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精選14篇)
第四單元 篇1
單元提示
世界上不斷涌現一些杰出的人物。這些人物在不同的領域開拓進取,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本單元所選課文,大多是記載、評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跡的傳記類文章,有自傳、人物評傳、文學傳記、回憶文章等等。
學習時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傳記文體取材精當、語言平實的特點;汲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華,以他們的奮斗精神砥勵意志,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四單元 篇2
ove Animals(幻燈片1)
新疆尉犁縣第一小學 怡秀紅
文章內容不可完全顯示,請單擊此處打開或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英語PEP第一冊第二課時,主要內容是:Let’s learn, let’s do.
根據這一主要內容,我確定了本課的目標如下所示,重點為單詞:monkey, duck, panda, cat, rabbit, dog 和句子:Act like a monkey….依據內容我采用了聽、說、學和做的四步
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電腦、錄音機、投影儀)等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新穎性,通過在玩中學,學中玩愉快教學思路,將快樂貫穿于課堂教學中。
教案:
I: Content內容: Let’s learn, let’s do. (幻燈片2)
II: Purpose目標: (幻燈片3)
1. Knowledge知識: can grasp the new words掌握新單詞. “Monkey, duck, panda, cat, rabbit”
2. Ability能力: can learn to act like some animals學會表演
3. Feeling情感: can love the animals and protect the animals.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III: Focus:重點
1. Words單詞: monkey, duck, panda, cat, rabbit, dog
2. Sentence句子: Act like a monkey….
IV: Method and preparation.方法與準備
1. picture of animals圖片 2. Photo of animals頭飾,
3. Radio錄音機,電腦、投影儀 4 listen, say ,learn and do聽、.說、學、做
V: Teaching:教學過程
1. Warm-up (熱身)Organize teaching組織教學. Sing a song. (幻燈片4)
T: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Today we’ll study the new lesson. At first, we’ll sing a song together, ok?
Ss: Ok.
第四單元 篇3
本單元學習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是20世紀20—70年代遍及全球的各種文藝流派和思潮的總稱。它包括表現主義、意識流、荒誕派和魔幻現實主義等。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是20世紀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
學習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要注意了解它的總體特征,吸收西方進步的文學精華,從而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第四單元 篇4
第四單元課時備課教案
課題 乘法應用題 授課人
1.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乘法應用題的結構,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式解答。培養學生分析乘法應用題的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式解答。
3.教具、學具準備:小黑板、投影機、多媒體
4.教學過程 :
步驟師生活動 修改意見
復習
1、看卡片,說得數
2、看題列乘
法算式
。1)4個2相加多少? (2)5個3相加是多少?
3、說說第個
式子所表示的意思和用哪句乘法口決
4×3 5×2
3×4 2×5
4、應用題 出示例6
1.題目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第一個已知條件是什么?第二個已知條件是什么?2×3=6(棵)
3.小結:求3個2,所以用乘法。
4.揭示課題
5. (1)小明做數學題,每行做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提問:這道題求什么?2個5的和是多少?怎樣列式?
(2)小明做數學題,做了2行,每行做5道 ,一共做了多少 道 ?
(3)比較 上面兩 應用題。
第四單元 篇5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誦讀欣賞中選擇了三首唐詩,都是與景色與關,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個人的情懷,表達各自的豪情壯志。
教學設想
通過多讀來領會詩歌的意境,通過對意象的把握來理解詩歌感情。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望岳》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視頻及圖片,請同學們自由發言。簡單點評后轉入杜甫的《望岳》)
二、板書課題,指名簡介作者。
我們學過很多杜甫的詩篇,下面我首先請一位同學將杜甫介紹一下。屏幕展示: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人稱詩圣;其詩被喻為“詩史”;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品讀詩歌
(一)朗讀詩歌
1、配樂詩朗誦《望岳》(出示視頻和音頻材料)。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古箏曲)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ǘ┙忸}
問: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景,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岳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嘆、贊美、陶醉、豪邁之情。
。ㄈ┲鹁淅斫庠姼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系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據注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后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注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岳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云”;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么?(這是詩人神游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ㄋ模┰俅纹纷x詩歌,理解景色的特點,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1、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詩歌
學生在配樂下自由朗讀詩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看誰讀的最有詩意。
2、作者為什么產生如此的情感呢?他驚嘆什么,又贊美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因景而生情,這是客觀因素;有沒有作者的主觀因素在里面呢?當時詩人二十幾歲,這也是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兩句詩中還蘊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視萬物。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后,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于這動蕩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后,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么?
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如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為名篇。
二、感受詩歌
詩人是騎馬游西湖,所以詩里提到了“游蹤”,但詩里寫游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致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后說說詩人的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么說“云腳低”?(“云腳”,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云“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云“露腳斜飛濕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為“處處”。)為什么“爭暖樹”。(余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為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第五、六句寫了什么?(花草)為什么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寫淺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問:最后兩句是怎么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最愛”)
師歸納:前六句景中有情,后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三、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行”字寫得好,才能見出騎馬游春的樂趣。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這樣,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第三課時《登飛來峰》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過黃山上的飛來山嗎?……你們覺得奇怪不奇怪?山上為什么會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們來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讀《登飛來峰》
1、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2、全體學生齊讀并背誦。
三、在教師的點撥下品味全詩。重點品味蘊含在詩中的哲理。
1、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點撥要點:
首句點明了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的層次。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2、本詩是一首哲理詩,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來的?
