學生再次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過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 每份分得同樣多。通過展示和交流,引導一部分學生能比較清楚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方法。】

  4、在滲透份數,每份數中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課件出示練習三第2題:小紅把8塊糖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她有三種分法,哪種分法是對的?先由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想法,再指名匯報并說出理由。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根據“平均分“的概念判斷“哪種分法對”,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滲透份數、每份數,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這個環節主要從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教學例2。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獲取數學信息,引發思考:可以怎樣平均分?

  2、動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設計意圖:以上兩個環節在四人小組內進行,根據問題,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完成“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任務,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結果,使學生在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在不同分法的交流中,對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最優化解題策略有進一步的體驗。】

  3、再次操作,強化平均分。將問題稍加改動:如果把這15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你還會分嗎?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分,展示分法。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操作,進一步強化平均分的方法,引導學生比較規范的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三)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這個環節從以下兩個步驟進行:

  1、聯系實際,練習體驗。完成13頁、14頁“做一做”,根據學生差異,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操作,再讓學生交流分的方法和結果。

  2、拓展練習。把12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先讓學生小組內動手操作,再進行交流,并規范的表述: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多少?

  【設計意圖:在開放的操作情境中,進一步深化對平均分的理解,靈活快速的應運平均分的方法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談談自己的收獲和存在的問題,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平均分的現象,匯報給同學、老師和爸爸媽媽。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1、內容

  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的第一課時《平均分(1)》,教材第7頁至9頁例1、例2的教學內容。

  2、地位

  平均分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分數的基礎,是較關鍵的數學概念。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平均分”。

  3、編排的特點

  (1)在對比與活動中突出平均分的含義。

  例1中通過創設“分一分”的活動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通過不同的分物情況,使學生在對比中獲得對“平均分”的直觀認識。再通過小結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同時關注分的結果。

  教材在主題圖的設計中,即突出體現了學生對平均分物過程的參與性,又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平均分的結果。

  例2則呈現了在生活中兩種平均分物的情況之一:等分,教材即重視平均分的過程與方法,又突出平均分的結果。

  (3)注重用數學語言描述平均分,實現“多元表征”的統一。

  讓學生邊擺邊說平均分的過程,可以不斷加深平均分在學生腦海中相應表象,從而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礎。

  教材在例題和多個練習的設計中,都在:“分一分”“擺一擺”或“圈一圈”的活動后,增加了“填一填”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平均分的過程。這樣編排,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為用語言敘述除法算式的含義和運用除法運算的意義解決問題、說明選擇算法的依據都作了充足的準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能進行平均分。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語言表述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想:滲透除法與乘法的關系。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難點: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

  二、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二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機會很多,所以已粗淺的接觸了此類知識,腦海中已有淺略的表象,但卻無系統的理念體系,這節課的目的就幫助學生把提煉和升華理論知識。

  三、說教學法

  (一)創設情境:創設參觀科技園學生分食物的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引導觀察:由小精靈帶領大家來觀察,卡通人物更具有兒童情趣,學生更樂于參與活動。多讓學生說一說,訓練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的能力。

  (三)操作活動:用手中的學具,來親自動手分一分,同桌之間再相互交流分法。在活動中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解決問題:通過動手操作、交流探究和學生演示等活動,最后解決“平均分”的問題,得出結果,并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分的結果。

  (五)積淀經驗:課堂回顧,總結本課的活動經驗和知識點,為今后學習除法做好準備。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設計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這個環節主要從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1、提供主題圖動畫素材,通過觀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提升語言表述能力。通過課件出示主題圖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并把圖中小朋友分東西的場景進行描述,尤其是對“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進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應該放在哪一堆里?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情境的原因是孩子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具有濃厚的興趣,這與他們的生活聯系較為緊密,在觀察分食品的場景中,那種要求分的公平、一樣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們內心需求的,因此,會很自然的產生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通過這一環節,讓他們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2、情境導入,實際操作。利用各種學具代替實物,按照小精靈的要求將這些“實物”進行分配,然后集體交流,匯報分的過程及方法。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是相對開放的,學生利用學具代替實物,按照3個人來分,會出現每人分得同樣多,也會出現每人分得不同樣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們在解決問題時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實現經驗互補,這個環節使進一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3、對比分的結果,特殊中認識“平均分”。利用實物動畫操作演示,選取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小組進行對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

