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教學設計(通用3篇)
《乘除法》教學設計 篇1
乘除法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知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匯總的運用,初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數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能正確進行計算。3、經歷從實際情況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用乘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能力。4、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的口算;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2、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口算。單元課時安排:7課時
小樹有多少棵(1)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教學設計:一、 情境引入: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大家一進校園就會看到花壇里盛開著美麗的鮮花,它在裝點著我們美麗的校園,這么美的環境大家喜不喜歡。(喜歡)要有美麗的環境,就需要花草樹木。二、 探索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4、討論算法。20+20+20=60 2×3=6,20×3=60·····三、 拓展應用:1、 3×2 5 × 4 6×7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發現了什么 ?2、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⑶、你還能提吃哪些數學問題?四、小結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五、作業:作業本中的作業。課后反思:
需要多少錢(2)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重點: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教學難點: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教學設計:一、 情境導入: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二、 探索新知: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1) 列式計算,小組交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 全班交流算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三、 拓展應用:1、13×3 70×5 24×2 15×3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塊餅干?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五、作業:作業本中的相關作業。課后反思:
《乘除法》教學設計 篇2
《小樹有多少棵》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大部分同學都掌握地不錯,但少數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方法出了問題,計算起來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如:200÷4,部分同學結果等于500.對這些學生還要加強課后輔導.部分學生容易受定性思維的影響,將除法當成乘法計算.
《練習一》在本課的練習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整十整百數的乘法及兩位數的口算乘法都掌握地比較好.但在理解應用題的題意時,卻出現混淆的情況.不能正確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需要多少錢》這節課把舊教材中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和不進位的兩個課時放在一個課時中教學,給學生和教師都增加了難度.學生課后反饋情況來看,還有部分學生尚未完全掌握,還要加強對下層生的輔導.
《植樹》這節課學習的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我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興奮起來,然后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探索.在學生說算法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的算法多樣性,對那些有不同算法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
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口算乘法,主要為第四單元、第六單元學習筆算乘除法打基礎。本單元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學習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百以內)的口算;第二部分是學習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及兩位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通過學生的作業和課堂表現,發現學生還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還不太理解算理,特別是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在計算時,容易混淆。
(2)學生對于運用乘除法的互逆關系進行計算的題型掌握的不夠好,如( )÷5=600,這種題做的不夠好。部分學生容易把除法題目看成乘法題目。
。3)部分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懂得看題,不會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由此看出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還比較差,還需加強與語文學科的配合 。
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教學時,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便于學生理解。
(2)提倡算法多樣化,培養思維的靈活性。由于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道口算題,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難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方法。教學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比較中體會各種算法的不同特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注重聯系實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學到的乘、除法知識解決身邊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對乘除法意義的理解。多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數學問題,并且自己是怎樣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數學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乘除法》教學設計 篇3
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目標:1、 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2、 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3、 使學生能夠應用本單元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4、 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二、單元教學重點:1、 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2、 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3、 在能夠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三、單元教學難點:1、 口算乘法中的進位口算2、 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數除兩位數及幾百幾十3、 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四、單元教學方法:歸納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五、課時安排教學課時:6課時機動課時:2課時口算乘法……3課時口算除法……4課時 第1課時:小樹有多少棵教學內容:課本第1~2的內容教學目標:1、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2、 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學具準備:數字卡片教學重點:能計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教學難點:掌握計算的方法教學方法:歸納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教師教學設計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一、復習。1、 師生一同復習乘法口訣。2、 教師向學生出示口算乘法題,由學生獨立完成。二、新授。1、 小樹有多少棵?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并提出問題:小樹有多少棵?2、 將學生的方法板書到黑板上,并讓學生說說20×3計算時是怎樣想的?3、 學生完成本道題4、 教師再提哦出問題: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5、 完成p1第2題,并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6、 完成p1第3題,做完說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三、練習完成練一練第1~3題1、 1~2 學生獨立完成。 2、 第三題前兩問可讓學生先討論怎樣算,然后再做。最后一問有開放性,學生要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解答。四、數學游戲。教師先向學生說明游戲的規則,并演示幾次,讓學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進行游戲。五、小結這節課你學了什么? 學得怎樣? 學生互相背誦,接力背誦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學生聽算,寫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方法:1、 20+20+20=602、 20×3=60 學生互相交流20×3的計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將答案寫在書上。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組內與同伴交流。學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發現的計算規律,說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確,教師都給予肯定。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題先認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再解答。第二題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可以兩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課堂外及放學后進行。學生互相說一說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