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8-05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使用生字卡、工具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來學習生字和詞語;

  2、激發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意;

  3、組織學生交流和搜集資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質。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學無止境”的含義,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

  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的幻燈片;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名言和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板書課題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課題)

  2.師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圖片和資料,閱讀資料袋。(重點交

  流    

  《論語》,老師出示幻燈片)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借助工具書自學,適當指導)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1、交流匯報搜集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背一背。

  2、談一談初步學習的體會

  3、師生評價

  四、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

  2、綜合性學習(可以課后完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繼續學習

  (出示幻燈片)說一說孔子拜誰為師?為什么拜師?

  二、深入研讀   感悟品質(重點閱讀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

  你  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 

  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 到了洛陽。(重點詞語理解)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謙 虛禮貌)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謙虛禮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學詞“毫無保留”、“傳 授”。)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

  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為什么? 

  4、多維評價(思考的狀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聯系實際   升華情感

  1、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

  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課文的感受;

  3、進一步體會最后一段的意思:  

  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聞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學而不厭

  ↓

  拜師                                               學無止境

  ↓

  老子——  淵博、 迎候   、愛護晚輩  →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一、復習引入

  1.師: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咱們班聽課,你們的心情怎樣?這讓我想起了孔子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希望你們能用你們積極認真的學習狀態來歡迎所有聽課的老師和領導們。好嗎?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生齊)《孔子拜師》。

  3.通過第一課時的初讀課文,孔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

  4.師:那課文是用怎樣的語句寫出孔子的這些特點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能表現孔子謙虛好學、尊敬老師、求知若渴的句子

  二、品味研讀,感受孔子品行

  1.相機出示:第一句:

  曲阜到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用心讀讀這句話,看哪些詞給你印象很深。用小圓點畫下來。)

  順學而導:

  (1)孩子們,上千里是個什么概念呢,從團結到壺鎮有3公里,也就是說,曲阜到洛陽相當于從團結到壺鎮距離的330倍多。而那個時候,沒有輪船、沒有汽車,更不可能有高速公路,孔子全憑一雙腳,踏遍千山萬水,求訪名師。讀到這,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2) “風餐露宿”什么意思?誰來說說(在風雨中吃飯睡覺,形容孔子一路上的艱辛)“日夜兼程”呢?(不分白天黑夜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

  讀讀這兩個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想一想,孔子日夜兼程、風餐露宿幾個月的旅途中會遇到些什么困難?請仿照這個句式來說一說:

  小黑板出示:

  從曲阜到洛陽,上千里路,孔子可能___________

  指名說說。

  師:是呀,他可能遭遇到……遭遇到……遭遇到……但是,一心求學的孔子后悔了嗎?退縮了嗎?從哪個詞看出?(終于)是呀, “終于” 這個詞,表明孔子經歷了千辛萬苦,終于戰勝了旅途的艱難。

  小結:看,我們抓住關鍵詞,就體會到了孔子的品行。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感受。

  一心拜名師,哪怕千里路遙遙,再讀

  2、過渡:憑著求學的信念,憑著堅強的毅力,孔子終于來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洛陽,在這里,他見到了一心要拜訪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長袍,頭發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歲的老人老子。

  (1)初次見面,兩個人說了些什么呢,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后邊的內容,用“ ——”畫一畫孔子說的話,看能體會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抽一名學生讀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話。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3)師:千里迢迢,終于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又表現出他怎樣的品行呢?

  (4)讓學生談體會。指導結合具體詞語說,板書。

  (引導體會“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板書“學無止境”,實際上,學無止境這個詞就是孔子說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學無止境嗎?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嗎?正因為學無止境,所以孔子才不遠千里前來拜訪(板書)老子,正因為學無止境,孔子三十歲了還要日夜兼程地趕到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5)你對哪句話體會更深刻,就起來讀給大家聽。相機指導。

  (6)面對這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當時已經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么說的?

  出示老子的話:

  “你是——”老人見這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師:誰來讀老子的話?從老子的話中,你能體會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說。哪個詞最能表現老子的謙和有禮?“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書:迎候)是的,一個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對一個來向自己討教的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說“迎候”,這是多么的謙遜、大度、有禮。

  (7)同樣是“等待”的意思,孔子是怎么說的呢?

  出示兩個句子:

  ①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多謝老師等候。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讀一讀,好不好?為什么?(顯得沒有禮貌)

  師: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說話彬彬有禮,用詞準確。我們一起來用心讀一下他們的話。

  (8)分角色朗讀。

  師:咱們來讀好這段對話,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和老子的謙遜有禮。(出示整段對話)

  (a)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讀孔子說的話,一組讀老子說的話,師讀敘述語。

  師:一個謙虛好學、尊敬老師,一個博學多才而又謙和大度,這一老一少的話多有意思,你們也學會了謙虛好學了嗎?誰體會得好,想讀好這段對話。你可以自由請人和你對話。

  師:體會得太好了,你們同桌也學他們的樣讀讀吧。

  同桌對讀,再分大組對讀。)

  (9)同學們看,一段精彩的對話描寫就生動地刻畫了兩位大師的美好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這樣說的,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請讀第三段。出示:

  從此,孔子每天……傳授給他。

  ①孔子是怎么做的?(讓學生抓住句中的“每天”、“隨時”。說明孔子怎樣?有了問題就問,難怪孔子總是告誡他的弟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②孔子的謙虛好學深得老子的喜愛,老子“毫無保留”傳授。(板書:毫無保留  傳授)

  讀到這里,孩子們,你有什么話要對孔子說嗎?