  【設計意圖:經過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對比,讓學生再次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過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每份分得同樣多”。】

  4、討論小結,確立“平均分”的含義。從學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由此揭示這種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和交流,引導一部分學生能比較清楚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方法。】

  5、聯系生活,感悟概念。請你開動腦筋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遇到過平均分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平均分的親身體驗,學更容易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學習經驗,有利于學習經驗的遷移,對平均分的實際意義理解更深。】

  (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這個環節主要從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讀懂題意,理解“平均分”(教學例2)。讀題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獲取數學信息,引發思考:可以怎樣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讀題,將數學活動與語言文字相結合,尋找問題中的“關鍵詞”,加深對文字含義的理解。這對于學困生的學習很有幫助。】

  2、實際操作,應用“平均分”。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分一分,再邊分邊跟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設計意圖: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完成“把18個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任務,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結果,使學生在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探究平均分之一“等分”的方法。在不同分法的交流中,對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最優化解題策略有

  進一步的體驗。】

  3、交流分法,提升對“平均分”的認識。說一說你的平均分物的方法,討論:結果是怎樣的?提出結論:不論怎樣平均分,分的結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結合分后的直觀圖和語言表述,再次強調平均分的含義。】

  (三)應用新知,理解“平均分”。

  這個環節從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辨析練習。完成“做一做”,根據學生差異,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操作,再讓學生交流分的方法和結果。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平均分“的概念判斷“哪種分法對”,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滲透份數、每份數,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2、基本練習。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盒?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再進行交流,并規范表述: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多少?

  【設計意圖:這里重有通過“連線”的方法展現平均分的過程,并與后面所要學習的包含情況所采取的“圈一圈”的方式進行區分。練習后,同樣設有語言表述的環節,體現對語言表述能力培養的連續性。】

  3、深化練習,滲透乘法與除法的關系。看圖完成填空,讓說一說平均分的過程、方法和結果。

  【設計意圖:這里的楓葉都是分好的,安排了讓學生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片楓葉的內容,學生可以一片一片地數,也可以用加法或乘法計算,對乘法與除法的關系作了很好的滲透。完成后,讓學生根據楓葉圖,把平均分的結果完整的說一說,并通過動作與語言的結合,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為除法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礎。】

  (四)課堂回顧,升華“平均分”。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談談自己的收獲和存在的問題,教師讓

  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平均分的現象,匯報給同學、老師和爸爸媽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活動、操作和情感體驗等方面來總結今天的學習活動,升華對“平均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篇3

  一、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平均分

  二、教材簡析

  (1)除法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它的含義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上的,因此平均分這部分知識就充分顯示出它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兩教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層內容)例1通過主題圖創設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樣多”引出平均分的含義。

  (2)通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進一步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總數和份數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總數和每份數的包含除。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例1、例2。通過平均分的學習,為學生學習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順利地理解除法含義。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以上教學內容的特點,本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鐘方法。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實踐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體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含義的基礎上,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出平均分”的含義,形成表象。而兩年級學生的思維完整性還不夠,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種方法,為除法的認識和計算作準備。而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始終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探究,并通過動手操作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學設想

  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本課時我意圖體現如下教法:

  1、采用主題式教學,以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2、通過多次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構過程。

  3、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設計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

  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給每個學生創造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在各種形式與內容的分一分活動中體驗平均分的特點和方法。

  3、練習的設計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基礎的問題解決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綜合的實踐應用放在課尾,以開放生動的形式加以呈現。

  鑒于以上教學法的設想,我在備課時對教材內容做了自己適當的處理,并試圖用以下一個教學流程來展示我的教學:

  1、通過分配獎品的實際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選擇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時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含義。

  2、通過小組合作平均分配禮物,在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會用簡潔而完整的話說出結果。

  3、通過判斷練習,鞏固平均分的特點,引導學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變成平均分

  4、再次小組合作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匯報交流時,進行分法的優化,滲透除法的計算。