點撥:①哲理是從具體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來的。
、谡芾硎怯眯蜗笊鷦拥恼Z言加以表達的。即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
、塾蓪W生談談對這兩句蘊含深刻的詩的理解。
四、質疑活動
1、《登飛來峰》前兩句,后兩句的側重點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詩歌中常被用來比喻讒佞之類的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王安石此時還沒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擊,應該說他的心境是積極的,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3、詩人借登飛來峰觀賞景色,闡明了一個怎么樣的哲學道理?同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要點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會被浮云遮住視線,可以看得清、看得遠;深層含義,有成就大事業的胸懷,才能不畏懼讒佞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
五、討論活動,邊討論邊板書
、佗诿鑼懢拔铩錆M生機
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六、小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作于王安石29歲時。這是他出世以來,初顯才能,胸懷抱負的時期,表達了詩人躊躇滿志的情懷。全詩將寫景與抒懷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突出了詩的主題。
板書設計
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
杜甫白居易王安石
遠望湖水
望近望早早鶯早春美好景色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凝望春花、草對早春的喜愛之情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想象綠楊
誦讀欣賞教案
編寫人:竹西中學鈕谞源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誦讀欣賞中選擇了三首唐詩,都是與景色與關,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個人的情懷,表達各自的豪情壯志。
教學設想
提點學生注重情景交融,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讓學生通過景色的描寫來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望岳
一、導入
運用圖片展示法,電腦上展示東岳泰山的照片,讓學生談談自己觀看的感受;蛘呤钦埖竭^泰山的學生談談自己旅游的感受。由學生的感受引入課題杜甫的《望岳》。
二、學生讀詩歌,確定全詩的著眼點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寫泰山的
2、請同學朗讀詩歌,其他同學點評他的停頓有沒有,有沒有讀出泰山的氣勢。
3、聽范讀,在聽的過程中確定詩歌的著眼點在哪里。
明確:著眼點是題目“望岳”中的望字,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泰山進行“望”,從而描寫泰山的雄偉。
三、了解詩歌內容
1、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己疏通詩句,了解詩意。
2、全班交流回答,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的句意。
四、品讀詩歌
1、詩人描寫泰山雄偉的目的在哪?結合創作背景談談你的認識。
杜甫是在科舉不第游歷時,見到泰山,并寫下此詩。全詩沒有一點落第后的頹廢消極,而是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2、再次齊讀詩歌,不僅讀出詩歌的氣勢,更要讀出作者的曠達胸懷。
3、感受詩人的寫作藝術
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絕唱,談談這首詩除了氣勢外還有什么地方歲吸引你,指出來并說明理由。
1)、煉字。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虛實相生
4、學生課堂上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初一的時候我們學習過《早春呈水部八十八員外》,這首描寫早春景色的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景的,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二、了解詩人,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讀詩歌,明詩意
1、學生相互朗讀詩歌,讀出作者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2、教師分句,講述詩歌的大體意思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边@兩句是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俺跗健睂懘核鷿M湖堤!霸颇_低”寫遠望白云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边@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的感覺!霸娧邸痹凇霸纭薄靶隆眱蓚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云歌唱,可見是“早鶯”!罢l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筑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于衷的喜悅。
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也是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游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游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才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游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游春的舒感。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边@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游春非常盡興。
3、品味作者感情
整首詩雖然是寫景,但卻也融進了作者濃濃的感情在內,表現了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
與《早春》對比閱讀,看看詩人的選意象的不同點,共同點,學生課上自由交流,課后與老師討論。
第三課時登飛來峰
一、導入
我們祖國的名山是數不勝數的,每個省市幾乎都有一座名山,前面我們感受到了杜甫眼中的泰山,今天讓我們再來領略另一座山的風采。那就是黃山上的飛來峰。
二、讀詩歌,解詩意
1、聽老師范讀,學生注意停頓
2、學生朗讀詩歌,爭取詩歌
3、請同學朗誦詩歌,其余同學在聽的過程中腦海中想象飛來峰的奇景
4、電腦上展示圖片,看看與你感受到的景象是否相同
5、老師講解詩歌大意。
三、品讀詩歌的哲理
這首詩除了寫景之外,更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詩,尤其是詩歌最后兩句,在議論中闡述哲理。你從這里都讀出了哪些哲理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四、總結
這是一首登高覽勝之作。后兩句議論結合寫景,顯得非常自然。以“浮云”為喻,反襯詩人對當時保守勢力的蔑視;“不畏”二字,道出“身在最高層”的獨特感受。
板書設計
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
景——雄偉寫法:情景交融景充滿生機
情——曠達議躊躇滿志
第四單元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67頁。
【教學目標】
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長方形和長方形活動框。
學具:學具袋。
教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析
激趣揭題
視頻:生活中各種平面圖形的應用。
觀察感知
問題:在剛才的畫面中,你看到有哪些圖形?哪些你們認識?哪些不認識?
組內交流,向全班匯報。
小結并揭示課題。
把生活中各種平面圖形的應用編成短片,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達到激發興趣、增強感知、引出課題的目的。
實踐
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在哪里還見到過平行四邊形?
組內討論并做好記錄;向全班匯報。
通過記錄,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用學具袋中的材料制作長方形框架。
小組合作,成果展示。
再次展示,全班觀察(哈哈,變了!變了。
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再通過成果展示中圖形的變化,進一步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自然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
體驗
。ü首黧@奇狀)變了?什么變了?大家都試試看。
實踐驗證。
問題:你們有什么發現嗎?
組內交流,匯報。
深化認識指導學生在釘板上圍各種平面圖形和用長方形紙片剪出平行四邊形。
組內先討論怎樣做,然后再操作實踐。
通過先討論,后操作,滲透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多媒體展示各種不同擺放的平面圖形。
在學具袋中取出卡片涂色、分類、展示。
出示第34頁第5題。
組內交流,匯報。
通過涂色、分類、數圖形,加深認識,拓展學生思維。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應用這么廣泛?它到底有些什么特征呢?同學們課后可以向你們的老師、父母請教,也可以到書店或者網上查尋。
拓展知識的學習空間,把學生的探究興趣向深處延伸。
注:學具袋中裝有長方形紙片、硬紙條、圖釘、小釘板、橡膠圈、剪刀10把、圖片等。
第四單元 篇7
單元教材分析:
本組共有四篇課文,其中《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墩Z文園地四》是綜合性訓練。
本組課文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組織的,教材選取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在閱讀精彩小故事的同時,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本組內容時,要注意調動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梢怨膭顚W生把課文中的人做過的事再做做,一邊做一邊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發現。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己動手,大膽創造。在開展“我們的小制作”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一些小制作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單元目標:
1.指導學生能正確認讀本組的35 個生字和會認、會寫、會用本組的33 個生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
3.指導學生積累本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理解重點句、段的意義。
4.通過“我們的小制作”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3.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 個生字,結合詞語的學習,記憶字形。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插圖,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或投影片,問:圖上畫了什么?(小女孩看到水從杯子里漫出來,非常吃驚。)
2.水從杯子里漫出來,小女孩為什么吃驚?讓我們一起學習13課。(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二、朗讀課文,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邊讀邊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課件,檢查學生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把他們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
4.誰來當小老師為他們糾正錯誤?
三、合作學習,理解內容
1.四人小組自學課文后,討論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奇怪的問題”指的是什么?
(2)伊琳娜回家做了個什么實驗?實驗結果怎么樣?
2.請四人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情況。
3.再讀課文,合作完成填空。
出示句子: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 )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 ),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伊琳娜回家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證明科學家的話( )。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同學們討論一下,實驗的結果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5.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伊琳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表演課文內容,加深理解
1.分組熟讀課文,互相展示自己喜歡讀的段落。
2.表演課文內容,鼓勵創造性的表演。(如想象伊琳娜聽懂朗志萬的話之后所說的話)
五、啟發想象,練習寫話
1.讀課后練習“說說寫寫”中“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2.互相交流,把自己想象的話說給同學聽。
六、布置作業
將“說說寫寫”中自己想到的話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科學家郎志萬提問題 小朋友伊琳娜動手驗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將上節課自己想到的話在小組中交流,評選出優秀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二、識字、寫字
1.識字。
(1)出示生字課件,請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提示學生:可用熟字對比記憶生字:如林—琳,那—娜,扁—騙;可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記憶:如慢—漫,洪—哄;可用換偏旁的方法記憶:如“志”字是由“士”和“心”構成的。)
(2)誰還有更好的記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2.寫字。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誰來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漂亮?