  4.過渡:正因為孔子如此謙虛好學,老子這樣謙和而又誨人不倦,所以……

  出示末段: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感悟孔子思想

  總結:孔子一生勤奮好學,他認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指出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他謙虛好問,經常告誡他的門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正因為如此,他才最終成為了一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今年,孔子已經2558周歲了,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舉行祭孔大會,緬懷這為至圣先師。讓我們站起來,大聲朗誦孔子的這些名言,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結束今天的學習。

  幻燈出示: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板書:

  孔子     謙虛好學、尊敬老師     誨人不倦

  ↓

  老子     謙遜、大度、有禮   毫無保留  傳授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            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 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      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      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孔子拜師》這一課,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第五十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端起書自由朗讀課文,讀書時,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清文字障礙。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看黑板,剛才在同學讀書時老師發現有些詞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我們一起把它讀準了。

  風餐露宿  風塵仆仆

  日夜兼程   佩服  納悶  曲阜

  大家把這些詞讀準了,還要能寫準這些詞,我們趕快在本子上把這幾個難詞寫一遍,寫的時候做到姿勢端正、書寫正確。

  6、查讀書情況。

  攔路虎被我們解決了,現在誰想把這個故事讀給大家聽聽?(抽生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讀錯的地方,給他們記著,讀的好的地方我們向他學習。

  三、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⑴ 讀一讀。

  ⑵ 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四、當堂訓練

  ①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五十三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學習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二、 出示自學指導:

  ①孔子是怎樣的人?

  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資料袋”及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研讀課文。

  ②孔子為什么拜師?怎樣拜師?

  學生結合課文相關語句來理解。

  ③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一”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三、 后教環節:讀中感悟,學習品行

  1、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

  “佩服“是咱這課的生字,但老師發現同學們把這個詞語讀的很準,可見平時我們常用這個詞語。說說你佩服誰?為什么佩服他?那咱這篇課文中的人們佩服誰?——是孔子和老子。請同學們自己從課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他們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請同學們再次回到課文中,默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2、班級交流:

  (1)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 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什么樣才是遠近聞名,那孔子只是一名老師憑著什么而遠近聞名呢?

  是啊,他學問淵博,人們都愿拜他為師,可是孔子卻覺得自己不夠淵博,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孔子謙虛好學,板書:謙虛好學)

  還從哪看出孔子一定要拜師的原因?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師:可是老師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不就到頭了嗎?

  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是啊,工作了,還要學習,直到老都要學習,真是活到老,學到老,這就叫——學無止境。(板書)

  (2)孔子正是有了這種學無止境的想法,所以他毅然選擇了遠離家鄉去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拜師的過程一帆風順嗎?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孔子拜師艱辛的詞。

  學生畫:(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終于)

  想象一下:曲阜離洛陽相距上千里,距今兩千多年前,當時沒有汽車,路途沒有旅店,憑的只是兩只腳板,孔子在拜師路上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樣做的呢?

  孔子也許會遇到炎炎夏日,烈日當頭照著,也許寒風凜冽,……渴了,他……;餓了,他……;累了,他……;晚上,他……幾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孔子在拜師過程中歷經千辛萬苦,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孔子拜師的艱辛。

  孔子戰勝了種種困難,再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頑強意志。

  孔子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高興心情。

  老師此時也被孔子拜師的執著精神打動了,我想用動情的朗讀,讀出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你會看到怎樣的孔子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師范讀)

  請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此時的孔子站在你面前會是什么樣?——風塵仆仆。學生模仿老師,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3)孔子終于見到了他最想見到的老師了,課文有一段孔子和老子的相見的描寫,同桌先自由練習,把當時兩位圣人見面的情景再現。

  學生自由練習,然后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直接讀人物語言。

  你是——(學生拖長音,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因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誰,所以老子是問“你是——”

  小結:會讀書的同學,能讀出標點符號所包含的意思。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疑問。

  從兩位同學這么生動的表演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孔子、老子?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從迎候、拜訪等詞語體會——有禮貌 

  四、總結提煉,升華情感

  1、拜師成功后,老子是怎么教授?孔子怎么學?

  生(朗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做到了虛心好學。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做到了誨人不倦。

  板書——誨人不倦。

  2、同學們想不想夸夸他們?學生交流

  師:對兩位圣人的贊美,我們可以用一副對聯——上聯是“孔子拜師虛心好學”,下聯是“老子授徒誨人不倦”,橫批是——學無止境。

  同學們,孔子的虛心好學、老子的誨人不倦被世人稱頌,正是他們做到了學無止境,才學識淵博,得到后人的敬仰。來,請大家端起課本,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對兩位圣人的敬佩。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等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

  教學重點:

  1: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拜師的經過;

  2: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

  教學難點:

  1:體會孔子勤奮好學的品行;

  2: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提出問題

  課前活動:背誦孔子的名言,p69頁

  1·引入課題

  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們,都是我的老師,今天就讓我們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

  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孔子拜師》,齊讀課題,(出示卡片區別子的讀音)你是否記得孔子怎樣拜師的嗎?課文的順序(ppt)你了解孔子和老子嗎?

  孔子(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生匯報

  師:聽了同學的介紹老師知道了孔子和老子是很有學問的人,老子是孔子的先生,也就是孔子的老師,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為什么他還要去拜老子為師呢?請快速瀏覽課文看誰最快找到人們評價孔子和老子的句子?