  5、開放創新的綜合練習:“我是小小設計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為演出服選擇紐扣式樣和數量”,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平均分知識靈活創新地解決實際問題,并為下節課包含除作準備;同時,能在最后的結果中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規律,并注重學生審美意識和統籌安排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實施

  備課時的教學理念、教學意圖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學生動態表現的綜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開展對本課教學時我分以下幾個步驟努力實施我的備課精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創設情境:小朋友,我們學校的活動可豐富啦,在剛剛結束的語文知識競賽當中,XX班的、分別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學校準備了6本精美的筆記本獎勵給這三個小朋友,你覺得怎么分比較好呢?(學生自由發言)

  (2)這三個小朋友非常聰明,在數學測驗當中她們又獲得了并列第一名,還是6本筆記本作為獎品,這次你會怎么分?

  (3)比較這兩種不同的分法,你發現什么?到小組里說一說吧。

  (4)小結:是呀,像第二次每個小朋友分得同樣多,這樣的分法叫做什么?

  (5)第二次你們為什么平均分呢?(因為他們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嗎?為什么這樣分?

  (6)師:是的,在生活中有時需要平均分,有時卻不需要平均分

  現在這三個小朋友想把6要筆記本送給結對的兩個小伙伴,怎么分比較好?

  (每個小朋友都分3本)

  (7)這種分法叫什么?那么我們可以這么說:把6本筆記本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3本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平均分》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學習的基礎,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通過觀察了解“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分各種實物,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并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表象,為學生認識除法打好基礎。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物體的活動,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按每幾個一份的要求,將一些物體分成若干份。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識以及與同學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點: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實踐讓學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和講練法,讓學生在情景中親自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并讓他們通過觀察、討論,形成知識,然后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二)實際操作認識平均分

  (三)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四)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一層: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在這一環節中,我分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

  1、觀察猴媽媽怎樣分你覺得最公平

  2、觀察問題

  通過讓同學們觀察,讓學生感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的同樣多。

  3、揭示課題

  第二層:實際操作認識平均分

  1、提出小兔搬8個蘿卜,可以平均分幾次搬?

  2、交流操作的過程和結果,認識理解“平均分”。要給學生充分的交流不同分法的機會。

  第三層:拓展應用理解平均分

  1、按要求分小棒,交流操作。

  2、說一說,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多少?

  3、分別做練一練的第1、2、3題,讓學生明白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結果一樣多。每份分得的結晶果同樣多就是平均分,進一步理解和體會“平均分”。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篇5

  以下是《平均分》說課稿,歡迎借鑒!

  一、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平均分》

  二、教材簡析

  除法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它的含義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因此平均分這部分知識就充分顯示出它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兩教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層內容:(1)例1通過主題圖創設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樣多”引出平均分的含義。(2)通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進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總數和份數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總數和每份數的包含除。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例1、例2。通過平均分的學習,為學生學習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順利地理解除法含義。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以上教學內容的特點,本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鐘方法。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實踐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體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含義的基礎上,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出“平均分”的含義,形成表象。而兩年級學生的思維完整性還不夠,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種方法,為除法的認識和計算作準備。而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始終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探究,并通過動手操作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學設想

  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本課時我意圖體現如下教法:

  1、采用主題式教學,以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2、通過多次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模過程。

  3、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設計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

  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給每個學生創造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在各種形式與內容的分一分活動中體驗平均分的特點和方法。

  3、練習的設計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基礎的問題解決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綜合的實踐應用放在課尾,以開放生動的形式加以呈現。

  鑒于以上教學法的設想,我在備課時對教材內容做了自己適當的處理,并試圖用以下一個教學流程來展示我的教學:

  1、通過分配獎品的實際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選擇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時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含義。

  2、通過小組合作平均分配禮物,在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會用簡潔而完整的話敘述平均分的結果。

  3、通過判斷練習,鞏固平均分的特點,引導學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變成平均分。

  4、再次小組合作,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匯報交流時,進行分法的優化,滲透除法的計算。

