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搭配中的學問教學設計范例
一、教學目標1、聯(lián)系實際、通過配菜,訓練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學生初步學會解決最簡單、最基本的排列組合問題,并且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聯(lián)系實際、通過配菜,訓練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初步學會解決最簡單、最基本的排列組合問題,并且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教具準備課件、投影儀、菜名小卡片。
五、教學過程設計:課堂結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引:國慶長假小朋友們過得高興嗎?必定品嘗了許多美食,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問:排骨、魚這些都是什么菜?土豆、冬瓜又是什么菜?(根據學生的回答的情況做相應的調整,如果不明白教師啟發(fā)學生分清葷菜和素菜。)問:這么多的食物,怎樣搭配來吃才能更有營養(yǎng)、更健康?師:對了!在飲食中注意葷素的搭配,才能更有營養(yǎng),更健康。搭配中有不少的數(shù)學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搭配中的學問》吧!請小朋友把書翻開26頁。(出示課件:課題并板書課題) 自由回答 生:葷素的搭配才能更有營養(yǎng),更健康。 使學生明確:葷菜與素菜之間的區(qū)別,為“配菜”做好鋪墊。 了解在飲食中要注意合理的搭配。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知。1、 搭配星期一的菜譜(出示星期一的菜譜)1) 問:學校餐廳開餐了,星期一的菜譜是怎樣的?問:廚師對配菜有什么要求?(點擊課件出要求:一份盒飯含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問:那么星期一有多少種不同的配菜方法?(邊點課件邊問)2) 學生嘗試解決3) 反饋交流a、你有多少種不同的配菜方法?有不同意見嗎?b、你是怎樣搭配的?有沒有不同意見?4) 板書(用不同顏色區(qū)分葷菜和素菜) 白菜 白菜肉丸子 或 冬瓜 冬瓜(使學生明確無論是葷菜配素菜還是素菜配葷菜都只有兩種不同的配菜方法。) 2、 搭配星期三的菜譜(出示星期三的菜譜)引:小朋友們搭配得真好!星期三有幾種葷菜?幾種素菜?師:仍然按照一份葷菜和一份素菜的搭配,又有多少種不同的配菜方法呢?1) 請同學們自己想一想,擺一擺,配一配,并把配菜方法記錄下來。2) 四人小組共同討論交流,選出最好的一份記錄。3) 反饋交流 問:哪個小組先說?(發(fā)言的同學問一問:你對我們的發(fā)言有什么意見?)請小組代表帶上記錄用投影的方式邊看記錄邊發(fā)言。要解決的問題:a、搭配的有序性。 通過小組成員說一說:“為什么你覺得這份記錄好?”發(fā)現(xiàn):搭配要按必定的順序,才能不重復、不脫漏。或通過比較有序與無序的兩份記錄發(fā)現(xiàn):搭配要按必定的順序,才能不重復、不脫漏。b、搭配的兩種不同的方法:用葷菜配素菜和用素菜來配葷菜。情況:如果只說出一種搭配方法:引導“有不同意見嗎?還可以怎樣配?” 觀察菜譜后回答。 個別說一說要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個別說一說自己的搭配方法。 生:2中葷菜,2種素菜。 自主探究,記錄自己的配菜方法。 組內交流,合作學習。 小組代表發(fā)言。 在反饋交流中比較得出搭配的方法:按必定的順序,才能不重復、不脫漏。及兩種不同的搭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