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的復習課》教學設計及點評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復習年、月、日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能自己整理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能對自己這一單元的學習情況全面、合理的評價,在進一步鞏固年、月、日的知識的同時,解決年、月、日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各種復習活動中充分體驗時間與數學的聯系,并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時間問題的能力。
3經歷自主復習和整理知識的過程,在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了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能判斷平年和閏年;會看日歷,能從日歷上找到相關的信息;認識了 24時記時法,有一定的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復習課的教學首先要關注的是復習的每一個過程能否促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師要關注學生系統整理知識,綜合應用知識和提高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的教學條件比較優越,課改已經進行兩年多了,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這個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批參加課改的學生,他們喜歡教師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在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呈現富有挑戰的問題,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并且獲得成功的體驗。通過本單元的復習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增強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繼續學習有關時間與數學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設計
(一)匯報交流,整理知識
師:課前已經讓同學們整理有關年、月、日這一單元的知識,并填寫了表格,現在請各個小組討論推薦一張表格,并給大家介紹一下表格內容,好嗎?
(小組派代表介紹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的表格。)
師:現在哪個小組想給這個小組來補充呢?
(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全班交流。)
( 評析 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整理年、月、日的知識,讓學生自主選擇整理的標準和方法,凸現了整理建構時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去理一理知識,從中學會整理建構的方法,獲得了整理建構的能力。)
(二) 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1查一查。
師:再過幾周我們就放寒假了,你們高興嗎?寒假你最喜歡過哪一天呀?(春節!)春節是哪一天呢?那天是星期幾呢?各小組查一查日歷,看哪個小組最先查到!
(小組匯報!)
( 評析 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談話式引出查春節是幾月幾日,是星期幾,學生會很感興趣,使全體學生能專心地、積極地投入到復習課中,使學生復習了看日歷的知識,教師重點關注了學生對星期的了解。)
2猜一猜。
師:新年就要到了,你們又長了一歲,你們過年幾歲了?你們都屬什么的呀?老師可不喜歡過年,因為又老了一歲,如果我只告訴你們我的屬相,你能猜到老師過年就多少歲了嗎?(能!)我屬蛇!
課件出示:12生肖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想匯報呀?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找一組匯報)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 評析 教師設計根據屬相推算教師年齡這個環節,對學生來說有點挑戰性,學生會很好奇,很有興趣,這樣學生在復習了年齡與生肖之間關系的同時,還經歷了獨立推算,交流了推算的方法和結果的過程,相互得到了啟發,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推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