  5、開放創新的綜合練習:“我是小小設計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為演出服選擇紐扣式樣和數量”,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平均分知識靈活創新地解決實際問題,并為下節課包含除作準備;同時,能在最后的結果中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規律,并注重學生審美意識和統籌安排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實施

  備課時的教學理念、教學意圖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學生動態表現的綜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開展對本課教學時我分以下幾個步驟努力實施我的備課精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創設情境:小朋友,我們莊市小學的活動可豐富啦,在剛剛結束的語文知識競賽當中,XX班的、分別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學校準備了6本精美的筆記本獎勵給這三個小朋友,你覺得怎么分比較好呢?(學生自由發言)

  (2)這三個小朋友非常聰明,在數學測驗當中她們又獲得了并列第一名,還是6本筆記本作為獎品,這次你會怎么分?

  (3)比較這兩種不同的分法,你發現什么?到小組里說一說吧。

  (4)小結:是呀,像第二次每個小朋友分得同樣多,這樣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們為什么平均分呢?(因為他們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嗎?為什么這樣分?

  (6)師:是的,在生活中有時需要平均分,有時卻不需要平均分。

  現在這三個小朋友想把6要筆記本送給結對的兩個小伙伴,怎么分比較好?

  (每個小朋友都分3本)

  (7)這種分法叫什么?那么我們可以這么說:把6本筆記本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3本。

  誰能這樣說一說?自己說一遍吧。

  (8)6本本子平均分給幾個小朋友?(2個)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我們也可以看作平均分成2份,每個小朋友分到幾本?(3本)可以說每份都是3本。說明每份分得怎么樣?(同樣多)

  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

  (二)實踐操作,體驗平均分的過程

  1、創設情境

  新學期,XX小學的愛心小火苗行動開始了!每個小組也把準備好的獎品送給你

  們組結對的小朋友吧。看看你們組的學習用品是什么?共有幾件?要求平均分給幾個結對的小朋友?

  2、小組合作,分一分,說一說,并把結果填在紙上

  匯報;媒體任意出示下面幾句話:

  把4個鉛筆盒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個。

  把12塊橡皮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個。

  把8把尺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把。

  把10本本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本。

  3、同步練習,鞏固平均分的特點

  寒假里,家來了幾個結對的小朋友,他拿出了好多好吃的招待他們。想一想,是平均分嗎?為什么?

  (1)10個香蕉:4、6

  (2)12個面包:3、3、3、3

  (3)8盒年奶:3、3、2

  (4)把八塊巧克力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誰分的對呢?(書上16面第二題。用手勢表示)

  師:第三種第份分得的同樣多,為什么不對呢?

  (要求是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它是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份數和份數搞錯了。)

  那你覺得在平均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要看清分的份數,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樣多)

  (三)進一步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探究多種方法

  1、師:我們學校也準備了一些圖書要送給手拉手兄弟班級呢。15本書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幾本?你們會怎么分?小組合作分一分吧。

  2、匯報結果(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聰明的學生就會在平均分的時候,用上乘法口訣來幫忙,為學習除法作了準備)

  3、每人動手分一分

  低年級的小朋友制作了許多賀卡,一共有九張,平均分給三個手拉手班級,每個班分到幾張,選你喜歡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說一說分的結果。

  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么分?

  4、想一想,說出分的結果

  大隊部還準備了12個書包,平均分給希望小學4個班,每班分到個

  (四)全課總結

  (五)再次體驗,拓展思維

  1、創設情境,提出活動要求

  六一節的時候,我們要和結對的小朋友同臺表演呢。學校設計了一些演出服(出現5種式樣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起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小組合作為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紐扣吧。

  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每組都有12粒紐扣,平均釘在一種式樣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們想平均釘在幾件衣服上,試一試擺一擺,并把結果填在練習紙上。

  2、學生匯報,媒體出示結果

  12釘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釘(12)粒。

  12釘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釘(6)粒。

  12釘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釘(4)粒。

  12釘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釘(3)粒。

  12釘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釘(2)粒。

  12釘在(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釘(1)粒。

  問:仔細觀察結果記錄,你們發現了什么?