。1)指導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找出特點。(如“題”和“提”中都有“是”,但寫法不同,“題”中的“是”捺要長;“另”和“志”都是上下結構,“另”是上短下長,“志”是上略比下長;田字格下邊兩行的6 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其中5個字是左窄右寬,只有“朗”是左右寬窄差不多。)
。2)教師有重點的范寫指導。
。3)學生臨摹,老師巡視指導。
。4)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字,師生點評。
三、實踐活動
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講給同學聽。
四、布置作業
用“問題、哄騙”寫話。
五、板書設計
另 志 題 提 漫 朗 哄 喝騙(把要求會寫的字板書在田字格里)
[教學提示]
課文揭示的道理,應該讓學生把握準確,即“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動手做做看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句話的含義。
第四單元 篇8
一、單元教學目標
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計算,加強估算,加法和減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確計算。體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例如:加減法的法則歸納不在給出先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討論得出。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能力進行計算。
1、讓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結合情境進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進行加減法的驗算,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4、通過結合情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法體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5、從實際問題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解決計算問題的
欲望,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積極思想。
二、單元教學重點
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和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計
算。會進行加減法的驗算。
三、單元教學難點
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和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計
算。
四、單元教學內容
1、加法........ 3課時
2、減法........3課時
3、加減法的驗算.......2課時
4、 整理和復習.......1課時
第四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一、加法
第1課時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例1、例2、做一做及練習八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進位和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
2、使學生比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讓學生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學生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應用加法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和不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理解筆算加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
71+45 24+43 35+47
52+20 32+59 53+28
2、筆算
430+260 570+380
提問: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課
談話:通過練習,我們知道不管口算還是筆算,在計算時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可以相加,滿十要進一,這節課我們將要根據這個規律開始學習三位數和兩、三位數相加的不進位、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頁的圖片以及“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計表。讓學生說一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1)提問:
我們濕地的鳥類動物有多少種?爬行類動物有多少種?要求他們一共有多少種應該怎么列算式?
。2)板書:271+122
。3)探索算法。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計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豎式筆算兩種,口算有點難度,引導學生
用豎式計算。讓學生想一想:豎式應該怎么寫?
學生嘗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 7 1
+ 1 2 2
。 )
提問:從哪位開始加起?個位上寫幾?十位上寫幾?百位上寫幾?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時需
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ń虒W例2)
。1)提問:根據表中的信息,求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2)板書:271+31
(3)提問:這是一道三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怎么計算呢?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 7 1
+ 3 1
( )
師:個位上寫幾?(1+1=2,寫2)
師: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樣寫?(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寫0,同時滿十向百位進1。)
師:百位上是多少?(2+1=3)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樣計算?
師:與例2的算式相比,這是一道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式,請同學們根據我們掌握的加法法則
嘗試筆算。
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板書:
2 7 1
+ 9 0 3
。 )7 4
提問: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比較好寫,大家都做得很對!可是百位上的數怎么寫呢?
2+9=11,相加滿十怎么辦?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進一,百位上寫1,千位上寫1.
3、小組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7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題,指名板演。然后校對訂正,注意在豎式計算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在豎式中相應的位置寫下結果,然后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3題。
先計算出每兩片樹葉上的和,然后與得數相等的花朵相連,學生獨立做題,連一連。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合作的非常好,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學生。下面同桌說
一說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筆算加法時我們需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271+122 = 393 271+31= 302 271+903=1174
271 271 271
+ 122 + 31 + 903
393 302 1174
教學反思: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給我們提供的統計圖表提供了多個信息,其中包括全世界已知的動物種數和瀕危,受威脅的種數,根據教學需要,我在進行教學時,將這兩部分大膽舍棄,只保留中國特有的種數一欄,這樣避免了因為信息多而導致學生無從下手的現象,不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第2課時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38頁例3、做一做及練習八1、3、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和驗算方法。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76+84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列算式。
提問: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板書:445+298=
比較:445+298與復習題76+84有什么不同?
小結:前者是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后者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談話:前面一節課我們已經學過了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和不進位加法,這節課也同樣學習的是三位數加三位數,那么,兩者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實上,今天所學得內容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教學連續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你覺得它的豎式計算方法會是怎樣?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2、口算。
提問:在用豎式進行計算之前,請同學們嘗試口算一下結果應該是多少?
同位討論并全班交流。
匯報過程:
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先計算445+300=745,再計算745-2=743。
追問:如果是445+243,你還能用剛剛的方法進行口算嗎?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選擇這
種方法進行口算?
3、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4 4 5
+ 2 9 8
。 )
提問:(1)個位上相加是幾?(5+8=13)個位上怎么寫?(寫3,向前一位進1,為了不遺漏進上的
1,在十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幾?(4+9+1=14)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數相加后也滿十,該怎么辦?
(繼續向百位進1,在百位上也寫一個小一點的1)
十位上應該寫(4)
。3)百位上寫幾?(2+4+1=7)
板書:
4 4 5
+21 91 8
7 4 3
4、思考: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進位、進位加法有什么聯系?
5、驗算。
師: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生:用驗算的方法。
師:可以通過驗算來檢驗得數是否正確。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驗算方法。那么,加法該如何來驗算呢?
生: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驗算的過程,提示學生注意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 9 8
+ 41 41 5
7 4 3
提問: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如果兩次計算的
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解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2題。
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教師先給予學生知道,然后讓他們獨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五、作業布置
練習八第3-8題.
板書設計: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445+298=743
4 4 5 驗算2 9 8
+ 21 918 +4 1 4 1 5
7 4 3 7 4 3
教學反思:在實際探索中學生經歷了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了計算和驗算方法。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提高了計算能力和認真驗算的習慣。
第三課時:連續進位加法練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40頁練習八的第5至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小組合作討論總結連續進位加法的方法,并通過訓練實現熟練計算連續進位加法。
3、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萬以內的計算,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的加法。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口算下面各題
7+8+1 5+9+1 6+4+1 3+9+1 7+5+1 9+6+1
2、筆算下面各題
649+273 786+245 392+508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做完后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練習
1、練習八的第3題。指導學生看圖說圖意,并指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1)學生列式計算
(2)集體訂正
2、練習八第4題,指名學生讀題,出示本題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3、練習八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結合板演情況進行評議。
4、練習八的第6題,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連起來,提醒學生看清數字,認真計算。
5、練習八的第7題,找出這幾題中的錯誤,指出該如何改正。說一說平時自己計算中常用的錯誤有哪些。
6、練習八的第8題,要求把和是1000的兩個數連起來。學生獨立完成后討論: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前位湊9,后位湊10)
7、練習八的第9題。指名讀題,理解題。說一說你的走法。通過計算,找出最近的路。讓有余力的同學做選作題和思考題。
三、課堂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四、板書設計:進位加法的練習課
教學反思:書本與生活相聯系,讓練習更豐富。在習題的設計上,我安排了豎式計算、改錯,還有解決問題。豎式計算中學生能注意進位并自覺的驗算,改錯題中學生通過計算很快發現錯誤原因,再進行改正,有利于強化學生對進位加法特點的認識。
2.減 法
第一課時:萬以內的不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p41的例題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計算法則,學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學會結合具體的試題進行估算。
2、通過實際問題引出減法,并從舊知識體驗減法的計算方法,總結萬以內連續退位的方法。
3、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萬以內的連續退位的筆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連續退位的筆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仔細觀察主題圖,說一說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二、探求新知:
1、咱們來解決XX年比XX年多生產多少部動畫片?
