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點出精彩──《奇怪的大石頭》教學案例
李四光提出的5個問題是文章很好的切入點和著眼點,通過對5個問題的研讀,一個愛思考,對問題執著追求,刨根問底的李四光已深深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
3、師:最后他的疑問解開了嗎?這塊石頭是怎么來的?
生:這塊大石頭師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師:他是怎么弄明白的?
生:……
4、師:如果前面的疑惑用五個大大的問號來表示,那么這個石頭之謎解開了該用什么號?說說理由。
生:“。”因為問題的答案已經揭曉
生:“!”因為這些問題困擾了李四光很久,今天終于有了答案,他很激動,很興奮所以用“!”
師:同學說的都有道理,還有其他的答案嗎?
……(生驚訝,沉思)
生:我知道了“,” 因為李四光研究完了這塊大石頭后仍然繼續研究,又發現了第四紀冰川漂流的遺跡,所以她的研究還沒完,用“,”。
師:“你們贊成誰的意見?”
(生一致認為第三種意見板書“,”)
師:“如果再給后面加個標點符號,你認為用什么號最合適!”
生:“……”因為李四光的研究并沒有就此停止。
生:我也同意,李四光的此后一直都在不斷地研究,直到他生命的結束。
……
用標點符號來設計板書,串聯文章的主要情節是本課設計的一大亮點。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對課文全面的多方位的理解,激起學生思考的興趣,擦亮學生思維的火花;同時這樣設計對于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執著追求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
五、總結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通過前面的鋪墊,李四光的形象也漸漸飽滿,此時的說話訓練已是水到渠成。
【板書設計】
石頭→?????→,→……
【教學反思】
反思本課教學,有這么兩個比較突出的地方:
一、巧設提問,擦亮思維火花
本課教學設計,教師提問不多,但卻精練。文章主要就抓住三個問題展開教學:
1、“文章的題目是《奇怪的大石頭》,這塊石頭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
2、“關于這塊石頭,李四光產生了哪些疑問?”
3、“最后他的疑問解開了嗎?他是怎么解開的?”,每個問題都能很好地發掘學生思維的空間,尤其是對第二個問題的研讀,讓學生從5個問題入手,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在發現中,李四光善于提問,勤于思考,執著探求問題答案的形象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正因為有了這些精巧的提問,才會使學生不斷擦出思維的火花,照亮富有生氣的課堂。
二、標點串聯,激起多元思考
本課教學設計最大的亮點,在于教師用標點符號來設計板書,串聯文章的主要情節,通過對板書標點的選用,啟發學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精彩的回答層出不窮,在一句句精妙的回答中,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執著追求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更加豐滿。這些標點點出了石頭的啟示,點出了學生的智慧,點出了課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