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五冊《除法》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單元教學目標1、鞏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的口算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順序是:先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筆算除法;然后再探索被除數是0的除法;在此基礎上學習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再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最后學習連除和乘除混合兩步計算。
這部分教材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 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計算方法
本單元需要學習除法的豎式計算,這是一個難點。教材試圖通過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東西的過程,從中體會豎式計算方法。如:“分桃子”一節,把4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教材呈現的情境是:4筐(每筐10個),另有8個(每列4個)。學生在觀察的同時,可以運用口算得出結果:每只猴子24個。在了解分桃子的具體過程和結果的情況下出現豎式,學生會很容易體會到每一步書寫和計算的合理性。
2. 內容的呈現注重了層次性和思考性
縱觀本單元各小節,它們之間有較強的邏輯性。
(1)“分桃子”——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
(2)“淘氣的猴子”——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中間或末尾有0。)
(3)“送溫暖”——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
(4)“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這樣的安排,有較清晰的層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相互聯系。希望教師備課時能夠從單元的整體去備每一節課。
3. 重視估算
一般說來,學生試商是一個難點,突破這一難點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估算對試商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教材安排了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對計算結果或問題答案進行估計的活動,如在教材第61頁“送溫暖”的情境中,要把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學生可能把576本看做600本,得出“每所小學分到的書不超過100本”,“每所小學分到的書在90~100本之間”,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分桃子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培養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主要內容是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計算方法。教材創設了猴子兩次分桃的情境,第一次2只猴子分48個桃,插圖中呈現有4籃桃,每籃10個,外面有8個。先分整籃的,每只猴子分到2籃,再分外面的8個,每只猴子又分到了4個。便于學生理解先除十位上的數,再除個位上的數。這道題十位上的數能被2整除,這個內容在第一單元口算除法中學過,在這里主要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及豎式中的每一步表示的意思。第二次是3只猴子分48個桃,十位上的數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豎式計算,教材中的插圖說明:先分整籃的,每只猴子先拿1籃,3只猴子分掉了3籃,剩下1籃(10個)要和外面的8個合在一起再接著分。從而說明在豎式上先除十位上的數,余下1個10和8合起來再除。教學時,要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可以用小棒代表桃子,1捆棒(10根)代表1籃桃子,把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操作過程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理解豎式每步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