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明白,句子應寫得具體、生動、形象,增強可讀性)
三、鼓勵“以說促寫”,作文很簡單
1、師:明白了一些習作的小技巧,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把上一堂課交流的風景區,用我們的筆寫下來了。請同學們把上次交流的內容,按照這堂課的要求,稍加整理,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如果自己愿意,可以把上次的片斷描寫運用到文章中
2、學生構思,自主寫作、教師巡回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四、熱情友好點評,作文更精彩
1、請學生把即興寫的文章讀一讀,然后自評。再請其他學生評議優點和尚需改進的地方。必要時師生互評。評議的重點是:結構上是否有一定順序性,語言規范、通順、形象嗎?
2、教師隨機穿插,滲透寫作的一些小技巧。
五、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再一次潤色
六、作業設計:
課堂: 謄寫文章到《作文本》上
課后:尋找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豐富物產的詩歌,做好摘錄
九、板書設計:
方法:按順序—寫清楚 語言生動、描寫具體、富有想象
《富饒的西沙群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美麗的小興安嶺》:春—夏—秋—冬
《東方之珠》: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2、積累名詩、名句。
3、積累詞語,發現其中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區別相同字的不同意義。
3、通過觀察發現詞語特點,并積累結構相類似的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
2、感受祖國的迷人風景和物產的富饒,激發學生熱 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積累“aabb”、“又…又…”、“不…不…”三組類型的詞語
教學難點:學習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區別相同字的不同意義
教學準備:
學生: 摘錄好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豐富物產的詩歌
教師:簡易課件一個
教程預設:
一、談話導入“我的發現”
1、師:同學們,前面兩堂課,我們充分領略了祖國山河壯美、物產豐富,也感受了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這一堂課,我們又將深入地感受漢語的神奇魅力。
2、出示兩組句子,請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海水有深有淺。
夜深了,老師還在工作。
他收到遠方同學的一封信。
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3、讀了這兩組句子,你有什么發現?
4、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5、引導學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義。
海水有深有淺。 深——與“淺”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師還在工作。 深——久,時間長。
他收到遠方同學的一封信。 封——封起來的或用來 封東西的紙袋、紙包。
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封——密閉。
6、拓展延伸
“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課文里一樣,也舉個例子來說嗎?
(完成《語文課堂作業本》45頁第4題:選擇帶點的詞義,填序號。及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7、祖國的語言確實神奇,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卻會有所不同。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字嗎?