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讀后討論:
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2)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么重大成果?
(5)認真地想想“疑問”--“行為”--“成果”相互間的關系,你從中什么啟示?在小紙片每人動筆寫一名自己感悟最深的話,然后在小組里念讀,相互評價修改后把它張貼在教室一角的“凡人名言”欄里。
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愿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即加強對詞語的品味和語段的朗讀訓練,同時培養學生敢于求索的意識和精神。通過恰當的問題設計以回觀課文內容,弄清善于思考、敢于探索與獲取成果的關系,最后雙通過說寫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話,把語文的學習與人文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