  二.解決問題

  1.生匯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ppt)點名讀,齊讀

  a.齊讀句子,理解敬重,你能給它換個詞嗎?

  b.換詞:尊敬,敬仰(齊讀)

  2.細讀課文,品讀句子

  師:為什么人們敬重他們的品行,你能否從孔子拜師這件事來說說你的體會。

  生匯報:

  師:你能從文中找到能說明孔子品行高的詞或句子?首先請同學快速默讀(提醒:不出聲),并用直線畫出來,然后四人小組人進行交流,最后推選代表發言,其他人做補充。

  a.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b.指導點評,及時評價(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調整,順學而導)

  重點詞句:ppt

  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師:齊讀句子,你從這句話真的了什么?(孔子拜師的艱辛)你從哪幾個詞體會到了孔子拜師的艱辛?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的趕路,說孔子求取知識的心情急切。

  “終于”因為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遙遠。

  2.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學生孔丘特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近義詞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迎候。分角色讀

  多謝老師等候。

  3.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一句話你能換個四字詞?學海無涯,學無止境

  3.師:看,孔子是多么值得我們去學習,想與孔子交流嗎?ppt

  運用:孔子,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一個勤學好問的人)

  學生自由發揮,結合自己的感悟

  三.升華主題

  師:孔子是個謙虛好學的人,那么他的老師——老子呢?請大家齊讀第三自然段。

  1:拓詞:選擇題的形式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子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這句話你認為一下的那個解釋最合適?(誨人不倦)

  a:勤學好問b虛心求教c誨人不倦

  2:師:正是因為孔子的虛心求教,老子的誨人不倦,所以:ppt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師:現在你們明白了人們為什么敬重他們的品行了嗎?

  孔子的勤學好問,老子的誨人不倦

  四.總結

  師:.孔子和老子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學者,他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的精神,思想,品行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孔子的勤學好問,老子的誨人不倦。

  五.課外延伸:

  1.背誦p69孔子的名言。

  2.搜集孔子的名言,并熟記。

  板書設計

  孔子拜師

  老子

  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學海無涯

  學無止境

  誨人不倦勤學好問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1、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2、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3、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3、問題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1、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⑴ 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⑵ 有了這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⑶ 自己再讀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2、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⑴ 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⑵ 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合書上的內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⑶ 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① 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② 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謙虛禮貌)

  ③ 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ⅰ 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ⅱ 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①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 多謝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3、齊讀三段:

  ⑴ 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⑵ 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

  (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⑴ 讀一讀。

  ⑵ 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舉手匯報。

  3、進一步指出:傳統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剪

  扎

  編

  織

  民間工藝 繡    (泥人、彩繡、陶藝、微雕、篆刻)

  雕

  塑

  繪

  ……

  傳統文化

  戲劇

  民族藝術 園林建筑

  民族舞蹈

  ……

  節日風俗

  風俗習慣 各地風俗

  各族民族風情

  ……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⑴ 學生說一說。

  ⑵ 教師建議。

  2、組成活動小組:

  ⑴ 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⑵ 確定活動目標。

  ⑶ 擬定活動計劃:

  ① 確定內容。

  ② 確定活動方式。

  ③ 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④ 設計出活動計劃。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7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初步認識了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創始了儒家文化,開創了興辦私學的先河,以他對東方文化的卓越貢獻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這里有一段關于孔子的錄相,請看:(放錄相)

  2、此時,你的心中對孔子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生自由談)

  3、人們對孔子的感情和你們一樣,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誰愿意讀一讀?大家一起讀。

  4、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之處就在于學問深、品行高。課文在介紹他們的學問和品行時,更側重于哪一方面呢?(品行高)

  二、研讀感悟

  1、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課文的哪些詞句能讓你感受到他們品行的高尚?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朗讀感悟。(首先我們一起來談談孔子吧,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孔子的語句讓你感動呢?)

  A、談孔子。(生自由匯報,隨機出示相關語句)

  (1)課件出示句子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該生談——其他小朋友也讀讀這句話,有補充嗎?

  師結:到了成家立業的而立之年,已經遠近聞名的孔子還千里迢迢地去追求學問,多么謙虛好學、永不滿足的孔子呀!

  能讀出謙虛好學、永不滿足的孔子的形象來嗎?自己試一試——誰愿意帶著自己的感受,表演讀一次?——齊讀這一段

  (2)課件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求學的艱難,孔子拜師決心大、意志堅……)

  引導學生抓住“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終于”等詞語重點感悟。(課件變化,顯示這幾個關鍵詞為紅色)

  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在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況下一步步、一天天走到洛陽的,而且路途上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幾個月,才終于走到了洛陽。孔子求學有多么艱辛啊!而孔子拜師的決心是多么的大,意志又是多么的堅啊!

  你能讀出這種感受來嗎?(自由練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

  (3)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其他句子(可引導: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寫孔子的語句讓你感動嗎?)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學生說到哪一句,簡短地談談感受,再練習朗讀哪一句(分別由四個大組齊讀)

  重點學習第3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一個成語怎么說?板書:學無止境(課件顯示成語,紅色)

  師:正因為學無止境,所以永不滿足的孔子在已經遠近聞名、學有所成的而立之年還要去拜師學習,其實學無止境是孔子拜師的真正原因。(全體同學齊讀這一句)

  師小結:從孔子決意拜師,到他見到老子后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認真地進行了朗讀和感悟,此時,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孔子呀?(謙虛好學、永不滿足、尊敬老師、講究禮儀……)板書:謙虛好學

  B、談老子。

  (1)老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能結合文中寫老子的`有關句子談談嗎?