435-322=
2、XX年比XX年少生產多少部動畫片?
3、教學估算: (1)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嗎?
(2)生匯報交流,師板書。
。3)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兩種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種呢?
。4)同學們說的兩種方法,各有各的道理,等我們用筆算的方法得出準確答案后,再來比較這兩種方法。
4、教學筆算:
。1)小組合作,探究435-322計算方法。
。2)學生匯報交流后總結算法。
435-322=113
4 3 5
-3 2 2
1 1 3
5、師生總結:計算中,你認為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呢?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6、比較一下,兩種估算結果中誰與計算的結果更接近呢?
三、鞏固練習
1、435-86怎樣解決? 你有什么發現?
十位怎樣算?十位不夠減要從百位退1.
2、小組討論:計算萬以內的減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
3、完成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訂正
四、課堂小結:說一說本節課你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萬以內不退位減法
教學反思:在這節課中,學生學得還算扎實,但我還發現在今后的課堂常規教學中需要注意:有少數學生在說算理的時候語言敘述不規范,教師規范學生說法的要細致,耐心和到位.學生在知識遷移中體驗到了萬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總結出了萬以內的退位減法法的計算法則,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大膽的多嘗試、多創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第二課時:被減數中間有0的退位減法
教學內容:教材 p42例題3、做一做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被減數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計算時,鼓勵學生用多種算法,滲透一些加法的簡便算法。
3、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被減數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被減數中間、末尾有零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口算題、練習本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找朋友。
415-228 556-379 538-89
362-135 269-180 910-461
218-129 747-520
2、如果把 218-129改為208-129,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3、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計算208-129
(1)指名板演,余生齊練。
。2)2人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請板演學生把計算過程敘述一遍。
(4)師生齊小結計算方法及要注意的問題。
2、學習例3。
(1)出示例3:403-158
(2)獨立思考:怎樣計算?
(3)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各自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4)全班匯報交流。(可以列豎式,也可以
3、師生齊小結:被減數為0,且已被借時,一定要先從前一位退1,然后看作9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小組比賽:完成42頁做一做,看哪個小組做得又對又快。
2、 獨立完成44頁第1題。
3、完成44頁第3題在練習本上。
四、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五、板書設計 被減數中間有0的退位減法
403-158=245
4 0 3
-1 5 8
2 4 5
教學反思: 連續退位減是三位數減三位數計算中的難點,許多孩子發生的計算錯誤都是在這里。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突破計算的難點,最有效的策略便是讓學生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引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地理解算理。
第三課時:連續退位減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p44~45練習九的第4至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比較熟悉地進行被減數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2、通過先回憶總結前面學習的知識,再進行強化練習,來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
56+18 80-64 340+70
130-50 70-34 780-300
400+500 320-90 1200-600
980-480 730-80 1700-700
二、計算
135+893 437+959 383+789
1432+658 765+3438 1437+3795
850-392 841-554 910-345
1005-438 3300-1623 4020-2537
學生解答,教師要給以評講。并對個別題目,如進位和連續退位減法,挑選一、
兩道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提問,以鞏固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三、教科書第44頁練習九的第四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講。
四、完成教科書第44頁練習九的第5題。
提問:這一道題目你想怎樣完成?
(先算出每一道算式的結果,再把相同結果的兩個算式用線連接起來)
五、完成教科書第44頁練習九的第6題。
這一道題要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把小紅的家、小明的家、以及學校這三個處所,在紙上畫出他可能出現的幾種位置?把可能性討論清楚后,再獨立解答“小明家到小紅家有多遠?”
六、課后小記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整理復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7頁的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
握這些知識。
2、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1、師:昨天同學們回家對萬以內數的加減進行整理和復習,現在請同學們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記錄。
。▽W生交流、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小組1:我們小組整理出本單元有這些內容:筆算加法、筆算減法。
小組2:還有用數學、加減法的驗算。
小組3:我們還知道“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師: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對筆算加減法用數學來進行復習。板書課題。
二、鞏固練習
1、嘗試編題,抽象法則。
。1)師: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連續退位?
。2)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教師板書:
(3)讓學生把編出的題目進行計算。
。4)訂正提問: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在計算的時候,還有哪些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5)生匯報交流。
2、反饋測試,靈活掌握。
(1)考考你:做老師發給你的練習題第一題,做對一道,就可以從最上面圈一面小紅旗。(33頁第1
題。學生計算、教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ǚ答仯⿴煟旱玫8面小旗的請舉手,真不愧是這節課的計算小冠軍。
(2)啄木鳥診所:
比比誰當小醫生又快又好?集體訂正,分別說說錯 在哪?
4 2 3 5 0 1 5 0 0 3 0 1
+3 4 9 +3 8 9 -4 5 3 - 8 4
7 6 2 8 8 0 1 5 7 2 2 7
三、鞏固練習
1、生獨立完成47頁第3題。
小結:解答題目時,要認真審題,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并能根據問
題找出所需的條件,在進行認真解答。
四、全課總結
1、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2、請大家對自己或自己小組的表現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小記
第四單元 篇9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倜恳晃簧系臄底质菐拙妥x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②中間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鄄还苣┪灿袔讉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住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第四單元 篇10
第四單元復習
重點課文內容:
《釣魚的啟示》
1《釣魚的啟示》中,我得到的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苯K生的啟示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句話中,誘惑人的“魚”是指:吸引人的,讓人喜歡的事物,如:金錢、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暫時能帶來一點方便的事。
舉例:學校里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沒人知道;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去歸還,還是將錯就錯?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叔叔,沖過去,還是等?
