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二、在教學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這句詩時,盡管在教學中,沒有強加給學生”挑”字在詩句中的正確讀音,而是采取了查字典的方法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但在課堂上我沒有清楚的處理“挑”字的教學,感覺當時有一點繞口,挑促織——讓學生聽老師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顯。雖然學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兩個孩子打著燈籠在捉蛐蛐,但學生不知道那個時候,蛐蛐應該是在石縫里或者草叢中比較隱蔽的地方,這樣捉蛐蛐就還得有一個過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為學生對捉蛐蛐的操作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知道這是用一根麥桿或者很細很細的樹枝在洞口撥弄,把蛐蛐撥出來,所以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找到正確的讀音。可見,教師的備課還應更細致些,才能在教學中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鉆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才能教學好每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