  你們知道為什么釘的件數越多,平均每件的紐扣數就越少呢?(總數不變)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案,選出你們覺得最適合這件衣服漂亮的配法,將紐扣粘在真正的樣品上。完成的小組,就一來將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吧!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認識里面的內容。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學習的基礎的基礎,對除法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展示兩種不同的方法,把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稱為平均分。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緊接著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各種實物,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這些活動,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由多次經歷的“平均分”的過程,找出平均分的方法,并在頭腦中由感性思維而形成抽象思維,為學生認識除法打好基礎。建立表象——動作思維——抽象思維,這是一個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而設置的螺旋式的知識上升的過程。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學生動手操作知道“平均分”的含義能按要求對物體進行平均分,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平均分”的含義。懂得從不同角度進行平均分,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性,靈活性。

  情感發展目標:

  通過小組的擺,分,觀察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大多獨生子女)的平等意識。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知道“平均分”的含義,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難點: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為認識除法打好基礎。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自主探索、情境演示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學習、合作交流。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紅花

  學具:小棒

  六、說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1、從生活實際出發,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如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努力實現三維目標;

  3、立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情境和氛圍。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采取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如創設故事情境、實踐操作情境等。

  5、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結合班情、學情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課就根據學生的需要對教材的例題、練習都作了處理。

  (二)教學設計的過程

  第一流程: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說:“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分東西。比如:老師給我們分本子;分蛋糕。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猴子媽媽給猴子兄弟倆分桃的故事。想不想聽?”

  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演示課件。(從前有座山,山上住著猴媽媽和她的兩個雙胞胎孩子。有一天,猴媽媽到山那邊摘了6個紅紅的桃子,她一進門,就給了猴哥1個,把剩下的5個全給了猴弟弟。猴哥一看,可不高興了:“媽媽!媽媽!你偏心!你不公平!”猴媽媽笑了笑,從猴弟弟那兒又分給他一個,可猴哥還是不滿意,說:“媽媽!媽媽!你還是不偏心!”猴媽媽看了看,說:“好好好!從弟弟那再分給你一個。”猴哥看著自己眼前的3個桃子,高興地笑了,說:“媽媽!現在這樣分才公平!”

  聽完故事,學生思考:為什么猴哥說現在這樣分就公平了?由學生回答找到答案——同樣多。

  “對,同樣多,也就是平均分。我們今天就一起去研究研究“平均分”好嗎?”

  師板書,“小小研究員們,你們準備好了嗎?表現好老師可要發獎品哦!”

  (設計意圖:這樣用故事引入,既會引發他們的興趣,又讓他們明白數學與生活有聯系,使他們愿意參與到數學的學習活動中來。用上小小研究員的稱呼,更能激發學生的成就感。)

  第二流程:建立表象理解新知

  1、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春天嗎?”

  師:“春天到了,陽光明媚,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瞧,二(1)班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了!”

  師出示課件,請小朋友觀察他們買了哪些食品。(①許多的礦泉水、面包、橘子、糖果等食品②把這些食品兩個兩個的分一類或三個三個的分一類。)

  2、觀察食品的分法(任意分——平均分)

  提問:看了大屏幕,你們想說什么?(如:面包每份都是2個也就是每份的數量相同。可讓學生自由地說)

  3、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根據學生的回答,由面包或礦泉水再次引出平均分。

  師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學生讀,找出關鍵詞。

  師:“你還能從圖中找出哪些東西是平均分的?”

  判斷練習,分得同樣多的打“√”,不是同樣多的打“×”。

  (設計意圖:本節注重讓學生在春游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完整地敘述平均分,在學生意識中形成一個平均分的表象。在進行敘述平均分的過程中,運用這樣的語言:你認為他說的怎樣,誰能比它說的更好?讓學生互相評價,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流程:實踐操作提升新知

  把全班學生分成每4個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給予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主探索研究。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

  小組匯報分法。(1個1個地分;2個2個地分…小組合作時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教師在匯報交流時,進行分法的優化)

  2、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幾根?