3、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佟昂饬空嬲钠返拢强此谥罌]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暴ぉっ系滤锅F(法國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暴ぉど勘葋啠ㄓ麘騽〖遥
《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有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作者許地山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2、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其中,議花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作者通過花生的特點,贊美了默默奉獻、不圖虛名的品格。
3、許地山:筆名落華生,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а愛慕之心:心中產生喜愛、羨慕的感情。
в這句話運用了對比的寫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說明花生的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求名利,無私奉獻。
1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選擇材料的恰當和表達的詳略得當。文章只舉了兩個例子,作者為什么選擇這兩個例子?課文敘述兩個例子的時候,詳略處理得特別好:前一個例子詳寫,后一個例子略寫,只著重寫了時裝展如期開幕的情況和人們對這次時裝展的反應,文字不多,卻很說明問題。
16* 珍珠鳥(馮驥才)
1 本文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出了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小家伙”這個詞,讓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對雛鳥的喜愛之情。
2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悟到:無論是人與鳥,還是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信賴,是創造美好境界的基礎。
課內閱讀
閱讀《落花生》選段,回答問題。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chù chǔ)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辯)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1、“榴”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 ,用部首查字 部。
2、從括號里選一個正確的拼音或漢字畫上“√”
3、給文中帶點字選正確解釋畫上“ ”
貴:①價格高 2值得重視 3地位優越 4以某種情況為可貴
生:①生育 2生產 3生存 4生計 5產生 6活的
4、在文段中找出兩組反義詞。
( )——( ) ( )——( )
5、作者在聽了父親對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后受到的感悟是:
第四單元 篇11
在前面的教材里已經多次教學確定位置的知識。一年級(上冊)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二年級(上冊) 用“第幾排第幾個”的形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用東、南、西、北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二年級(下冊)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方向。用方向詞描述行走路線。五年級(下冊) 用“數對”確定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本單元要從方向和距離兩個方面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聯系已有的方向經驗,應用度量角和畫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識,進一步了解方向、體會距離,發展空間觀念。本單元是根據《標準》要求,在小學數學里新增加的教學內容,確定位置涉及的知識、技能比較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為此,編排三道例題和一個練習,讓學生逐步掌握新的方向知識,學會比較精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還安排一次《實際測量》為內容的實踐活動。1.在已有方向知識的基礎上,教學新的確定位置方法。例1要用“北偏東30°方向6千米處”表示燈塔1相對于輪船的位置。其中“北偏東30°”描述了燈塔1所在的方向,“北偏東”是新的方向概念,“6千米”講的是燈塔1離輪船的距離。例題教學的確定位置是方向與距離的復合概念,可分成四步進行教學。第一步呈現一艘輪船向正北方向航行的情境圖,讓學生看出圖中的燈塔1在輪船的東北方向,燈塔2在輪船的西北方向,激活已有的方向經驗。第二步教學“北偏東”“北偏西”兩個方向知識。生活中經常使用東、南、西、北四個主要方向,以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輔助方向。航海時除了使用正東、正南、正西、正北以外還使用北偏東、北偏西或者南偏東、南偏西的方式表示方向。例題結合輪船航行的情境圖,指出東北方向叫做北偏東、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幫助學生聯系已有的方向知識,初步建立兩個新方向詞的概念。第三步根據情境圖上燈塔1和輪船的連線與正北方向的夾角30°方向,把燈塔1所在方向說成“輪船的北偏東30°方向”,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北偏東”的含義,體會北偏東30°比較清楚地描述了物體所在的方向。第四步利用情境圖上的比例尺和圖上距離,算出輪船到燈塔1的實際距離,從而知道燈塔1在“輪船的北偏東30°方向6千米處”。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例題的教學線索,在原有方向知識的基礎上先建立“北偏東”的概念,再陸續添上偏東的度數和相應的距離,突出“知道了物體的方向和距離,就能確定位置”這一思想方法!熬氁痪殹币岳}情境圖中的燈塔2為具體對象提出了兩個問題,先看圖說出燈塔2相對于輪船的方向,再算出燈塔2到輪船的實際距離。在描述燈塔2的位置時,引導學生把西北方向說成“北偏西”。在分別解決了兩個問題后,最好讓學生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完整地說出燈塔2相對于輪船的方向和距離,鞏固例題教學的確定位置的知識和方法。練習十二第1、2題配合例1的教學,第1題從北偏東、北偏西帶出南偏東和南偏西,還要根據學校到少年宮的距離500米,看出學校到其他場地的實際距離。第2題要量出從正北方或正南方向東、向西“偏”的角度,還要量出圖上距離并計算實際距離。這兩題在練習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進一步體驗方向和距離是確定位置的兩個要素。2.根據實際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出相應的位置。例2里的“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是清涼島相對于燈塔的方向和實際距離,在平面圖上指出清涼島的位置,需要畫出“北偏東40°”這個方向,還要表示出相當于實際距離20千米的圖上距離。教材在安排學生討論之后,利用小卡通的對話,突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平面圖上確定北偏東40°的方向,要根據“北偏東”的含義,以表示燈塔的點為頂點,正北方為角的一條邊,用量角器偏東40°畫出角的另一條邊。確定燈塔和清涼島間的圖上距離,只要應用線段比例尺的意義“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5千米”就能算出。讓學生在教材的平面圖上畫出清涼島的位置,還要給予三點指導:一是“北偏東40°”的射線要畫得輕一些、細一些;二是在射線上找到清涼島的位置,可以用一個圓點表示并在旁邊標注“清涼島”;三是把燈塔與清涼島間的線段適當描粗一些,把射線的多余部分擦干凈。“試一試”在平面圖上表示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處的紅楓島,起鞏固例2教學內容的作用!熬氁痪殹崩锏膬蓚問題分別應用例1和例2里的知識,要注意的是,如果把提供的數值比例尺1∶6000轉化成線段比例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60米”,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會更方便。練習十二第3~5題是配合例2編排的。第3題的圖中已經標出了北偏東30°、北偏東60°,北偏西30°、北偏西60°,南偏東30°、南偏東60°,南偏西30°、南偏西60°等方向,還標出了機場四周10、20、30……60千米的圖上距離。要充分利用這道題形成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初步技能?梢苑謨刹骄毩暎旱谝徊皆谄矫鎴D上任意找幾條射線與圓的交點,說說這些點相對于機場的方向和實際距離;第二步在平面圖上標出b、c、d、e四架飛架的位置。第4題練習使用量角器和直尺等工具畫圖,還要應用線段比例尺正確而便捷地得出各個實際距離相應的圖上距離。第5題是綜合性練習,以學生喜歡的素材為問題的現實背景,既要看圖說出1號、2號運動員落地的實際位置,還要畫出3號運動員在圖上的落地點。相對于靶心的落地方向,圖上和實際是完全一致的,而落地距離則要進行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換算。3.應用確定位置的知識,描述行走的路線。例3在平面圖上用箭頭示意了李偉從家到學校的行走路線,要求說出圖示的行走方向和路程,在現實的情境中應用確定位置的知識。教學時首先應讓學生明白,要有條理地說出從家出發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達哪里,再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達哪里……最終到達學校。