  課件出示句子:

  “你就是仲尼呀,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2)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相機顯示“迎候”“毫無保留”為紅色字體(老子謙和大度、誨人不倦、關心晚輩、真誠無私……)板書:誨人不倦

  (3)剛才同學們對文章重點語句的揣摩、體會很不錯,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讀好2、3自然段,全面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感受人物的品行。

  (4)小結:正因為孔子和老子謙虛好學、誨人不倦的品行,才贏得了后人對他們的敬重。讓我們大家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后這段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3、表演對話,加深感悟。

  (出示課件:課文中的孔子拜師圖)這就是課本上的孔子拜師圖。找到了課文中和這副圖相關的段落和句子嗎?同桌兩人為一組,先準備準備,待會兒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扮演孔子和老子,表揚孔子拜師的場面。

  指名學生上臺表演,再次感悟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

  三、拓展延伸,倡導經典。

  1、孔子的一生,留下了許多反映自己思想的名言,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收錄在《論語》中,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其中的幾句(課件出示)。先跟著老師讀一讀,老師帶讀后適當講解含義——你能讀好哪一句?——齊讀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不亦(yi)說(yue,高興)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yan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明智)也”

  “學而不厭,誨(huì,教導)人不倦。”

  2、孔子的許多教育思想對于今天的我們仍具有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今后能去讀讀《論語》,在孔子的言論中更多的去感悟他的學問思想和高尚品行。(課件出示《論語》圖片)

  板書:17孔子拜師

  孔老

  子子

  謙虛好學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認讀及書寫。

  教學難點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導入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課題)

  (板書: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讀zǐ)

  2.學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資料,閱讀資料袋。(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認記“丘”。)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背一背。

  2、你還知道那些名言?

  四、綜合性學習

  布置任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一、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謙虛禮貌)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謙虛禮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為什么?

  (4)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二、再讀全文,再感受。

  三、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老子

  學生  拜師

  課后反思:

  學生能利用書中的資料和文后的資料來了解人物,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然希望能從課外獲取更多資料作為補充,這樣可以豐富大家的知識。讀文談感受有進步,能找出文中的詞句來理解,讀懂了課文。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9

  孔子拜師

  學習目標: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和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們了解他嗎?介紹孔子。

  二、整體感悟,理清順序

  1. 自由讀課文。

  2. 想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檢查預習

  1. 指名讀課文。

  2. 討論;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四、合作學習

  1. 讀課文。

  2. 思考、交流:人們崇敬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 評價。

  五、小組匯報

  1. 指名小組匯報。

  2. 相機指點,隨課文理解詞語。

  3. 指名讀書。

  4. 歸納解詞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

  六、談談讀書后的感受

  七、讀課后選做題

  1. 讀。

  2. 交流意思。

  3. 說說你在課外收集的孔子名言。

  4. 閱讀資料袋,交流收集的'知識。

  八、綜合性學習

  1. 本課引起興趣,布置活動內容。

  2. 準備怎樣開展活動,討論計劃。

  九、生字教學

  1. 抽讀詞卡。

  2. 擴詞訓練。

  3. 指點書寫。

  4. 學生練習。

  課后反思: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從中了解孔子作為一代名師為什么受人尊崇,讓學生運用多種讀法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含義,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堂上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做了很好的引領,學生自由組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探究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使用生字卡,工具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來學習生字和詞語;

  2,激發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意;

  3,組織學生交流和搜集資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質.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學無止境"的含義,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

  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板書課題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板書課題)

  2.師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圖片和資料,閱讀資料袋.(重點交 流

  《論語》,老師出示幻燈片)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借助工具書自學,適當指導)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1,交流匯報搜集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

  (2)背一背.2,談一談初步學習的體會

  3,師生評價

  四,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2,綜合性學習(可以課后完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繼續學習

  (出示幻燈片)說一說孔子拜誰為師 為什么拜師

  二,深入研讀 感悟品質(重點閱讀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

  你 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

  (1)談孔子

  (2)談老子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

  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 為什么

  4,多維評價(思考的狀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聯系實際 升華情感

  1,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

  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課文的感受;

  3,進一步體會最后一段的意思:

  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聞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學而不厭

  ↓

  拜師 學無止境

  ↓

  老子—— 淵博, 迎候 , 愛護晚輩 →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對“日夜兼程、風餐露宿”等詞語的理解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通過拓展閱讀、課外資料的展示,了解孔子、老子。交流所收集的孔子、老子的名言。

  3、學寫12個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理解“學習是無止境的”。

  3、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古代的大思想家,他們是誰呢?(板書:孔子   老子)

  2、千百年過去了,孔子和老子為什么能受到人們的敬重呢?這堂課,讓我們繼續在課文《孔子拜師》里,去揭開這個秘密。

  二、整體研讀

  1、故事里,老子是孔子是個怎樣的人,給你什么印象呢?默讀課文,劃起有關的句子,并在旁邊注明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三、重點研讀

  緊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一)談孔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個句子:

  ⑴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⑵ 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理解: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個詞,你怎么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曲阜與洛陽相距上千里啊,那時,沒有汽車,沒有飛機,孔子是靠著雙腳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幾個月到洛陽求學。想一想,這一路上,孔子會遇上些什么呢?

