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資料
師:李四光的故事對你什么啟發? 生:要向李四光一樣愛思考、勤動腦、打破沙鍋問到底。
一開學,就有許多的問題縈繞著我,生字詞該怎么教才合適?課文要怎樣講才適度等?開學來的這幾周,對于生字、課文的教學,我一直都處于一種摸索的狀態,直到上周四的第二節課,聽了同級陳艷芬老師的一節課,給我很大的啟示,聽后讓我獲益良多,讓我對字詞的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老師教學的是《奇怪的大石頭》的第一課時,課的導入部分,陳老師用自制的精美的石頭圖片吸引了學生,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紛紛提問:“這石頭哪里來的?為什么說它奇怪呢?”而整節課當中最吸引我的是教學生字詞部分。本來最為沉悶的生字教學卻在陳老師的引導下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陳老師按照她一貫的教法,出示生字后,先請一個學生來讀,其余跟讀,讀完了又讓學生用“加一加、減一減、猜一猜”的方法學習生字,學生很有興趣地進行思考、學習,爭著說自己的學習方法。接著是開火車讀生字詞,學生也是爭著讀。學生會讀生字詞之后,陳老師并沒有就此結束生字的教學,而是讓學生找出難寫的字來,由老師帶著全班一起學寫。這樣的字詞教學,不僅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能真正地在課堂上掌握生字,使字詞的教學能真正落到實處,確實值得我去借鑒學習。
【教學建議及切入點】
1、課文中涉及到一些地質學知識,如:隕石、冰川等,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幫助理解課文。但不能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于地質學知識的滲透上,偏離本文主旨。
2、理解課文時,可在學生課前對課文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質疑,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后,本文可抓住三個主要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搜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3、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匯報預習效果:
⑴ 《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⑵ 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并介紹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