然后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有的學生在描述時可能應用以前教學的“東北方向”,有的學生在描述時可能應用現在教學的“北偏東60°方向”,這些描述都清楚地說出了李偉上學行走的路線。但是,要提醒學生注意平面圖中給出了一些角的度數,用“北偏東60°”描述行走方向比“東北方向”精確。李偉放學回家的行走路線與上學的路線剛好相反,不僅行走的方向相反,而且途經的標志性建筑的次序也相反。說說回家路線有利于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如圖中有兩個60°的角,一個角用于描述上學路線,另一個角用于描述回家路線。另外,從上學路線到回家路線能體會“倒推”的思想方法,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練習十二第6、7題配合例3的教學。第6題講述5路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途中的車站較多,方向變換頻繁。教材把整條行駛路線分成兩段,先說從火車站出發到公園的路線,再說由中心廣場到體育館的路線,每段說的路線不是太長,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便于教學及時評價和糾正錯誤。這道題不要求描述汽車從體育館返回火車站的行駛路線,因為路線圖中缺少表示返回方向的角的度數。4.在實踐活動中實際測量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尺是度量長度的工具。無論直尺還是卷尺都很難直接度量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一般把較遠的距離分成若干段,用尺量出各段的實際長度,相加得到兩地間的距離。為此,先要通過兩點測定一條直線,然后沿著這條直線測量長度。實踐活動《實際測量》著重引導學生測定這樣的一條直線。教材呈現了三名學生在a、b兩點間測定直線的情境,兩名男孩各把一根標桿豎直插在a點和b點,一名女孩在a、b之間的c點和d點依次插標桿。只要四根豎直的標桿插的地點a、b、c、d在同一條直線上,那么a、b之間的距離就可以分成ac、cd、db三段度量,戴帽的男孩正在觀察并指揮調整,利用四根標桿在a、b之間測定一條直線。教材引導學生看懂情境圖,體會圖中的三人分別在做什么,尤其是戴帽子的男孩是怎樣判斷四根標桿在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然后用這樣的方法在操場上開展類似的實踐活動。這次實踐活動里還有步測和目測。步測要知道步長,步長一般不采用量一步有多長的方法獲得,而通過“路程÷步數=平均步長”算得。教材指導學生選一段距離走三次,通過填表計算平均步長,這一段距離不能過短,也不必過長,一般20米左右就可以了。由于步測是按平時走路的步子測量某些長度,所以要用自然均勻的步子在這段距離上走三次,以平均每次走的步數求得的平均步長比較接近常態。目測只能估計兩點間的距離,往往與實際距離有較大的誤差。教材只是介紹練習目測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嘗試著進行一些目測。
第四單元 篇12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7個生字:"洛、杉、礬、墅、盧、輾、籬"。積累"竹籬茅舍、高堂華屋、輾轉數地"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嘗試有感情地朗讀富翁和熱拉爾所說的話。能根據提示復述課文中的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親情、有了愛才有真正的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家
說說你的家。
2、出示:家,
有時在竹籬茅舍,
有時在高堂華屋,
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
3、出示課題:家是什么
二、整體感知
1、課文講了兩個真實的故事。板書:故事
2、出示富翁和熱拉爾說的話,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他們倆為什么這么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
三、學習生字詞語
洛杉礬:這是美國西部的城市。
盧旺達:位于非洲中東部的內陸國家。十多年前,非洲小國盧旺達發生了持續三個多月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先后有100萬人被殺,100多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課文中寫的故事就發生在盧旺達內亂期間。
別墅:獨幢,占地面積比較大,那里可能是綠樹成陰,可能有高大的廳堂,裝飾得精美華麗的屋子。我們把它稱為——“高堂華屋”。板書:高堂華屋
竹籬茅舍:用竹子搭的籬笆,用茅草蓋的屋頂。形容房子非常簡陋。
輾轉數地:就是到過很多的地方。
四、深入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個故事。
1、出示課文第一節的內容。
2、富翁住的是別墅,人住在里面會感到怎么樣?
3、富翁為什么那么說呢?僅僅是因為喝醉了嗎?輕聲讀讀第二節,從中找原因。
4、課文的第一節先寫了一個故事,第二節是作者對這個故事發表的一些看法、感受,這就是議論。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事情的原因。
5、當我們理解了富翁的感受之后,再讀第一一節,讀出感受。
6、出示:家,
有時在竹籬茅舍,
有時在高堂華屋,
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
(二)學習第二個故事。
1、出示課文第三節。
2、自由讀,思考:在戰爭中,熱拉爾失去了什么?
3、再讀,思考:熱拉爾"悲"的是,他"喜"的是。
4、熱拉爾終于又找到了女兒,從此以后,他們父女倆又可以在一起怎樣?
5、用上"絕望輾轉數地悲喜交集",講一講熱拉爾的故事。
五、拓展激情
出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唐杜甫《春望》
獨在異鄉為異容,每逢佳節倍恩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恩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第四單元 篇13
課題
16《音樂之聲》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瑪麗亞的形象的,品味課文中的環境描寫,人物語言描寫和動作、表情描寫。
2.揣摩語言,發揮聯想和想像,感受課文中人物唱詞所體現的音樂故事片的特色。 學習重點 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瑪麗亞的形象的 學習難點 品味課文中的環境描寫,人物語言描寫和動作表情描寫 學習課時 1課時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1)自主學習
1.作者介紹 勒曼,美國劇作家。
2.時代背景 《音樂之聲》是根據百老匯一出上演四年而盛況不衰的歌舞劇改編的。該片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5項獎,。該劇取材于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在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之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
3. ①生字注音
崢嶸( ) 鱗次櫛比( ) 漣漪( )
佇立( ) 頂禮膜拜( ) 彌撒( )
、谠~語解釋
崢嶸: 鱗次櫛比:
漣漪: 佇立:
頂禮膜拜:
。2)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一、預習交流、展示成果
1、 組內交流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2、 展示預習成果
二、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1 眾修女七嘴八舌評說瑪麗亞,概括一下她們的意見,說說在眾人眼中瑪麗亞是個怎樣的人? 2 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作“皎潔的月光” “天上的云彩”,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為什么?請你用一兩個比喻去形容瑪麗亞 三、訓練反饋、拓展延伸
你周圍有像瑪麗亞這種性格的人嗎?注意觀察,用一段話描寫這個人。
四、歸納反思:
課題
14《變臉》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把握“糍粑、陰霾”等詞的讀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魏明倫及《變臉》的劇情。 3.體會唱詞的形式特點及在劇中的作用。 學習重點 1.把握劇情,理解水上漂與狗娃之間的矛盾沖突。 2.悉心體會唱詞的形式特點及在劇中的作用 學習難點 正確認識水上漂重男輕女的世俗觀念。 學習課時 2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預習等級 組長簽字 )
1、自主學習
(1)了解劇情
。2)讀準字音。
糍粑( ) 打鼾( ) 陰霾 ( )
鷺鷥( )
怡然自得( )
睡眼惺忪( )
躡手躡腳( )
2、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第一 課時
一、預習交流、展示成果
1、 組內交流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2、 展示預習成果
二、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劇情。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用一句話概括劇情。
三、訓練反饋、拓展延伸
水上漂和狗娃之間有什么矛盾?矛盾沖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鋪墊? 四、歸納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師生共同鑒賞劇本的形象美
1.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組合。自選片斷,表情朗讀。
成果展示:
狗娃是一個勤勞能干、乖巧可愛、機靈懂事、知恩圖報的苦命的女孩。
苦命——“生在窮鄉里,遇上大水災。被人拐、被人賣、被人騎、被人踩,只見人人良心壞,鞭打牲口爬懸崖!