  對啊,這一路走來,不簡單啊,讓我們再來讀讀句子,再來感受孔子求學路上的艱辛。

  ☆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后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理解孔子謙虛、好學)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呢?你身邊有這樣的事例嗎?(說話拓展)

  (二)談老子

  ☆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迎候換成等候,可以嗎?為什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禮  誨人不倦)

  (三)整體回顧課文,感悟孔子、老子的高貴品格

  看板書總結: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老子謙和大度、誨人不倦,讓一起再來讀讀第二自然斷,再次感受兩位思想大師的高尚品格吧!(分角色讀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閱讀

  1、過渡:正因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們的佩服與敬重。孔子門下有許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了下來,編成了《論語》。而老子撰寫的《道德經》,這兩本書對后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課后,大家可以去找來讀讀。

  2、學習是無止境的。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為了學問,也有過許多動人的故事,現在,讓我們一同到文章中去讀讀這些故事吧!(閱讀《參考讀物》(下)閱讀天地二)

  五、小練筆

  學習無止境,生活處處需要學習,讀書、做人……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些刻苦求學的人和事呢?請你寫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綜合性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2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

  1、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

  2、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難點:

  1、從孔子和老子的言行中了解他們的品行。

  四、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出示詞語,指生認讀

  曲阜  納悶  長進  請教 傳授  敬重

  相距  迎候  等候  品行  老聃  淵博

  風塵仆仆   遠近聞名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無保留

  2、  用上上面的詞語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師板書課題。

  二、啟發設疑

  1、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自由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1)、指生讀,思考:你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三、細讀課文,品味孔子的品行

  1、潛心默讀課文,想一想:人們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你是從那些句子體會出來的?可以用筆畫一畫,在句子旁邊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師生交流

  3、出示句子: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1)、淵博是什么意思?(知識豐富)

  (2)、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理解“遠近聞名”并試著換一個詞。

  (3)、讀一讀,你體會出什么?板書:謙虛

  (4)、自由讀,齊讀,讀出謙虛的語氣。

  4、出示句子: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1)、輕聲讀,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孔子具有什么品行,是從那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2)、指生匯報,教師板書:彬彬有禮

  (3)、指導朗讀,要讀出彬彬有禮的表現。

  5、出示句子: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1)、隨機談體會,理解特地的意思。

  (2)、指導朗讀

  6、出示句子: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那個此體會到的?

  (2)、師:孔子說:“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  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3)、師:用一個成語來代替它就是“學無止境”,并板書在黑板上。

  (4)、師: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泉水流不盡,知識學不完、活到老,學到老。)

  (5)、誰能聯系實際生活來說說?(如:爸爸媽媽工作怎么多年了,還要讀書看報來學習。。。

  7、指導朗讀上面的三個句子,一起當當謙虛有禮的孔子,讀好上面的句子。

  8、課文當中還有哪些句子也讓我們體會到孔子的品行?大家再仔細找一找。

  9、出示句子: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1)、指生讀,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板書: 好學

  (2)、指導朗讀,讀出孔子的好學。

  10、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說明了孔子具有什么品行?隨機板書:不怕吃苦

  (2)、相距上千里說明什么?(路途遙遠)

  (3)、這讓你想到哪些成語?(千里迢迢、萬水千山)

  (4)、你能讀出“遠”嗎?你讀到“風餐露宿”這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5)、體會“日夜兼程”的意思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

  ———————,孔子在趕路。

  2)讀出一路艱辛,求知若渴

  不管風雨,孔子風雨無阻地在趕路,讀

  不論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趕路,讀

  不分晝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趕路,讀

  11、師:課文學到這,我們知道了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加上自己對他的評價。

  四、回讀課文,感悟老子的品行

  1、師過渡:正是因為孔子謙虛好學,彬彬有禮,不怕吃苦的好品行,才成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老子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指的孔子千里之外去拜他為師?

  2、默讀課文,劃出體現老子品行的句子。

  3、師生交流,出示句子:

  (1)、“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哪個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體會到什么?

  5、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呢?

  6、出示孔子的名言,進行誦讀。

  7、小結:孔子和老子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品質值得我們佩服和敬重,更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四、作業布置

  1、看有關孔子和老子的書籍,進一步了解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品質。

  2、摘抄并背誦孔子的名言。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3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很多老師,大家都以燦爛的笑臉表示對他們最真誠的歡迎。這讓我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知道《論語》這部書中記錄了誰的言行嗎?

  (板書:孔子)

  2、交流:關于孔子,你還知道些什么?(學生課外收集資料)

  同學們能通過問父母、上網查找、看書等多種途徑了解信息,可見大家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后資料袋中對孔子的介紹,你還能記住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教師小結:一個人能稱為“家”不簡單,孔子卻同時譽為兩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偉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為什么會有如此成就呢,學了今天這篇課文可能會有所啟發。

  (板書:拜師)

  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板書:向誰、為什么、去哪里、怎樣)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中,相信你們只要用心讀書,一定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書時,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掃清文字障礙。

  看黑板,剛才在同學們讀書時老師發現有些詞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我們一起把它讀準了。

  等候  止境     傳授   佩服  納悶   品行   曲阜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課文中還出現了一些名字,是不是把你們搞糊涂了呢?

  出示: 孔子  孔丘  仲尼

  老子  老聃

  這到底是幾個人呢?

  師: “子”是當時特別有學問的人才能用的尊稱,可見孔子、老子是學問頗深的人。為什么孔子自稱為孔丘,而老子卻稱他為仲尼呢?古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講究的。自己稱自己時,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謙虛有禮。對別人就不能直接稱呼名,而要用字,這也表示謙虛有禮。

  3、再次讀文,說說主要內容。

  攔路虎被我們解決了,請你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方法:

  a、指名試說。

  b、出示:孔子(什么時候)(為什么)拜(誰)師。

  也許拓展課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生:孔子三十多歲的時候,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拜老子為師。

  我們通過拓展課題的方法將文章主要內容說得完整而有條理,這個方法不錯,以后我們可以嘗試著使用。

  三、交流已知道的問題。

  有些問題比較淺顯,你能馬上回答出來嗎?孔子向誰拜師?