  通過小組合作平均分,在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會用簡潔而完整的話敘述平均分的結果。

  3、把16根小棒平均分,有幾種分法?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匯報交流后,做課件中的填空練習。

  這是一道開放創新的綜合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平均分知識靈活創新地解決實際問題,并為下節課包含除作準備;同時,能在最后的結果中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規律。

  (設計意圖: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分東西的時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說分的過程,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再次操作,通過分實物,觀察,交流,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全過程,體現分法多樣化。)

  第四流程:評價總結深化應用

  1、學生總結(教師一邊補充一邊展示課件)。

  2、師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

  師:“今天這節課,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老師要獎給你們每組12多小紅花。來!小朋友掌聲表揚一下自己!”

  師:“請你們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以最快的速度分好小紅花!”

  3、思想教育

  師:“嗯!小朋友們確實表現不錯!那,還記得老師剛開始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那,老師有一個問題,要是你是我們故事中的猴哥哥,你會怎么做呢?”

  (設計意圖: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生活中并不是處處都要平均分,小朋友們要互相禮讓。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互相謙讓,我們的周圍、我們的世界才會更美好!)

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詠柳》語文版二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7篇)

    課型:新授課課時:一課時課題: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九課《詠柳》教學目的:1、通過理解詩歌的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詩句;3、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

  • 二年級下冊《統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 經歷描述和分析簡單數據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條形統計圖的意義。2.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1個代表一單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條形統計圖中描述簡單的數據。...

  • 語文二年級下冊《充氣雨衣》教案(精選16篇)

    【學習目標】1、會認“充”等14個生字,掌握兩個多音字。2、默讀課文,知道充氣雨衣是怎么發明的?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 二年級下冊《找規律》(通用15篇)

    區四小 平原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5頁-116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 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匯編(通用12篇)

    學習目標:1、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識記字形,規范生字的書寫。2、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3、通過本課學習讓大家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順父母。...

  • 二年級下冊 解決問題 ,(精選2篇)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頁例1,第5頁例2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理解加減法兩步運算知識,理解小括號的作用。...

  • 《媽媽的愛》教案(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精選16篇)

    教材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媽媽的愛》教材分析:《媽媽的愛》是一首要求背誦的詩,詩歌選取了成長生活片段。...

  • 二年級下冊《郊游》備課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通過歌曲學習,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學會用輕快活潑的聲音表現歌曲。2:在學習中教育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放歌曲《滴哩滴哩》flash二:課前談話師: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快樂的音樂四十...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找春天》說課稿(通用14篇)

    【說教材】本課是二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結合時節,把孩子們引領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的情感。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

  • 二年級下冊《充氣雨衣》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 知識與技能(1)認讀14個生字。(2)默讀課文。想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2. 過程與方法(1)通過默讀大致了解內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2) 朗讀課文。3.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想象能力。...

  • 二年級下冊 銳角和鈍角 ,(通用2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7~39頁。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 二年級下冊《葡萄溝》公開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2篇)

    一、教學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3、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老鄉的喜愛之情,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 二年級下冊《認識角》(精選13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64——65頁及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動,直觀地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2.結合生活情景,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二年級下冊古詩《絕句》教案(通用12篇)

    一、說教材《絕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絕句》是唐代著名“詩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

  • 小學二年級下冊-(精選13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第一單元)《大樹媽媽》教學內容|:學唱《大樹媽媽》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感受到搖籃曲優美、抒情、柔和的風格2、學會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 小學說課稿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花豆传的最新一期内容是 |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一区 | 成人私人免费影院168 |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欧洲激情网 |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日本激情网 |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照片 |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 成人tv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好紧好滑好湿好爽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17c | 在线黄色影院 | 一级片色| 奇米影视一区二区 | 69xxxx在线观看 | 成人ssswww在线播放 | 性无码专区无码 | 色婷婷久久久久swag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成年人免费看片 | 亚洲综合图片网 |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无码做爰视频WWW网站建设 | 动漫三级 | 97人人草人人 | 97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人妻在卧室被老板疯狂进入 | 一级片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区欧美区在线 | 最新av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激情爱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天天摸天天操天天舔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黄大片 | chinese中年熟妇free | 在线?看91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牛牛 | 久久久6精品成人午夜5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