勤勞能干——“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幫你洗鋪蓋。煮飯幫你劈干柴。”
乖巧可愛——給老人捶背、摳癢,“不貪嘴,不挑菜,學本事,聽安排。”
知恩圖報——“沒想到世上還有好人在,爺爺出現笑顏開。把我當作人看待,親親熱熱貼胸懷。舍不得這份情啊!割不斷這般愛!天上雁鵝排對排,扯爛衣裳不分開!”
水上漂是一個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輕女而又有情有義的老江湖,身懷“變臉”絕技、孤身闖蕩的老藝人。
心地善良——“看,青一塊,紫一塊,對畜生也不能這樣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蘿卜整得好慘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爺爺心上。爺爺是個糍粑心腸。你有緣遇上我,時來運轉了。”
直率豪爽——“爺爺待你好,是對你有望啊。爺爺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斷了我家香煙。二怕斷了祖傳絕活兒,這才收你做我的孫子。爺爺把心掏給你,教你變臉本事,望你給我傳宗接代!薄案窭献右粓隹諝g喜!你小小年紀就充當假貨。串通人販子,騙了我老江湖!
重男輕女——“呸,女人家,掃把星,滾她媽的三十三!”“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寶不要草。”“養兒方能續后代,女生外向招災禍!薄肮吠扌莅牙蠞h怪。重男輕女自古來!”
有情有義——“我不會賣你,可也不會留你……這是盤纏,這是干糧,送給你,自謀生路去吧!薄袄蠞h心并非鐵石塊,是留是丟幾徘徊……”
教師總結: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會底層。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這一老一少在苦難的命運中結下不解之緣,他們的遭遇所顯現的人生磨難,他們的身上所閃耀的人性光輝,給人以靈魂的震撼。
2.把劇中的幾段唱詞找出來,體會一下,它們在形式上具有怎樣的特點,在劇中分別起什么作用?
二、師生互動,質疑解疑
提問:如何看待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
學生討論,明確:
三、訓練反饋、拓展延伸
提問: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一直根深蒂固。在21世紀的今天,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世俗觀念存在嗎?
學生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同學交換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學習中發現了什么新問題
四、歸納反思:
課題
13《威尼斯商人》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了解戲劇的一些基本常識。
2、了解莎士比亞及作品。 3、了解劇本劇情,并能在戲劇沖突中認識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4、通過欣賞文章生動的個性化語言,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學習重點 1、解劇本這種文學體裁的一般特點。 2、通過欣賞文章生動的個性化語言,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3、了解劇本劇情,并能在戲劇沖突中認識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學習難點 了解通過戲劇沖突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方法 學習課時 3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自主預習
。1)關于戲劇的知識: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
戲劇的分類
按藝術形式表現手法劃分:( )、( ) 、 ( ) 。
按劇情繁簡及結構劃分: ( )、( ) 。
按題材反映的時代劃分:( )劇、( )劇。
按矛盾沖突性質和表現手法劃分:( )劇、( )劇、( )。ū矂。。
劇本是舞臺演出的依據和基礎,是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用是直接決定著戲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特點是必須適合舞臺演出,受時間限制,篇幅不宜過長,人物不宜太多,場景不能過多變換。必須有情節(即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有 ( ) 、( ) 、( ) 、結局。有時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聲。語言必須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簡煉明確,響亮動聽。動作必須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有舞臺說明,位置——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對話中間。內容——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作用——幫助刻畫人物性格、展開故事情節。
。2)了解作者。
莎士比亞(1564—1616),( )時期 ( )偉大的 ( ) 家和 ( ) ,歐洲文學史上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英國斯特位福鎮的一個商人家庭。20歲后到倫敦,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后入劇團,做過演員、導演、編劇,并成為劇院股東。晚年回到故鄉。他的作品現存劇本三十七部、長詩兩首、十四行詩一百五十四首。代表作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 》《 》《麥克白》等。他的劇作多取材于歷史傳說或根據已有劇本改編,反映了英國封建制度解體、資本主義興起時期的社會矛盾,提倡個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對封建束縛和神權桎梏,表達了人文主義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劇作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生動豐富,語言精練而富于表現力。他的作品,對歐洲的文學和戲劇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是人類文化史上珍貴的遺產
。3)生字注音或據音寫漢字
惻( )隱 豁( )免 癖( )性 袒( )露 凹( ) 陷 凜( )然 涵( )義 尊翰( ) 庖( )代 訴訟( ) 劊( )子手 履( )行 甘霖( ) 萬惡不赦( ) 遍jī( )群籍 中流dǐ( )柱
2、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第一 課時
一、預習交流、展示成果
1、 組內交流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2、 展示預習成果
二、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ㄒ唬⿵乃拇罅邌莨韺胄抡n
。ǘ锻崴股倘恕穭∏楣8牛海▽W生讀下文,了解)
鮑西亞,一個富人的女兒,按照她父親的遺囑,她得到了三個盒子——一個金盒子,一個銀盒子,還有一個鉛盒子。其中一個盒子里面裝著她的畫像,如果哪個男人選擇了正確的盒子,那么她將嫁給那個男人。于是,求婚者從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這兒,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鎮上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巴薩尼奧,他下定決心要贏得鮑西亞。但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達克特——這可是一大筆錢。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東尼奧求助,希望安東尼奧能借給他這筆錢。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錢還沒收回,安東尼奧手頭上暫時也無法拿出這么多錢。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個富有的猶太放債人夏洛克借這筆錢。
安東尼奧和夏洛克都不喜歡對方:對于安東尼奧來說,他看不起放高利貸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歡夏洛克也因為他是猶太人;對于夏洛克來說,安東尼奧借錢給人從不收利息,這樣就損害了他的利益。盡管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夏洛克還是同意借錢給安東尼奧,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如果安東尼奧拖欠還款的話,他將會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巴薩尼奧去了貝爾蒙特,他選擇了正確的盒子——鉛匣,也就是裝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贏得了鮑西亞。鮑西亞送給他一枚戒指,安東尼奧發誓將永遠把這枚戒指戴著。與此同時,鮑西亞的女仆娜瑞薩也接受了葛來西安諾的求婚,將自己的戒指也送給了他。
夏洛克的女兒杰西卡同自己的愛人克里斯汀•羅倫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親的錢和珠寶。而夏洛克也因為失去自己的女兒和錢財心情煩亂……當他得知安東尼奧在海上的投資全部喪失的消息之后,他決定向安東尼奧討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東尼奧的合同能夠履行。鮑西亞和娜瑞薩假扮律師,為安東尼奧辯論,使得夏洛克的計劃沒有達成。鮑西亞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約規定割下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是割這一磅肉必須嚴格按照契約執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傷害安東尼奧的性命。夏洛克無法做到,只好認輸。這樣,鮑西亞巧妙地挽救了安東尼奧的性命。同時,為了證明自己愛人是否專心,她們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為償還。最后,真相大白,安東尼奧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財產。
(三)聽讀或分角色朗讀全劇。
。ㄋ模┱w感知:
1、全劇主要塑造了哪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哪些?并找出他們之間的關系。
2、貫穿《威尼斯商人》全劇的矛盾沖突是什么?