  (板書:老子)

  你對老子有多少了解呢?原來老子是個這么了不起的人物,難怪孔子要向他拜師呢!

  孔子去哪里拜師呢?你從文中找到答案了嗎?

  孔子為什么要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這兩個問題是這節課我們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下面,讓我們走進文章的第一段,你知道孔子為什么為什么要拜師嗎?

  四、讀中感悟,學習品行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呢?你能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嗎?

  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誰能談談自己的理解。

  什么樣才是遠近聞名,那孔子只是一名老師憑著什么而遠近聞名呢?

  是啊,他學問淵博,人們都愿拜他為師,可是孔子卻覺得自己不夠淵博,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孔子謙虛好學)

  (板書:謙虛好學)

  (二)、學習第二段

  1、正是因為孔子謙虛好學,所以他毅然選擇了遠離家鄉去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拜師的過程一帆風順嗎?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學生畫:(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終于)

  師:這些詞語都寫出孔子拜師一路艱辛。你們能想象一下孔子這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嗎?

  師:假如你們現在就是孔子,會怎么做?

  生:我會懷著永遠不放棄的希望向前走著,去洛陽拜師。

  師:又是風來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早點見到老師,就能學到更多知識。

  師: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我得趕路。

  師: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覺啊?

  生:我打個盹就行了。

  師:餓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飯啊?

  生:我會去樹林里找野果子吃。

  師:白天趕路晚上趕路,就是哪個詞?

  生:日夜兼程。

  師:在露天吃飯在露天睡覺,就是哪個詞?

  生:風餐露宿。

  老師此時也被孔子拜師的執著精神打動了,我想用動情的朗讀,讀出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你會看到怎樣的孔子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師范讀)

  此時的孔子站在你面前會是什么樣?書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得非常好——風塵仆仆。你理解“風塵仆仆”的意思嗎?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呢?

  小結:不知不覺中我們就理解了“日夜兼程”、“風餐露宿”和“風塵仆仆”的意思,理解詞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簡單的詞語可以通過字面理解,“風塵仆仆 “這個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 “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了理解。同學們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

  你們想讀讀這句話嗎?

  指導朗讀:

  (a)孔子在拜師過程中歷經千辛萬苦,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孔子拜師的艱辛。

  (b)孔子戰勝了種種困難,再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頑強意志。

  (c)孔子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高興心情。

  2、(出示插圖)好學的孔子終于來到了洛陽,你能看懂圖中所畫的內容嗎?

  生:孔子來到洛陽向老子行禮拜師。

  師:拜是古代的一種禮節,不同的場合拜的方式也不同,在這樣的場合,要把左手放在右手的外側,身體前傾,頭略低于手。

  師:現在請你輕輕地起立,讓我們走入文本,隨著孔子去思、去想、去做。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呀,孔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地趕來,此時此刻他看見洛陽城外,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迎候著他,這就是他尊敬的老師呀。讓我們隨著孔子深深地一拜。(引導學生做拜的動作)

  師:在這一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覺孔子拜師的心意很真摯,他很想拜老子為師,他是個很懂禮貌的人,他很尊敬老子,并想跟他好好地學習。

  師:孩子們,就將你們感受到的這些融入到課文的朗讀之中吧!請你輕輕地坐下,同桌讀讀老子與孔子的這段對話,把當時兩位圣人見面的情景再現。

  學生自由練習,然后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直接讀人物語言。

  你是——(學生拖長音,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因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誰,所以老子是問“你是——”

  小結:會讀書的同學,能讀出標點符號所包含的意思。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疑問。

  3、出示帶有“迎候、等候”的對話。

  你們發現這兩個句子中的一組近義詞了嗎?這兩個詞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調換位置讀一下,感覺合適嗎?

  小結:可見作者用詞之準確,我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呀!

  4、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師:可是老師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不就到頭了嗎?

  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人嗎?

  小結: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有的同學學習已經很好了仍然很勤奮,爸爸媽媽工作了還在學習,有的爺爺奶奶還在上老年大學呢!你能把這句話換個成語來說嗎?

  (板書:學無止境)

  “學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度,他向老聃學習禮教;向萇弘學習樂理;向師襄學習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也就是說學習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是他提出來的。

  五、總結提煉,升華情感

  1、拜師成功后,老子是怎么教授?孔子怎么學?

  生(朗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師:做到了虛心好學。

  生: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師:當孔子隨時隨地向老子請教,老子會厭煩嗎?當孔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老子會怎樣做?這種不知疲倦,有耐心地把知識傳授給別人,叫“誨人不倦”。

  (板書:誨人不倦)

  2、今天我們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走進了孔子,認識了老子,現在我們要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零距離接觸。請你選擇一個方面,說一句或幾句話。說話訓練:

  a、我想對孔子說:                             

  b、我想對老子說:                             

  c、我想對孔子和老子說:                         

  師:對兩位圣人的贊美,老師為他們送上一副對聯——上聯是“孔子拜師虛心好學”,下聯是“老子授徒誨人不倦”,橫批是——學無止境。

  同學們,孔子的虛心好學、老子的誨人不倦被世人稱頌,正是他們做到了學無止境,才學識淵博,得到后人的敬仰。來,請大家拿起課本,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對兩位圣人的敬佩。

