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周曉燕
課例大教研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針對這一篇課文,我們上過組內研討課之后,本人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談話導入,找準切入點.
在課前預習中,我要求學生充分收集有關孔子和老子的資料.課堂伊始,我請學生交流自己對孔子的理解,促使學生主動的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孔子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及時抓住有效的信息,并以此為切入點相機導入,展開教學.
我個人認為這種導入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兩點:首先,教師必須對孔子,老子以及他們生活的時代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對教材的內容要吃透,力求在教學中能夠運用自如.其次,時間上要有所把握,不能喧賓奪主,沖淡了對主要內容的教學.
二,抓住中心,找準關鍵點.
學習這篇課文,我抓住文章中的關鍵的一句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行為,也敬重他們的品行"這句話展開教學的.主要讓學生體會孔子和老子的品行.然后讓學生抓住關鍵句段進行研讀,體會出你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樣子的,你眼中的老子是什么樣子的.在對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一篇文章要講的內容很多,我們要學會取舍,合理取舍的同時更要會抓住重點.這樣才能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三,感悟詞語,找準重心點.
對于詞語的處理,我采用在情境中理解,在評議中感悟. 詞語是構成句子的基本單位.理解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
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從而讀懂句子,進而讀懂課文,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學中,詞語的理解往往陷入程式化的"說說詞語的意思用詞語說話"之中,不免枯燥,呆板.課堂上要為學生理解詞語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切的情境,一個生動的語境和一個自由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 在體會孔子拜師所遇到的艱辛時,引導學生透過"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詞語,展開豐富的想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孔子,體會拜師的艱辛.力求使詞語教學變得既有"語文味",又充滿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