三、訓練反饋:填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著名作品。課文節選的是全劇最精彩的一場戲。描寫了威尼斯商人 ( ) 和猶太高利貸者 ( ) 在法庭上的一場生死交鋒!巴崴股倘恕痹谄渑笥 ( ) 和朋友的妻子 ( ) 的幫助下,最終解決了這場沖突。
四、學習反思: 第二課時 一、預習導學1、自主預習
讀安東尼奧 夏洛克 巴薩尼奧 鮑西亞的臺詞,初步了解各自性格特點。
二、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ㄒ唬┳灾鲗W習,整體感知:
1、課文節選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是全劇的高潮,沖突圍繞什么展開?
2、本文以何處為轉機,分為前后兩個半場?兩個半場分別以哪位劇中人物為主?用簡略的語言概述其主要劇情。 (二)合作交流:人物形象分析
全劇主要塑造了夏洛克、安東尼奧、鮑西婭等人物,們的性格特點各是什么?(找出典型臺詞分析)
夏洛克: 安東尼奧: 鮑西婭: (三)學習探究
夏洛克的話就完全沒有道理嗎?請各抒己見。 三、訓練反饋
1、鮑西婭的語言中,你最欣賞的是哪幾句?為什么? 2、夏洛克的語言中,最能體現其性格特點的是哪幾句?
四、學習反思: 第三課時 一、預習導學 1、自主預習
小組內排練“法庭審判”一場戲,準備課堂表演。
二、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一)戲劇片段賞析:(合作學習)
1、戲的下半場,鮑西婭怎樣多方勸說夏洛克,給了他妥善解決糾紛的三個臺階,而夏洛克又是如何拒絕的?
2、戲的下半場,鮑西婭如何按照法律斷案,夏洛克又是怎樣節節敗退的?
3、這場戲的結局如何?
。ǘ└惺芎蜌w納本文的語言藝術特色 (自主學習)
莎士比亞是語言大師。哥德說:“莎士比亞用生動的語言來使人感動!鄙勘葋喌膽騽≌Z言是絢麗多彩和質樸自然的巧妙結合,既有濃郁的詩意又有如話般的流暢的特點。詞匯之豐富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見的。
公爵的這段話:“我很替你不快樂,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對質,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慈悲的不近人情的惡漢!焙啙嵉膸拙湓挘蜏蚀_而有力地描述了夏洛克的心地兇狠,感情冷酷和處事待人的態度。
貼切而又新穎的比喻,是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一大特色。他那高度的創作才華和廣闊的生活視野,取比自天上人間大海陸地,比喻新穎獨特、喻義深邃。
指出下列各句是誰說的話?運用了什么修辭?在表達上有什么效果?
1、你這樣沒有慈悲之心,將來怎么能夠希望人家對你慈悲呢?
2、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不難看到這位被雨果譽為“戲劇界的神人”的莎士比亞。確實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個高峰。我們應在有限的課外時間里,多多閱讀他的作品,學習他的語言,這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
。ㄈ⿷騽≈黝}(合作探究)
1、《威尼斯商人》的戲劇沖突主要產生在夏洛克和安東尼奧之間,劇本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怎樣的社會矛盾? 2、 作者莎士比亞在安東尼奧、鮑西婭等人身上寄托了什么? 三、訓練反饋:表演“法庭審判”一場戲。 四、延伸拓展
把握全篇劇情,展開想象,補充細節,把全文改成一則故事。 五、學習反思:
課題
15《棗兒》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了解劇情,了解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 2.了解現代戲劇藝術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熟悉劇情,領悟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情節、語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義,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鑒賞能力。 學習重點 1.把握劇中老人和男孩兩個人物形象,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 2.體會作品的象征手法 學習難點 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 學習課時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自主學習
熟悉課文
2、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二、預習交流、展示成果
1、 組內交流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2、 展示預習成果
三、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1 老人有幾次回憶起兒子棗兒小時候的事?他對男孩又是什么態度?這些反映出老人一種什么樣的心態? 2 作者想要借棗兒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3 課文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謠,讀一讀,想想它在劇中起什么作用? 4、學習中發現了什么新問題
四、訓練反饋、拓展延伸
聯系現實生活,關注自己周圍的老人和小孩孤獨的現象,了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五、歸納反思:
第四單元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難點:
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掛圖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課時重難點:準確讀出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把兩個單韻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嗎?這樣的字母叫復韻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復韻母。
板書:aieiui
問:這里的復韻母都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
講:像這樣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就叫復韻母。
二、看圖學習語境歌,引出aieiui
1、圖上畫的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教學語境歌: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2、這兩棵小樹苗怎樣?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圍籬笆的“圍”。
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里會發出的.聲音“éi”,圍籬笆的“圍”,都讀成第一聲就是我們要學的aieiui。
三、看圖學習字母ai
講:圖上的兩棵樹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發a的音,開口度大,聲音響亮,然后迅速向i滑動,i的發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
教師范讀:ai。
學生學讀ai。
ai有四個聲調:āiáiǎiài。
。w讀字母和四聲,個人讀,分行讀)
記憶āi的形。
四、看圖學習字母ei
1.圖上的小孩子在喂羊羔,他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講:ei發音的方法和ai一樣,要先發e的音,e讀重一點,i讀輕短一點,模糊一點,就成了ei的音
教師范讀:ei。
學生學讀:ei。
ei有四個聲調:ēiéiěièi。
(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讀。)
2.怎樣記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據發音來記形。
五、看圖學習字母ui
問:1.圖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講:圍籬笆的“圍”發第一聲就是ui的音,要先發u的音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
學生練習讀準ui的音。
板書四聲進行練習。
2.怎樣來記ui的形呢?
六、鞏固練習
看板書采用多種形式讀準音
課中休息:
兒歌:復韻母,真有趣,兩個字母在一起,
口形變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記。
七、講標調方法
aieiui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那么標調的時候應當寫在誰的頭上呢?
老師教你們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就告訴我們怎樣標調。
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標在后一個。
八、指導書寫:
兩個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學的一樣。
九、作業
練讀aieiui的四聲。
連寫aiei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