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風箏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
難點:理解為什么把風箏叫做“幸福鳥”。
三、課前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師:同學們聽出了這首歌在唱什么?(板書課題:風箏)
出示風箏圖片
3、師:是啊,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得飛翔,我們玩得多快樂。〗裉煳覀兙鸵獊韺W習第10課《風箏》。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著名作家賈平凹的童年,感受他們的快樂!
4、出示《風箏》,齊讀課題
5、師:課文中的小朋友還把風箏稱作什么呢?(板書:幸福鳥)
為什么把風箏叫做幸福鳥?(師在幸福鳥旁邊打上問號。)
二、初讀課文、預習感知
1、師: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風箏是幸福鳥?
2、反饋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
師:是啊,他們在做風箏、放風箏、甚至是找風箏時都是非常幸福、快樂的。
3、師:大家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3)、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①、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②、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 憧憬 依然 蹤影 似乎 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垂頭喪氣 半沉半浮 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根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第二課時
一、喚起情感,復習導入
師: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二、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師:那我們就先來感受一下做風箏時的快樂吧!誰能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寫出我們做風箏時心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1)、師:我們精心地做著風箏,在做風箏的時候大家會想些什么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
2)、師: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這時候大家的心情——(依然快活)
依然——它可以換成什么詞?(依然、仍舊、還是)
3)、師:為什么呢?為什么做出的風箏什么也不像,而我們卻依然快活呢?
4)、師:是啊,雖然做出來的風箏什么也不象,但是我們的憧憬, 我們的希望依然存在 ,我們依然可以和伙伴們去放風箏,依然可以把我們的風箏放得高高的所以我們還是快活的。
5)、師:誰能把這種快樂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先自己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