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時、分、秒
第一課時 秒的認識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借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遵守、愛惜時間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難點: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各種鐘表、收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觀看“神州號”的發射
師:同學們,聽到這雄壯的國歌聲,面對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你認識這兩位讓所有航天人都感到無比榮耀的太空英雄嗎?(放錄象)
生:認識
師:10月13日上午9時,神舟六號火箭騰空而起,承載著兩名宇航員叔叔,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在太空中遨游了115個小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共同分享火箭騰空而起時這令我們感到無比驕傲和激動的一刻吧:(出示課件)
倒計時:10、9、8、7、6、5、4、3、2、1
2、揭示課題
師:剛才倒計時時,每兩個數字之間經歷的時間有多長?
生:1秒
師:對,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3、質疑
師:對“秒”的認識,你知道多少?還想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
生2:我知道1時=60分,1分=60秒
生3:我想知道“秒”是怎么產生的?除了“秒”還有其他的時間單位嗎?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就剛才大家知道的以及想知道的知識一起來探究:
[評析:借助“神州五號”這一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多媒體播放火箭發射前倒計時的錄象,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的廣泛應用。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秒”的認識,你知道多少?還想知道什么?體現了“一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人人學習必要的、有價值的數學。]
二、合作探究,發現新知:
(一)認識秒針和1秒
1、認識秒針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鐘表,看看你能從鐘表上發現些什么?然后在小組里面互相交流交流。(引導學生說鐘面的結構)
生1:鐘面上有時針、分針、秒針。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字,有12個大格,還有一些小格。
生3:我的鐘面上還多了一顆鬧鐘針。
師:同學們發現得真好,誰能上臺來把你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大家看一看(屏幕展示)
師:對,這顆又細又長的針我們叫它——秒針(課件再展示)
2、認識1秒
師:誰知道秒針有什么作用嗎?
生: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師:他說得對嗎,我們一起來看屏幕:(演示鐘面秒針走一小格,時間為1秒)
3、初步感受1秒
師:你對這1秒鐘有什么感受?
生:特別短。
(二)認識1分=60秒
1、觀察發現:1分=60秒
師:如果秒針繼續走下去,你發現有什么變化?(課件繼續演示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生1:秒針走了一圈,是60秒
生2:分針也在走,走了1小格,是1分鐘
生3:旁邊的時間由00︰58、00︰59、變成01︰00,也就是1分了,所以1分=60秒
(板書:秒針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1分=60秒)
師:同學們很會觀察,真了不起!現在我們拿出自己準備的鐘面,玩1分鐘,看是這樣嗎?
2.初步感受1分
師:你對這1分鐘有什么新的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