  六、推薦作業,課后延伸

  同學們,正因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們的佩服與敬重。孔子門下有許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了下來,編成了《論語》。而老子撰寫的《道德經》,這兩本書對后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一條大河源遠流長,希望這堂課能夠給你打開一扇窗。對圣人的了解不能隨課文結束而停止,課后大家繼續搜集有關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進一步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針對文本特點和孩子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準確地認讀“兼”等7個生字,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等方式,理解“遠近聞名、淵博、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學無止境””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了解孔子的求學經過。

  3、學會用抓重點詞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學重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學難點: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學習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師的故事。(板書:孔子拜師)

  2、學生交流、介紹孔子和老子

  通過預習和搜查資料,小朋友對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誰先來向大家說說你了解到的情況。

  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誰為老師(板書:孟子)孟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課前了解了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做記號;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新詞:

  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相距止境長進敬重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曲阜(注意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是讀準:兼、宿)(指名2個讀,開火車讀,齊讀)

  3、再認真、仔細地讀讀課文,了解孔子為什么拜師?是怎樣拜師的?

  三、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出示):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2、說說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呢?

  3、查字典理解“淵博”:什么叫淵博?師提示:通過查字典,淵就是深,博就是廣,這里“知識不夠淵博”是什么意思?

  【預設: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懂得還不夠多,不夠廣。】

  4、理解:遠近聞名

  孔子認為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那他的知識是不是真得不夠淵博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5、補充資料,體會孔子的好學:是啊,孔子當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已經是一個大學者,甚至連當時的國君魯昭公和秦國的國君齊景公都經常向他請教,但是孔子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大的成就,還要拜師求學,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板書:謙虛好學

  6、指導朗讀。

  你能把他這種如饑似渴的好學的精神讀出來嗎?

  7、過渡:為什么知識這么淵博的孔子,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段,從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一)、默讀二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概括成一個詞就是——板書:學無止境

  2、聯系第一自然段,說說“學無止境”意思。

  3、聯系生活理解學無止境:是啊,孔子當時很有學問了,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要不斷地去學習,去拼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4、小結:是啊,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有句俗話說得好“人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去拼搏,才能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語:好學的孔子又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同學們再輕聲讀讀第二小節,劃出有關孔子拜師的句子。(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指名讀句子。這句話中有幾個詞很難讀,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再讀一讀。為什么把“終于”或“上千里”讀得那么強調?

  2、理解上千里、幾個月:從曲阜到洛陽比瑞安到上海還要遠,而且當時又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遙遠,你還感受到什么?板書:不畏艱辛

  3、想象理解“風餐露宿”:

  (1)可見孔子拜師的旅途是多么艱辛,特別是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讀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這么艱難的旅途中,孔子可能會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難呢?

  出示句式,學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著,有時肚子餓了,就;有時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緊,天黑了,孔子還;正是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是啊,餓了就隨便吃點干糧,渴了就隨便取點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這么艱難的旅途生活就叫——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趕路?板書:求知若渴

  4、面對如此好學的孔子,不想再讀讀這個句子嗎?

  5、聯系上下文理解“風塵仆仆”:

  (1)經過了幾個月的拔山涉水,千難萬險,孔子終于來到了洛陽,此時站在我們眼前的孔子會是怎么樣的呢?你能從課文中找一個詞來說說嗎?

  (2)風塵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樣的?

  過渡語: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拜師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從這幾句話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書:謙遜有禮

  2、快速讀讀這幾句,圈出表現孔子謙遜有禮的詞語。

  3、師生分角色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三小節

  1、出示句子: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抓住“每天”、“隨時”來理解)

  (1)什么叫隨時請教?(什么時候有問題就什么時候向老子請教。)

  (2)他可能什么時候有問題?(吃飯時、睡覺時、走路時)板書:勤學好問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來說,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六、觀看圖片,升華主題

  1、出示圖片介紹:正因為孔子如此好學,所以后來成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們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為了紀念這位圣人,人們為他修建孔廟,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誕辰,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進行隆重的祭孔活動。孔子的學說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響。韓國舉行祭拜孔子活動,日本為孔子設立孔廟。美國還把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

  2、看了那么多的圖片,你想說點什么?

  3、帶著敬重、佩服我們再來講講孔子拜師的故事。*齊讀全文。

  4、總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孔子的好學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節課我們談談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質。最后,老師想送同學們一句警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生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自由說說。)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一”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⑴ 談孔子。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后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⑵ 談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⑶ 學生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課后作業

  結合課文或課外搜集的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課,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四、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先議論一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完后適當展示、指導。

  五、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六、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的儒家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生活中,我們也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合作學習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主民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商定準備了解哪些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報老師處。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6

  孔子拜師 教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學習目標:

  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惡。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做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難點: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孔子與老子崇高的品行。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你們對孔子都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課件出示指讀生字詞。

  等候  納悶  迎候  止境  佩服  品行  傳授

  遠近聞名  毫無保留  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3、分段朗讀,師生評議。

  4、感知課文大意。這篇課文講了些什么?請用簡短的話語說一說。

  三、研讀感悟。

  1、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請用波浪線畫出來,認真地讀一讀并說說感受。

  2、學生讀畫與同桌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在全班交流。

  重點如下:

  ★……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走到了洛陽。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

  ★……我就在這兒迎候……為什么還要拜我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老子謙虛大度,誨人不倦)

  四、小練筆。

  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寫自己心中對孔子或老子的看法。

  板書:

  17 孔 子 拜 師

  終 于  迎 候

  隨時請教 毫無保留

  佩服 敬重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7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介紹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我們現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來自孔子的。要讓學生了解孔子拜師的事情,也要補充關于孔子的生平的,關于孔子的《論語》的。課文簡短通俗,有幾個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孔子了解甚少,必須在上課前介紹關于孔子的一些資料,尤其是他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激發他們學習孔子精神的熱情。課后也抄寫一些孔子的語錄給學生背背。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但是還有一些孩子沒有形成,所以,像劃句子這樣簡單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對學生巡視指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咱們班聽課,你們的心情怎樣?這讓我想起了孔子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希望你們能用你們積極認真的學習狀態來歡迎所有聽課的老師和領導們。好嗎?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生齊讀)《孔子拜師》。

  3.讓我們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孔子和老子那令后人敬佩的品行。

  二、品讀課文,感受拜師誠懇虛心。

  (一)、體會拜師的誠懇。

  1、自主學習。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特別讓你覺得孔子拜師誠懇的句子。

  2、反饋指導。

  (1)重點句中品誠懇。

  A、出示: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我們先讀這一句,哪些詞語讓你特別感動,用小圓圈畫出來

  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我們在讀一個詞語的.時候要眼前出現畫面,這樣才把詞語讀活了。再讀這個句子,讀出表現遠的畫面。

  生讀句子

  B、當你讀到風餐露宿和日夜兼程這兩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生先說兩個。

  出示:孔子頂著炎炎烈日,冒著狂風暴雨。餓了就,渴了就,累了就。

  生發揮想象。

  C、就這樣,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用雙腳一步步走出來的。幾個月后,最后——生接讀(終于走到洛陽)

  一心拜名師,哪怕千里路遙遙,再讀。

  (2)、兩人對話中顯誠懇

  過渡:憑著求學的信念,憑著堅強的毅力,孔子終于來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洛陽,在這里,他見到了一心要拜訪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長袍,頭發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歲的老人老子。

  A、初次見面,兩個人說了些什么呢,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后邊的內容,用“——”畫一畫孔子說的話,看能體會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B、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抽一名學生讀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話。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C、師:千里迢迢,終于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又表現出他怎樣的品行呢?

  D、讓學生談體會。指導結合具體詞語說,板書。

  (引導體會“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板書“學無止境”,實際上,學無止境這個詞就是孔子說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學無止境嗎?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嗎?正因為學無止境,所以孔子才不遠千里前來拜訪(板書)老子,正因為學無止境,孔子三十歲了還要日夜兼程地趕到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E、你對哪句話體會更深刻,就起來讀給大家聽。相機指導。

  F、面對這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當時已經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么說的?

  出示老子的話: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師:誰來讀老子的話?從老子的話中,你能體會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說。哪個詞最能表現老子的謙和有禮?“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書:迎候)是的,一個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對一個來向自己討教的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說“迎候”,這是多么的謙遜、大度、有禮。相機指導“迎候”和“等候”區別。

  師: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說話彬彬有禮。我們一起來用心讀一下他們的話。

  G、分角色朗讀。

  師:咱們來讀好這段對話,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和老子的謙遜有禮。(出示整段對話)師:一個謙虛好學、尊敬老師,一個博學多才而又謙和大度,這一老一少的話多有意思,想讀好這段對話。你可以自由請人和你對話。

  師:體會得太好了,你們同桌也學他們的樣讀讀吧。

  (同桌對讀,再分大組對讀。)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讀孔子說的話,一組讀老子說的話,師讀敘述語。

  H、同學們看,一段精彩的對話描寫就生動地刻畫了兩位大師的美好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這樣說的,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請讀第三段。

  出示:從此,孔子每天……傳授給他。

  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1)老師聽到你們把每天,隨時,毫無保留這幾個詞讀得很重,為什么?

  (2)正因為他們具有高尚的品行,所以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佩服,崇拜。在我國,說起孔子家喻戶曉,在外國他同樣受到人們的尊重。

  三、升華情感

  課件展示有關紀念孔子的社會活動。看完之后你有沒有對孔子和老子說的呢?

  出示:我想對孔子說:

  我想對老子說:

  四、總結課文,子曰登場,運用拓展。

  孔子拜師已成為一段佳話,傳為美談,孔子以老子為榜樣,成為比老子更有名的大思想家,他的話語被弟子編在一起,就是我們熟悉的《論語》。

  出示:子曰:溫故而知新。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齊讀。

  課堂教學結束了,學習并沒有結束,讓我們繼續這“中華古文化”的旅程。布置課外作業:收集周圍的傳統文化,語文活動課交流。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孔子拜師 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教學重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兼等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學無止境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詞賞句,積累語言。 3.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師要真誠、無私。...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1、談話: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很多老師,大家都以燦爛的笑臉表示對他們最真誠的歡迎。這讓我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知道《論語》這部書中記錄了誰的言行嗎?(板書:孔子)2、交流:關于...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2、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的道理。...

  • 17、《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逼特逼在线视频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看a级片 | 日本高清一二三区视频在线 | 色综合久久成人综合网五月 | 又黄又爽吃奶视频在线观看 | 九九天堂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五月婷婷 | 国产农村乱辈无码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精品无码人妻无码色情多人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 av女在线观看 |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 俺也去久久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美女视频免费看 | 精品国产美女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 精品美女| 国产91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 亚洲春色综合另类网蜜桃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日本aⅴ毛片成人实战推荐 日本播放一区二区 | 任你躁久久久久久妇女av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内地老太婆内射内地小矮人内射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 | 老司机深夜福利未满十八 | 99爱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 新四虎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 少妇性按摩无码中文a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